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屠玲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理想汽車(02015.HK、NASDAQ:LI)再遭美團王興減持,這一操作是正常的資本收割,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
9月12日至15日,王興累計減持理想汽車194.79萬股,平均作價介于約157.84至160.51港元,合共套現約3.1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9億元)。
實際上,近一年半來,王興先后三輪減持理想汽車,合計套現約8.5億元。
王興這是“嗅到”了什么,外界不得而知。
但鰲頭財經發現,目前,理想汽車至少存在產能、路線、專利、銷量和質量等五大憂慮。
股價一路狂飆漲幅超過2倍
造車新勢力背后,無疑都站著一個或者多個資本大佬,例如寶能汽車的姚振華,零跑汽車的周鴻祎,蔚來汽車的劉強東、李想、馬化騰、雷軍、張磊等。
如今,造車新勢力中,理想汽車無疑是“扛把子”的存在,其第二大股東為美團創始人王興。
王興可謂理想汽車的“忠粉”。
在理想汽車上市之際,王興就曾入手了一輛理想ONE,并在社交媒體表示:“終于喜提一輛理想ONE,可以頂替原有的沃爾沃XC90和特斯拉Model S了。”
2019年8月,理想汽車獲得5.3億美元C輪融資,其中王興領投個人出資2.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61億元),同時還以美團旗下龍珠資本出名出資1500萬美元。
2020年7月,理想汽車獲得5.5億美元的D輪融資,這筆融資由王興牽頭,美團領投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4億元),也就是說,在理想汽車上市前的戰略融資,王興和美團均多次投資理想汽車。
2020年7月,理想汽車在美股上市,王興再次加碼投資認購3000萬美元,美團認購3億美元。彼時,理想汽車招股書顯示,王興是理想汽車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占14.5%。
2020年12月,理想汽車增發4700萬股ADS籌資,王興斥資2000萬美元增持。
鰲頭財經粗略統計顯示,美團和王興累計為理想汽車投資了11.5億美元。
王興還表示,“過去二三十年,中國高端車市場的領導者一直是德系BBA(奔馳、寶馬、奧迪),接下來兩三年就要看‘理蔚華’(理想、蔚來、華為)了。不管哪家贏,中國都會贏。“
這也與李想的觀點保持高度一致,他曾說:“中國上百個新造車企業,如果最后只能活下來三家,我們努力讓自己成為其中一家。”
不得不說,王興對汽車市場的認知具有前瞻性,至少理想汽車在經過一番掙扎后,當前是最大熱門。
2020年1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息稱,理想汽車召回生產日期在2019年11月14日—2020年6月1日的理想ONE電動汽車,共計10469輛。當時,理想汽車的質量遭遇了信任危機。
2021年2月份,理想汽車創始人、CEO李想在公司內部信中稱,到2025年理想汽車要拿下2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智能電動車企業;2030年則更進一步,成為全球第一智能電動車企業。
彼時,理想汽車在“蔚小理”中墊底,甚至被哪吒汽車超越,連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都擠不進去。
然而,2023年前8月,理想汽車交付20.82萬輛,較蔚來汽車的9.44萬輛多出了一倍多。
而且,理想汽車8月交付3.49萬輛,已經連續三個月超過3萬輛,與其他造車新勢力相比具有斷檔式的優勢。
二級市場上,理想汽車股價也從2022年11月最低52.05港元/股,一路震蕩狂飆至如今的156.8港元/股,漲幅超過2倍,總市值也達到了3323億港元。
一年半套現約8.5億
就在一切都向好發展之時,資本的鐮刀開始嘎嘎作響。
2023年9月12日至15日,王興累計減持理想汽車194.79萬股,平均作價介于約157.84港元至160.51港元,合共套現約3.1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9億元)。
減持后,王興持有3.8億股理想汽車股票,持股比例由本次減持前的21.9%降至21.79%。
這并不是王興第一次減持理想汽車股份。
2023年3月20日至30日,王興曾十天內連續9次減持理想汽車,累計減持393.3萬股,共計套現約4.2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68億)。
實際上,早在2022年3月份,王興曾在兩天時間內,三次減持理想汽車的股份。其中,王興3月29日減持40萬股理想汽車股份,均價27.3美元/股;3月30日又先后減持40.49萬股和37.6萬股,均價分別為107.85港元/股和27.81美元/股。
這次減持,王興合計減持超118萬股理想汽車股份,共套現超2億港元(按當時匯率計算約1.87億元人民幣)。
先后三輪減持之下,王興近一年半合計套現約8.5億元人民幣。
對此,理想汽車多次回應稱:“王興交易股票為個人行為,交易占他總持股比例很小一部分,不涉及美團持股部分。”
王興套現,是純粹的資本收割,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目前還不好分辨,但理想汽車的問題已逐漸展現。
產能之憂——
在發布2023年半年報后,理想汽車表示:“隨著銷售規模的持續擴大,特別是純電領域的加速落地,將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大的空間,預計2023年三季度理想汽車月銷將在3萬輛基礎上繼續增長,到四季度挑戰月交付4萬輛的目標。”
李想還表示,三季度每個月產能極限是3.4萬輛/月;瓶頸零部件的產能在10月份解決,常州工廠會在國慶放假期間升級改造支撐擴產;每周交付量的波動因素有兩個,一個是車型之間的調整(比如新增理想L9 Pro),另一個是私人出口外貿車的持續增量。
路線之憂——
理想汽車目前上市車型較少,選擇的是增程式方向。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當前充電樁等配套設備尚未大規模普及的情況下,給了電動車續航里程的保證,只要有油,這類車輛就可以一直行駛。不過,相比于純電車輛,增程式汽車的缺點也很明顯,首先其制造成本較高,且相較于純電動汽車,車輛的整體重量較大,可能會影響操控性能。
專利之憂——
近日,廣州一公司發布通知稱,“禁止公司管理層購買理想汽車,或者通勤開理想汽車。據悉,這是廣州米客實業有限公司,而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經過了解和詢問,該通知的確為公司所發。只針對管理層,不是針對公司所有人。
對此,理想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理想汽車提供的車尾帳篷采購自第三方供應商,該產品并非理想汽車設計、生產,不存在惡意剽竊他人專利的情況。經理想汽車與車尾帳篷供應商核實,目前沒有司法機關判決認定該產品構成專利侵權。
銷量之憂——
當前,理想汽車交付量在造車新勢力中位列第一,但與比亞迪、廣汽埃安等差距明顯。其中,比亞迪8月銷量達27.44萬輛,這足以讓理想汽車“忙活”一年。
有汽車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內卷”越來越嚴重,理想汽車依賴不多的車型,容易被“圍剿”導致交付量起伏大。
質量之憂——
有網友梳理了不少理想汽車的缺陷。例如,有觀點認為,理想ONE搭載的1.2T發動機拖后腿了,其低速運轉的噪音較大、熱效率較低等缺點,讓理想ONE在熱車和冬季增程器頻繁啟動時候,車內的噪音較為明顯,其饋電油耗也較高。
該人士建議,如果換上一臺更出色的發動機,理想ONE的表現或許將獲得質的提升。
總之,王興的減持或是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投資者對理想汽車還是應多一份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