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屠玲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隨著華為Mate 60的發布,標志著中國在突破美國技術封鎖方面已經取得了絕對的勝利。
作為A股最有名的“華為概念股”,賽力斯(601127.SH)9月4日盤中漲停,報收40.58元/股。
然而,9月2日,賽力斯發布8月份產銷快報顯示,公司前8月實現汽車銷量11.88萬輛,同比下滑29.4%。
2022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顯示,公司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目標銷量為30萬輛,觸發銷量為24萬輛;營業收入目標值為675億元,觸發值為540億元。
目前來看,賽力斯離這目標還有相當“遙不可及”的距離。
深度綁定華為
銷量一度大幅增長
1986年,賽力斯以零部件起家開啟第一次創業征程,2003年進軍整車制造領域開啟第二次創業征程。
2016年以來,賽力斯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經過多年技術積累和持續的研發投入,在汽車整車、電驅動、智能互聯、自動駕駛等領域取得了多項技術創新成果,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符合中國國情的純電驅智能增程平臺(DE-i)。
2020年,賽力斯實現汽車銷量27.36萬輛,同比下滑15.92%。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03萬輛,同比增長123.07%;其他車型銷量達25.33萬輛,同比下滑19.91%。
賽力斯與華為自2021年開展跨界業務合作,雙方推出AITO問界品牌系列產品,成為中國汽車產業深度跨界融合的先行者。
2021年,賽力斯實現汽車銷量26.66萬輛,同比下滑2.55%。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14萬輛,同比增長104.39%;其他車型銷量達22.52萬輛,同比下滑11.11%。
可見,賽力斯雖然以銷售傳統燃油車為主,但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迅猛。
2022年8月,賽力斯由小康股份更名為現在的“賽力斯”。彼時,賽力斯實際控制人張興海表示,更名是公司第三次創業的新起點,代表著公司將堅定不移地邁向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的軌道。
目前,賽力斯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業務的科技型制造企業,業務涉及新能源汽車及核心三電、傳統汽車及核心部件總成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公司整車產品覆蓋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主要代表車型包括AITO問界系列智慧新能源汽車、藍電新能源汽車、瑞馳電動商用車、風光SUV等。
2022年,賽力斯實現汽車銷量26.72萬輛,同比增長0.2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3.51萬輛,同比增長225.9%;其他車型銷量達13.22萬輛,同比下滑41.29%。
由此來看,賽力斯電動化率達到50.54%,向新能源車企轉型的步伐越發堅定。
2023年2月,賽力斯與華為簽署聯合業務深化合作協議,將面向未來推出全新平臺。
據悉,新平臺下首款旗艦車型計劃于2023年發布,將搭載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并在后續陸續推出多款全新車型。
在簽字儀式上,賽力斯透露,公司的聯合業務目標是2026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銷達到100萬輛。
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表示:“賽力斯是華為合作最早、投入最深、產品型號最多的車企。雙方過去已經形成了良好的跨界合作基礎,具備充分的互信,未來還將持續長期合作。”
新車發布遇冷
電動化率“開倒車”
平臺搭建好了,賽力斯的銷量卻下滑了。
2023年5月27日,AITO問界第10萬輛車下線。彼時,張興海認為,這既是AITO問界從0到1的突破,也是賽力斯與華為跨界業務合作的階段性勝利,見證了雙方的高效合作。
然而,短暫的喜悅背后,張興海卻要面對殘酷的事實。
9月2日,賽力斯發布8月份產銷快報顯示,公司前8月實現汽車銷量11.88萬輛,同比下滑29.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5.8萬輛,同比下滑21.18%(其中賽力斯汽車銷量達3.32萬輛,同比下滑15.64%);其他車型銷量達6.09萬輛,同比下滑35.79%。
在半年報中,賽力斯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汽車行業的促銷導致用戶存在觀望情緒,及用戶對M5智駕版將在第二季度發布的預期,對現有車型的銷售造成一定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6月,賽力斯汽車與華為聯合設計的AITO問界M5智駕版開啟全國交付,如今看來并未掀起多大的水花,而且所謂的“觀望情緒”似乎依舊在延續。
從月度數據來看,賽力斯8月實現汽車銷量1.46萬輛,同比下滑28.1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243輛,同比下滑57.37%(其中賽力斯汽車銷量達3263輛,同比下滑67.52%);其他車型銷量達8389輛,反而同比增長46.48%。
不僅如此,賽力斯前8月電動化率達到49%,已不如2022年,出現了“油進電退”的反向操作局面。而公司8月電動化率更是降至43%,大幅“開倒車”。
8月26日,AITO問界新M7大五座版在成都車展首發亮相并開啟小訂,并將于9月12日正式發布并開啟交付。此外,AITO問界M9計劃在今年上市。
而新車發布是否會提振賽力斯整體銷量,目前尚不好判斷。
2022年8月,賽力斯發布的2022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顯示,公司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目標銷量為30萬輛,觸發銷量為24萬輛;營業收入目標值為675億元,觸發值為540億元。
可以基本肯定的是,從銷量上看,賽力斯2023年全年無論是目標值30萬輛,還是觸發值24萬輛,都已無法實現。
從業績上看,2020年至2022年,賽力斯營業收入分別為143.02億元、167.18億元和341.0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12%、16.89%和104% ;凈利潤分別為-17.29億元、-18.24億元和-38.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90.76%、-5.51%和-110.09%。
2023年上半年,賽力斯營業收入達110.32億元,同比下滑11.14%;凈利潤虧損13.44億元,同比增長22.18%。
綜合來看,近三年半來,賽力斯已累計虧損超87億元,公司2023年營收目標也無法完成。
而且,賽力斯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看似收窄,但實際上整體銷量同比下滑26.66%,減虧更多的是因銷量不濟。
8月25日,博世中國宣布,賽力斯汽車與博世中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車輛安全系統、駕駛輔助、自動化功能、動力總成及電氣化解決方案等領域的研發、新材料應用和零部件供應等方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張興海表示,賽力斯汽車和博世中國將專注于高端電動車的新賽道繼續加強合作,構建萬物互聯的汽車生態體系,共同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成長,實現合作共贏。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內卷”之下,賽力斯綁定知名企業的道路是否可以持續?或許,最好的答案還是華為給出的:Mate 60每個零件都能“顯示”CN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