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曉敏 見習生丨高原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產債務違約潮以來,關于融創(01918·HK)或將違約的傳言不絕于耳,但融創一直表現得履險如夷,成為了最“堅挺”的幾家地產巨頭之一。
但根據目前的消息來看,融創似乎是撐不住了。5月12日,融創中國公告稱,因現階段面臨的流動性壓力,其未能到期支付此前發行的四筆優先票據利息。
如下圖,這個公告的題目是《內幕消息》,在此解釋一下,這是港股發某些重要公告的一貫口吻,并非是一般股民理解的“小道消息”。
該公告稱,2021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房地產行業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本集團銷售持續下滑,且隨著部分房企陸續暴露流動性問題,融資難度亦不斷加大。在此情況下,本集團積極采取了包括促進銷售回款、處置資產、股權融資及控股股東無息借款等措施,保證了本集團流動性平穩。但進入2022年以來,本集團融資情況未能得到明顯改善,迭加國際評級機構對本公司的投資評級進行了下調,導致本集團為應對三月份及第二季度流動性需求所積極推動的包括資產處置、專項融資等多種資金方案均難以落地;并且三月份以來本集團重點佈局的核心一二線城市的銷售受疫情影響嚴重,三、四月合同銷售金額同比大幅下降約65%,使得本集團現階段面臨著更大的流動性壓力。
該公告還稱,考慮到本集團當前階段性流動資金問題,本集團無法保證能如期或在相關寬限期內履行其債務的義務。如果本公司未能履行到期債務的義務,且無法及時與債權人達成解決相應問題的方案,可能導致相關債權人要求相關債務的義務加速履行或採取強制行動。
根據公告,這4筆票據分別是:2023年10月到期的利率7.95%優先票據;2023年4月到期的利率8.35%優先票據;2024年10月到期的利率6.8%優先票據;2024年4月到期的利率5.95%優先票據。
可以看到,4筆票據的到期日為2023和2024年,利息是半年一付,4月已經票息到期且均獲得了30天的寬限期,第一個寬限期在5月11日到期,但融創在過期后仍未支付票息,共計2947.86萬美元。
而對于隨后5月中下旬將到期的另外三筆票息,融創稱截至5月12日均未支付,四筆到期應付利息金額合計約1.05億美元。
這意味著融創也正式加入了債務違約的“地產困難戶”之中。
據稱,就在5月11日(票息到期當天)的下午,融創方面的票息還未兌付,融創方面當時稱“還在努力”,但是“也做好了次日公告的準備”。
“據我所知,融創確實在想各種辦法避免債務違約,各城市的監管部門都勾兌了,寄希望于釋放監管賬戶中的資金來度過難關,但是最后(監管部門)還是不敢突破規則。”一位深圳地產界人士告訴鰲頭財經。
市場上也有類似傳言,稱融創曾在某深耕多年的城市努力溝通,希望能釋放60億預售資金,但最終未果。
根據公司2021年財報,融創的現金余額為1231.9億元,其中受限資金315.5億元。
如果一部分受限資金得以調度,確實可以暫時緩解融創的燃眉之急,但眾所周知,隨著地產形勢的嚴峻,各地也紛紛加強了防爛尾的監管力度,以往或可調度的監管資金賬戶,隨著各地的監管措施升級,以至于調度難度倍增,此前市場也傳出了碧桂園(02007.HK)的監管資金賬戶遭凍結的消息。
對于融創來說,這只能說是屋漏偏遇連夜雨了。
“現在融創最大的問題在于,防止債務違約出現傳導效應,不能讓資本市場的消息影響賣房,恒大就是前車之鑒,出事之后,有的地區房產打5折也賣不動,說白了就是購房者怕了。”融創華北地區的一位銷售經理告訴鰲頭財經,目前公司領導層已經開始向下吹風,核心在于提振銷售團隊士氣,“要我們對客戶強調債務違約不影響房產銷售,強調本地項目有本地監管賬戶作為支撐。”
另據多家媒體報道,目前融創各地區的分公司已經在采取一些保完工和保銷售的措施,例如請政府幫忙勾兌引入資方。
融創掌門人孫宏斌是地產業內知名的“性情中人”,且此前數年從賈躍亭到王健林,孫宏斌多次對外伸出援助之手,給大眾的感覺是融創絲毫也不差錢,所以本次融創債務暴雷對于很多人來說非常突兀。
要知道,去年的中期業績會上,孫宏斌說了兩句話,第一句是,今年下半年壓力很大,預計下半年是比較慘的。這一句如今已被證明是老實話。第二句是:除了我們誰都有可能暴雷,言下之意是“融創永遠不可能暴雷”,這話言猶在耳,但僅僅半年多的時間,融創就真的暴雷了。
孫宏斌當然是不希望融創暴雷的,有接近融創的人士分析稱:“孫老板說不可能暴雷的時候,應該是真的有這個信心,去年下半年開始,融創確實也在積極賣賣賣,優質資產像貝殼的股權都賣了,孫宏斌也在積極引入戰投和借款等。”
而至于為什么既有形勢不好的預判,也有積極的自救,卻仍是迎來了暴雷的尷尬,該人士分析稱:“其實是預判得不夠,去年底,包括融創在內,很多地產業內人士都認為房地產會在2022年迎來一定程度的逆市上揚,這個判斷不能說完全是錯的,各地也都在出臺救市措施,到現在一些城市連限購都徹底取消了,但是行業內對整體大環境的程度預計不夠,疫情在幾個主要城市都發酵了,從北京到江浙滬疫情管理都很嚴格,這對各行各業影響都很大,對房產銷售影響尤其大。”
融創到底能不能頂過這一遭?目前看來,可能有點難。
2021年債務暴雷的企業至今還沒有哪一個脫離“債”海,而融創的總債務高達9971億,比起恒大固然是少了一半,但高于目前市場上暴雷的其它同行。而債務雷的傳導性是很強的,必將導致融創的融資難上加難,孫宏斌還能挺過這一關嗎?我們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