5月初的一天,王先生從市寶龍世家小區(qū)出發(fā),像往常一樣晨跑經過互聯(lián)網大廈。
“大清早的,誰的車不拔鑰匙。”此時的互聯(lián)網大廈,還不到上班時間,王先生發(fā)現(xiàn)人行道上孤零零停著一輛藍色電動車,居然還亮著燈。“主人可能就在附近辦急事,應該一會兒就回來了。”王先生在疑惑中又有擔心,但腳步并沒有過多停留。
又是幾天過去,王先生再次經過這里,沒想到那輛電動車還在原地,鑰匙還插在鎖孔里。這次,王先生只當成一種巧合,一邊希望主人趕緊回來,一邊繼續(xù)往前跑。
5月15日,王先生又一次路過這里時,發(fā)現(xiàn)那輛電動車仍在原處,只不過鑰匙被人放在了前面車簍里。“看來,這輛車應該是被主人遺忘了。”王先生這才注意到,這輛電動車五成新,拿出鑰匙插到鎖孔一擰,電瓶尚有不少電量。
不遠處的大廈保安李師傅來到車旁,說:“平時還真沒有注意到這輛車,估計是哪個市民著急辦事,或喝酒后臨時停放這里給忘了。”
“主人大意,市民的素質也高。”李師傅進一步解釋,他和同事經常收到市民拾到鑰匙、身份證、銀行卡等小物件,其中大部分已經物歸原主,電動車沒丟也是情理之中。“您說的對,咱新鄉(xiāng)的治安環(huán)境好,這里人流量大,大半個月過去車都沒丟,這不就是路不拾遺嗎!”王先生說,從這個小事,可以感受到這個城市文明、平安、宜居。
“我先把鑰匙保管起來,誰來認領可以找我。”李師傅一邊感慨,一邊把鑰匙存放到柜子里。 記者 翟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