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CIBC|2023第六屆中國國際啤酒技術高峰論壇首屆(青島)食品生物制造創新國際峰會在青島召開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3-09-14 16:49:51

  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陳力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9月12日,2023第六屆中國國際啤酒技術高峰論壇與首屆(青島)食品生物制造創新國際峰會在青島舉辦。論壇由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啤酒生物發酵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酒類品質與安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德國柏林啤酒釀造學院、美國釀造化學家協會主辦、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獨家承辦。

  參加論壇的嘉賓有: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原主任、黨組書記、國家制造強國建設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酒業協會戰略專家紀正昆,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理事長何勇,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培根,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原校長孫寶國,中國科學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李景虹,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原校長陳堅,青島市政府副市長趙勝村,德國柏林啤酒釀造學院(VLB)院長Josef Fontaine,美國釀造化學家協會(ASBC)主席Sylvie Van Zandycke,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肖丹,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克興,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姜宗祥。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釀酒首席顧問張五九,山東省啤酒工業協會會長、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制造中心總裁、總釀酒師徐楠,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啤酒生物發酵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董建軍,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慶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柳學信,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李崎,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后、青年藝術100聯合創始人彭瑋,羅戈研究院院長潘永剛,青島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院長李環亭,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啤酒技術研究院院長鐘俊輝,百威亞太區韓國供應鏈副總裁龐衛珍,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宋玉梅,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涂京霞,嘉士伯中國質量總監包瑩,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王德良,美國Rahr啤酒公司尹象勝博士,美國Ballast point公司副總裁、候任美國釀造化學家協會ASBC主席Lauren Zeidler(勞倫·載德樂),柏林工業大學釀酒與飲品技術系負責人、教授Brian Gibson(布萊恩·吉布森),Malt doctor Ltd. 創始人 WDSC副主席Nigel Davies(內者·大衛斯),比利時魯汶大學Jan Steensels博士(詹·斯坦塞爾斯),諾丁漢大學發酵與生物能源系李宜珅博士,比利時魯汶大學高級研究員Michiel Schreurs(米希爾·舒勒斯)。

  論壇由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元月主持。

  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黨組成員、原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紀正昆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是全球唯一一個產業分類齊全的國家,包括41個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我國制造業的規模已經達到40萬億元,占全球的30%。而我國食品分為28大類,505種,以及餐飲業、釀酒業、乳品業和食品機械制造、包裝業等,是我們國家傳統消費品的支柱產業,也是世界第一的食品及生物制造大國,但這個領域卻大而不強。本次會議涵蓋4個分論壇,由4個知名院士圍繞眾多熱點議題做主題報告,內容精彩豐富,呼應了當今智能化時代、新技術變革促進高質量發展的主題。食品暨生物制造技術創新以及啤酒技術創新,是新時代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的重要領域,可以廣泛地適用國家質量強國建設一系列的方針、政策以及創新發展的路徑。當下如何運用科學技術手段,保持和提高食品安全,任重道遠。行業應堅持實施高新技術引領創新與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兩輪驅動”;著力推進產業技術高級化,突破產業技術的短板和瓶頸;加強國家質量技術實施;著力推動標準數字化。

  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勝村在致辭中提出,本次高峰論壇,是國際國內啤酒行業技術交流的重要平臺,是中國啤酒行業最具影響力的技術交流活動。近年來,青島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動能轉換,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作為實體經濟的主體,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一直以來,青島市政府著力塑造科技自立自強的新優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持續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的現代化。而青島啤酒扎根青島,與城市相融合,與青島共進步。120年來,對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帶動形成了富有國際競爭力的食品飲料產業集群,有力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對外影響力,讓世界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了青島。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為論壇致辭,他強調,中國啤酒產業始終堅挺,以實干篤定、砥礪奮進的精神,通過加速市場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牢牢抓住了新消費環境下的大眾需求和消費升級機遇,加快高端化發展進程,逆勢而上,實現了來之不易的“量價齊升”。

  何勇秘書長指出,科技創新驅動著產業進步,是實現啤酒產業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當下,啤酒產業科技發展的研究方向已從基礎科學、市場分析和方法研究拓展為理論探索、產業鏈聯動發展以及包含裝備、工藝、風味、生態等全方位、立體化的科技創新體系。愿共同攜手,貫徹“科技賦能”指導思想,以品質追求為中心,以技術創新為主題,加速啤酒產業現代化進程,強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引領啤酒產業走進美好未來。

  德國柏林啤酒釀造學院(VLB)院長Josef Fontaine表示,自2010年以來,德國柏林啤酒釀造學院一直和中國酒業協會以及其他相關單位共同主辦中國啤酒技術高峰論壇,而這次是他自2018年以來,第一次回到中國參加本論壇,期待能夠在這里與同仁們進行交流,也期望今后能夠繼續拓展合作,尤其是在釀造技術發展以及教育方面有更深入的合作和交流,同時預祝本次活動獲得圓滿成功。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肖丹在致辭中表示,科技創新在當今全球化時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成為引領全球發展的關鍵要素,受到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作為食品和發酵領域國家級應用技術的專業研究機構、作為擁有14個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的平臺、作為國家食品和酒類相關領域7個國家標委會和4個國際標委會秘書處單位,始終以我國啤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己任,努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聚焦生命健康、食品營養、生物發酵等技術領域。以科技賦能產業發展,推動行業技術進步。中國國際啤酒高峰技術論壇迄今已經舉辦六屆,累計邀請近百名全球啤酒領域知名教授、專家作專題報告,累計參會人數超過2000人,成為我國乃至全球啤酒行業知名的專業創新技術會議,受到國內外啤酒及相關領域的廣泛關注。本次高峰論壇為疫情后我國啤酒行業的首個啤酒行業技術高峰論壇,適逢青島啤酒120周年華誕。為了加速彌補逝去的時光,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將以共美好、創未來的美好愿景,以全球化的眼光來展示我國啤酒世界的變化,擁抱啤酒國際前沿技術,共商技術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克興為論壇致辭并提出,這次高峰論壇是時隔五年之后的首場線下會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廣聚英才、影響深遠。本屆論壇吸引了海內外近50名頂尖專家學者參加,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必將對啤酒行業、對食品生物制造產業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第二是向高處立、向實處行。本屆論壇既有圍繞技術革新、消費者行為、產業可持續性等議題的深度思考和戰略前瞻;也有從“零碳”啤酒行業研究,到最新釀造技術的實踐應用與經驗分享。第三是面向未來,擁抱創新。同期舉辦的首屆食品生物制造創新國際峰會,首次設立院士論壇,將充分研討如何利用最新的生物技術、智能技術來推動食品生物制造產業的發展,體現了面向未來、立足長遠、擁抱創新、開放包容的論壇宗旨。

  隨后,中國酒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元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培根,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原校長陳堅,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原校長孫寶國,中國科學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李景虹,分別作主題報告。

  元月秘書長作《中國啤酒產業發展趨勢及展望》主題報告,她表示,啤酒行業已經進入高品質和多元化的時代。未來兩到三年,中國啤酒市場的消費容量將處于波動蓄勢,至2025年,啤酒產量將升至3800萬千升。另外,消費結構的變化,會導致整個的市場結構和產品結構加速轉變,行業會陸陸續續看到更多的高端化的特色的產品。中國的啤酒品牌也應該去做更多的嘗試,行業人士要對中國啤酒,中國啤酒的高端化產品充滿信心。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培根在《智能制造驅動未來產業發展》主題報告中探討了關于智能工廠的幾個問題。最重要的是什么?真正數字化的作用,它的最大價值在于什么地方?

  第一,數字化的作用表現在運行的指導作用。比如要建一個新工廠,先用數字化進行工廠仿真,保證工廠設計最優化和科學性。第二,21世紀的競爭,不僅僅是兩個同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兩大供應鏈系統之間的競爭,這種競爭恰恰需要數字化技術的支撐。第三,高效率、低成本、低碳的物流很重要。現在通過工業互聯網,減少物流環節、降碳、也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成本。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原校長陳堅以《立足生物制造,發展未來食品》為題進行報告。他表示,“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里面提到,發展合成生物學技術,探索研發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實現食品工業的迭代升級是大勢所趨??傮w來看,目前我們國家食品生物制造的年產值大概在2萬億元左右,占到食品工業的20%左右,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生物經濟保守有約20萬億元,樂觀的話是25億元。美國方面的資料顯示,預計在本世紀末之前,生物制造可能占全球制造業產出的1/3以上,價值可能接近30萬億美元。生物制造是實現生物經濟的主要途徑,是以生物為科學為核心的多學科知識及以細胞為基礎的多方面技術,支撐著多產業的發展來服務多領域的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原校長孫寶國作《中國食品產業發展趨勢》主題報告,食品是民生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永遠的朝陽產業。中國啤酒產業世界第一,食品工業在2007年就已經是世界第一。 現在食品產業正在向現代化轉型,轉型過程還面臨一些阻力。

  食品產業現代化轉型需要注意三個問題,第一,食品的多元化,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給體系;第二,要注意食品的風味、健康雙導向問題;第三,要重視食品中微料功能成分的作用,特別是相關標準的制定。

  中國科學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李景虹以《面向生命健康的生物分析化學》為題作主題報告。面向大健康是我們永遠的追求和終極的目標。啤酒和健康領域的關聯頗多,我們應用生物分析的方法進行研究和測試?,F在發展了分子識別、信號檢測類工具,還發展了很多的蛋白質,單細胞的組學,以及復雜的二級結構。未來需要發展生物分析檢測的新的技術,把這些用來認識藥物、包括啤酒里面的成分。為了人類的健康,期待我們能夠在分子的檢測和調控的新原理和新技術方法上有進一步的突破。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日本韩国偷拍视频对白不卡高清精品 |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 | 日本精品一二二区在线 |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网页 | 亚洲伦乱子亲农村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