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科大訊飛回購股份,還能抓住轉機嗎?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2-08-10 16:29:34

  記者曉敏   見習生丨陳力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上市14年以來在AI智能領域走上高速通道的科大訊飛(002230.SZ),近日在二級市場動作頻頻。近期,科大訊飛發布公告稱,擬使用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回購公司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A 股),回購股份將全部用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 10 億元,不低于人民幣 5 億元。客觀來說,回購股份是上市企業對進一步提高公司質量,增強投資者回報信心的戰略共識。但在二級市場方面,科大訊飛情況并不樂觀,其股價在2021年6月創出高位68.32元后,便開始一路下行,2022年4月下旬一度跌至32.74元,累計跌幅超50%。截止7月28日股價43.12元,即使相比開年的52.81元,也累跌近10%。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科大訊飛上市14年來的首次回購。能否依仗此次契機進一步拉動估值,增強投資人信心,還有待未來業績來驗證。然而,根據2022年最新一季報顯示,科大訊飛增收不增利局面仍沒有改觀,截至2022年3月31日,科大訊飛實現營業收入35.06億元,同比增長40.17%;凈利潤1.11億元,同比下降20.57%。那么,科大訊飛能依靠回購股份增強估值嗎?又將會面臨哪些挑戰?

  研發投入及現金流增長成色不足

  對于科大訊飛來說,外界的質疑主要集中于過度依賴營銷,銷售費用增長幅度遠高于研發投入增幅。財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科大訊飛的銷售費用為5.5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50億元繼續保持攀升的態勢,同比增長58.2%。而研發費用在2022年一季度僅同比增長34.44%,達6.77億元。

  而據科大訊飛2021年財報顯示,去年其研發投入合計29.36億元,占營收比例從2020年的18.55%下降為16.03%。眾所周知,過高的銷售費用會擠壓利潤空間,而逐年低增長的研發費用則讓科技含量本就有很高門檻的AI智能行業無法具備護城河。繼而,一旦停止燒錢推廣,能否依靠高科技含量產品來穩住市場份額,也就需要打一個問號了。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科大訊飛營收在增長的同時,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出現了大幅下滑,2021年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金凈額僅8.93億元,相比2020年的22.71億元大幅減少60.67%。

  熟悉財務管理的都知道,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是最能反應一個企業發展質量的硬指標,也是衡量企業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核心因素。而近年來,科大訊飛凈利與經營性凈現金流的成長性跟不上營收,可能也會加劇其未來業務發展質量風險。

  C端產品護城河難尋

  從2018年開始,科大訊飛一直以“To C+To B”雙輪驅動戰略,再輔以政府業務(G端),形成自身獨有的“CBG”融合模式來開拓市場,不斷向C端大舉發力。就營收結構來看,科大訊飛2021年營收中,教育產品和服務收入60.07億元,占比32.82%;開放平臺服務收入29.88億元,占比16.31%;信息工程服務收入28.51億元,占比15.57%。以此來看,科大訊飛有三成以上的收入主要依靠教育產品和服務的收入,其他幾項業務收入對總營收的拉動仍有限。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我國智慧教育行業發展迅速,從2016年的4960億元到2021年的906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82%。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著越來越多品牌涌入這一細分領域。雖然科大訊飛在該賽道長久積累的技術上賦予了天然優勢,但在日趨競爭激烈的智慧教育市場,科大訊飛的競爭壓力仍然極大。畢竟,隨著AI智能技術的更新迭代,智慧教育行業的技術壁壘不斷被打破。行業內,不止華為、騰訊、海康威視(002415.SZ)這種巨頭,像海爾、聯想(00992.HK)、松鼠AI等眾多企業也都想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對比而言,以上企業在業務布局上與科大訊飛的差距在縮小,尤其是表現在供應鏈和渠道方面。再疊加技術的不斷創新,這就意味著,科大訊飛想要維持行業第一的位置,就必須不斷研發推新品、加大渠道等方面的投入。為了尋求新的增長點,2022年5月23日科大訊飛發布智能辦公本Air;6月23日成立汽車科技公司;6月30日,發布新一代學習機。市場是產品的試金石,但就目前情況來看,科大訊飛新布局的幾大業務因缺少爆款,并未在市場上激起太大的水花。因此,留給科大訊飛所思考的重中之重,仍然是如何提高科技創新賦能產品的能力,以此來打破C端缺爆品的局面。

  業績承壓

  開文我們也提到,一季度科大訊飛凈利潤同比下滑20.57%,但是扣非凈利潤卻是1.46億元,同比增長37.73%。此前,科大訊飛不止一次靠政府補助來彌補虧損。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科大訊飛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4.12億、4.26億以及4.39億,占總利潤比例分別為50.24%、31.23%、28.21%,僅此三年政府補助就已經超過10億元。顯然,僅僅依靠政府的補血是無法走的長久,回歸到其B端和C端這兩項高度依賴持續研發投入才能產生效果的高科技品類業務,想必一直虧損的科大訊飛也難以自處。另一方面,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科大訊飛已經投資了上百家公司。企查查平臺數據顯示,科大訊飛直接參股控股企業為154家,控制企業為182家,而間接持股企業高達886家。除了之前我們較為熟悉的寒武紀、優必選、國儀量子、商湯科技;科大訊飛還投資了社交平臺、機器人、云端課堂、智慧教育、智能城市、AI語音、智能汽車等眾多紛繁復雜領域。

  但現實是,高額投資不同行業公司,并沒有給科大訊飛帶來多大的改觀。例如,其目前在C端大舉發力的眾多產品,始終給人的印象似乎還停留在創新不足的“翻譯機”“錄音筆”產品上,且競爭愈發趨于紅海,優勢并不明顯。眼下,隨著科大訊飛回購股份的實施,顯然可以消化不良因子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市場重振信心,不乏是一個好的選擇。科大訊飛未來能否創造可觀的業績證明“拐點”已來,我們還需要持續關注。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器 | 久久久久99狠狠综合久久 |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 | 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 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