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新鄉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著力加速創新要素集聚、強化創新主體培育,推進自創區建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新鄉高新區在全國高新區綜合排名第66位,連續3年累計提升26個位次,在鄭洛新自創區核心區考核評價中,發展量連續兩年(2018年、2019年)排名第1位。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和中國(新鄉)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先后成功獲批建設,國家農業園區、國家火炬新鄉生物與新醫藥特色產業基地順利通過科技部復核,建設中國電波科技城、863科技產業園、萬華生命科學產業園、氫能產業園等重大創新載體。
強化頂層設計
強化工作部署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自創區工作,先后制定了《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新鄉片區建設實施方案》《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新鄉片區發展規劃綱要(2017-2025)》,將平原示范區、經開區、紅旗區、牧野區的科技園區納入自創區輻射范圍,進一步明確了自創區發展的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和發展重點。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強化經濟服務能力
高效推進管理體制改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在新鄉高新區設立黨工委,明確書記負責制。2017年9月,在全省率先啟動實施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工作,靈活采用“管委會+公司”“套合”等方式進行改革。
賦予核心區管理權限。制訂了《關于賦予新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和相關行政管理權限的工作方案》,印發了《新鄉市人民政府賦予新鄉高新區管委會部分市級行政權力事項清單》,涉及38個市直部門,將3465項管理事項通過下放、委托、派駐等形式賦予高新區管委會。
推進政策先行先試
加速創新資源集聚
2020年4月出臺《關于高質量推進新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先行先試的若干政策》,將舉辦事業單位開辦資金確認證明、事業單位法人設立登記等10項業務在1天內辦理完畢。確保自創區科技創新普惠性獎補政策兌現,“十三五”期間落實各類獎補資金總額超2.5億元,促進全市財政科技支出增速達到年均30%以上,帶動全社會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14%(2019年數據),位居全省第2位。
拓展開放創新渠道。連續舉辦3屆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覽會,累計邀請464家高校院所、371家創新型企業參會,參會嘉賓3400余人次,其中諾貝爾獎得主3人、國內外院士132人,實現成果轉化、技術轉移879項,簽約總投資1988億元。
強化創新主體培育。推動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生物醫藥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與轉化平臺、華蘭生物P3實驗室及車間、華大基因華中中心、河南電池研究院、天博物聯網研究院、新松機器人研究院等高端研發機構建設,加快核心技術攻關。新鄉片區核心區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數達到35.4件,帶動全市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數達到5.12件;新鄉片區核心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3家,帶動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402家,是自創區獲批之前102家的近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