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四個監管指標踩“紅線”,一年換13名董監高 內控問題頻出的桂林銀行IPO還有戲?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4-07-08 08:27:41

  記者丨張飛濤

  見習生丨 屠玲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近日,南方電網旗下的廣西鑫盟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開掛牌轉讓所持桂林銀行股權,再度引發市場對桂林銀行IPO上市的關注。

  2023年8月,桂林銀行進入IPO輔導期,接受中信證券的上市輔導,計劃于2025年6月前完成。前不久,中信證券披露了第三期輔導報告。但桂林銀行能否奪得廣西首家上市銀行“寶座”仍然存在變數。

  2023年,桂林銀行的經營業績持續增長,在息差收窄的趨勢下,該行依賴利息凈收入的風險增加。此外,除了不良率上升、資本充足率接近“紅線”外,該行有四個監管指標踩了“紅線”。

  桂林銀行內控問題頻出,此前多名高管、負責人出事,該行因違法違規多次被監管處罰,該行的關聯交易也受到質疑。

  備受關注的是,2023年,桂林銀行換了13名董監高,今年一季度,又有2人辭職。

  諸多因素纏身,桂林銀行的IPO還有戲嗎?

  01

  12年IPO坎坷路

  2022年3月22日,廣西印發《廣西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文中提到,“2024年12月31日前,力爭實現3家城市商業銀行資產規模14000億元、存款余額9000億元、貸款余額7300億元,1家城市商業銀行進入上市輔導期。”

  資產規模最大的桂林銀行被寄予厚望。

  桂林銀行不負眾望。2023年8月,該行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進入約2年的輔導期,輔導計劃將于2025年4月至6月完成后,制作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文件。

  實際上,早在2011年,桂林銀行就開始籌備IPO。

  根據公開信息,12年前,桂林銀行原董事長王能首次提出“爭取5年內上市”目標。2015年,該行進行股東確權以謀求在新三板上市,一年后,又撤回掛牌新三板申請。時任行長于志才表示,這是出于對發展戰略調整的考慮,希望在條件成熟時直接爭取主板上市。

  2019年,桂林銀行新任行長、副董事長吳東表示,“將適時向廣西證監局申報上市輔導,加快上市步伐,力爭3-5年內在主板申報IPO。”

  當年6月底,桂林銀行召開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討論包括《關于啟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相關準備工作的議案》在內的多項議案。由此,桂林銀行正式邁出了上市步伐。

  為了IPO,桂林銀行的動作頻頻。桂林銀行發行兩期二級資本債券,累計募資規模達40億元。隨后的3年時間,桂林銀行先后完成了7輪增資擴股,募資金額達101.61億元。其中,桂林銀行最后一次募集的資金接近前6輪募資總和,同時也創下國內近5年來非上市銀行單次配股募集資金的多項紀錄。

  對此,有投行人士表示,桂林銀行在IPO前頻頻發債及增資擴股,目的是補充資本金、完善股權結構等,以圖達到IPO條件。

  不過,直到2023年8月,桂林銀行才進入上市輔導期,已經低于市場預期。

  根據輔導備案報告,桂林銀行接受中信證券的輔導,共分為四個階段,涉及歷史沿革問題梳理,內部控制、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培訓,完善公司治理運行、信息披露制度規范以及輔導總結。

  根據中信證券今年4月10日披露的第三期輔導報告,桂林銀行還存在兩個方面問題:其一,因歷史原因,桂林銀行存在少量自有房產未取得土地證、產權證或房產權證的情況;其二,該行在日常經營中涉及若干訴訟。

  還有一年的輔導期,桂林銀行能否順利完成上市輔導?

  02

  多個監管指標“不及格”

  即便桂林銀行能順利完成上市輔導,但能否成功闖關IPO,仍然具有不確定性。該行多個指標“亮紅燈”、逼近“紅線”。

  亮麗的經營業績是桂林銀行沖擊IPO的信心與底氣。2021年至2023年,該行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5.12億元、102.95億元、114.93億元,同比增長20.52%、8.24%、11.6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41億元、16.24億元、21.29億元,同比增長22.57%、21.04%、31.09%。

  2023年,A股市場上17家城商行中,5家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家歸母凈利潤下降。桂林銀行的營收凈利表現堪稱優秀,但是,優秀中暗藏隱憂。

  2023年,桂林銀行的利息凈收入達105.03億元,同比增長20.58%,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高達91.39%。而非利息收入僅9.90億元,同比增長8.61%,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4.67億元,同比下降1266.08%。

  在息差收窄的趨勢之下,桂林銀行高度依賴利息凈收入,潛在的風險不小。

  桂林銀行有四個監管指標踩了“紅線”。盈利能力方面的三個監管指標資產利潤率、資本利潤率(不含永續債)、成本收入比,2021年至2023年,桂林銀行均“不及格”,其中,2023年,桂林銀行的這三個指標值分別為0.43%、6.20%、37.02%(三個指標的監管標準分別為≥0.6%、≥11%、≤35%)。

  桂林銀行的存貸比也踩了“紅線”。2022年、2023年,該行的存貸比分別為76.43%、78.06%(監管指標為≤75%)。

  在資產質量方面,2022年、2023年,該行不良率分別為1.59%、1.66%,2023年上升了0.07個百分點。2023年,撥備覆蓋率為146.65%,接近130%的監管紅線。

  截至2023年末,桂林銀行共計逾期貸款76.50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7.01億元。其中,3個月以上及一年以內的逾期貸款增勢最為顯著,由2022年末的10.81億元增至14.80億元,占比亦提升0.08個百分點至0.5%。

  在資本方面,2023年,桂林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82%、9.72%、12.07%,均逼近監管紅線,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0.61個百分點、0.66個百分點。

  桂林銀行向客戶的授信也逼近紅線。截至2023年末,桂林銀行對桂林新城投資開發集團、桂林市交通投資控股集團的授信風險敞口余額分別為57.14億元、66.31億元,占資本凈額的12.68%、14.71%,逼近“不超過15%”的監管紅線。

  03

  關聯交易頑疾仍未改

  桂林銀行向兩家客戶的授信逼近紅線,這一行為還屬于監管部門備受關注的關聯交易。

  根據桂林銀行2023年年度報告,桂林市交通投資控股集團、桂林新城投資開發集團分別為桂林銀行第一、第四大股東。

  今年6月,桂林銀行發布了一則重大關聯交易公告,桂林潤邁投資有限公司申請將5987萬元的房地產開發貸款展期。桂林潤邁投資有限公司為桂林新城投資開發集團的控股子公司。

  關聯貸款展期,是否意味著風險暗藏?

  桂林銀行曾在關聯交易方面吃過虧。2019年,該行與9家關聯方發生重大關聯交易。這9家中,有4家為時任副行長卿毅新近親屬控制企業,2家為卿毅新近親屬控制企業的關聯企業,授信金額合計達26.87億元。2020年示,卿毅新及近親親屬控制下的企業中有7家公司涉及到桂林銀行的關聯交易,合計用信金額為15.6億元,所涉交易內容為貸款、信托受益權回購。

  公開消息顯示,2020年4月,在桂林銀行工作近13年的卿毅新正式辭職。2022年1月,卿毅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除了卿毅新被查外,2021年,桂林銀行原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劉嵩、桂林銀行臨桂支行行長劉某華、時任臨桂支行業務科經理廖某甲均因涉嫌違紀違法被判刑。

  高管頻頻出事與桂林銀行內控不足有關。事實上,因為經營違法違規,桂林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多次被罰。2022年底,桂林銀行因關聯企業授信管理不到位、違規清收處置不良資產、違規通過直銷銀行向“四證”不齊項目提供融資等被罰130萬元。當年,桂林銀行南寧賓陽支行被桂林銀保監分局罰款110萬元,主要涉及承兌匯票貿易背景審核不嚴,簽發無真實貿易背景的票據;信貸資金被挪用于銀承匯票和信用證保證金,虛增存款;貿易融資資金被挪用至房地產領域等。

  2023年8月,因代銷基金方面存在“無證上崗”行為,包括基金銷售系統記錄存在不具備基金銷售資格人員信息,將未經基金銷售授權的分支機構納入基金銷售考核范圍,網點負責人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通過客戶群發送基金產品的宣傳推介信息等,桂林銀行以及兩位業務負責人被廣西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備受關注的是,2023年,桂林銀行一下子換了13名董監高,其中6人任期未滿。今年一季度,又有2名董監高辭職。在上市輔導期,如此大規模人事變動,實屬罕見。

  多項監管指標踩“紅線”,不良率抬頭,關聯交易頻頻,人事大規模變動,桂林銀行的IPO恐怕不會順利。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中文字字幕欧美精品一区 | 日本乱妇AⅤ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最新在线 | 午夜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 特级婬片女子高清视频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