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 王杰仁
通訊員 丨 田雨
出品丨鰲頭財經
近日,有消息稱,因被檢測出日本禁用的食品添加劑TBHQ(特丁基對苯二酚),超43公斤的衛龍親嘴燒產品在日本被召回,相關話題登上熱搜榜第一。
衛龍美味(09985.HK)方面回應稱,將按照日本標準調整配方,預計可以繼續銷售。
“雙標”,衛龍美味不是首次。今年5月,公司的魔芋爽產品被曝國內市場短斤少兩。而有網友稱,韓國市場足量,美國市場超量。
2年前,公司還因低俗營銷翻車。
衛龍美味還屢屢被投訴食品安全問題,包括食品中吃出異物等。
作為“辣條第一股”,衛龍依靠頻頻漲價,拉動了業績增長。
創始人劉衛平的愿景是“讓世界人人愛上中國味”。然而,食安問題頻頻“惹事”,劉衛平將作何解?
01
時隔5個月再“翻船”
辣條產品添加劑出問題,衛龍美味因此又上了熱搜。
公開消息稱,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食品召回信息,因被檢測出日本禁用的食品添加劑TBHQ(特丁基對苯二酚),90箱(43公斤)衛龍“親嘴燒”經典香辣風味在日本被召回,產品中檢出TBHQ含量為0.005g/kg。
TBHQ是一種油溶性抗氧化劑,能阻止或延遲食品中油脂氧化變質,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和貨架期,還具有良好的抗細菌、霉菌和酵母菌的作用。
辣條,是衛龍美味的起家產品,也是公司出海產品的主力軍。出海日本“翻船”,未來還能在日本市場銷售嗎?劉衛平的“讓世界人人愛上中國味”的夢想還有望實現嗎?
衛龍美味方面稱,按照日本標準調整配方就可以。
盡管如此,消費者仍然質疑“親嘴燒”產品“雙標”。
5個月前,衛龍美味因國內產品短斤少兩也鬧出一場風波。
據光明網等報道,網友“燕子哥”反映稱,他購買的衛龍魔芋爽麻辣素毛肚,包裝上標注凈含量15克,實際稱重只有8.9克。
此事引爆了輿論,網友紛紛驚呼“被欺騙了”。
衛龍美味方面公開道歉,稱將引入第三方檢測,盡量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然而,讓網友心里不平衡的是,韓國網友在當地特地購買了一袋魔芋爽進行稱重,結果發現,實際重量與標重相同。而一位美國網友表示,對美國市場的魔芋爽進行測試,實際重量是21克左右,高于標重。
面對消費者質疑,衛龍美味再次道歉,稱其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進行的產品凈含量的抽檢工作。
02
“低俗營銷”與687條投訴
除了“雙標”,衛龍美味在營銷方面也曾翻車。
營銷可以創新,可以打破一些營銷上的傳統思維和邊界,但是,營銷是有底線的,有邊界的。
2022年3月末,有媒體報道稱,衛龍美味旗下的多款辣條產品包裝印有“約嗎”“賊大”“強硬”等字眼,被質疑文案低俗、打擦邊球。
當年6月28日,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公布的2022“鐵拳”行動第四批典型案例中,江西省九江市校園便利店因銷售含有“約嗎”“親嘴燒”等字樣的衛龍美味產品,被罰款1萬元。處罰原因為,利用食品包裝或標簽標識發布具有色情或不良誘導等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內容,有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對此,公司的應對措施為“道歉,改正”。
值得一提的是,在營銷方面,衛龍美味每年的投入不菲。2021年至2023年,銷售費用分別為5.21億元、6.33億元、8.07億元。
產品質量,仍然是消費者投訴衛龍美味的重點。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針對衛龍美味的食品投訴多達687條,投訴的主要內容,除了短斤少兩外,主要涉及食品安全問題。
10月8日,一消費者稱,9月27日在學校超市購買了一包魔芋爽麻辣味,規格為 50g+贈30g。拆開包裝,取出小包裝并食用了一包后,發現了一段干癟并且帶有霉斑的魔芋爽。
9月12日,有消費者投訴稱,在香辣味的魔芋爽里吃出指甲。還有投訴稱,衛龍大禮包、魔芋爽等食品中,吃出了死蟲子、金屬絲、塑料、毛發、不明物體等,也有投訴包裝破損漏油、產品變質等。
曾有媒體報道,2022年1月,廣東網友吳先生在吃衛龍辣條時,在包裝袋內底部發現異物,此事,一度引發衛龍美味的輿論危機。
衛龍美味的做法,仍然是“誠懇道歉”。
曾幾何時,衛龍辣條是一代人童年的記憶,不僅在國內熱銷,還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然而,如今,低俗營銷、短斤少兩、雙標、異物,衛龍辣條成了“背刺”消費者的代名詞。
03
靠提價拉動的業績增長
衛龍辣條,還被冠之以“辣條刺客”。
貴,也是消費者對衛龍美味產品的直接感受。從公開信息看,公司部分產品多次漲價。
根據財報披露,衛龍美味產品有三大板塊,即調味面制品(俗稱辣條),包括大面筋、小面筋、麻辣棒、親嘴燒、霸道熊貓等;蔬菜制品,主要包括魔芋爽、風吃海帶及小魔女;豆制品及其他產品,主要包括軟豆皮、鹵蛋等。
2019年至2023年,公司調味面制品平均售價分別為14.3元/kg、15.0元/kg、15.1元/kg、18.1元/kg、20.5元/kg,2023年的平均售價較2019年上漲了約43.36%。
另兩個板塊產品價格也呈上漲趨勢。2021年至2023年,公司蔬菜制品平均售價分別為27.4元/kg、31.1元/kg、29.6元/kg,豆制品及其他產品平均售價為30.2元/kg、36.2元/kg、38.4元/kg。
與之對應的是,2021年至2023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7.35%、42.30%、47.68%,今年上半年達到49.76%。
漲價,毛利率上升,但衛龍美味的業績并未高速增長。2019年、2020年,衛龍美味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3.85億元、41.20億元,同比增長約23%、21.71%。2021年、2022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8億元、46.32億元,同比變動16.50%、-3.50%。這4年,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58億元、8.19億元、8.27億元、1.51億元,2022年的歸母凈利潤大幅下降。這與公司當年上市相關,涉及其他經營損益-5.98億元,影響了凈利潤。
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72億元、8.80億元,同比增長5.18%、481.87%。公司解釋,對主要產品進行結構調整,帶來了平均售價提升。再加上原材料價格下降,持續優化生產工藝流程,優化了成本管理。
實際上,2023年,營業收入只是小幅增長,如果剔除基數影響,歸母凈利潤增幅也不大。
今年上半年,衛龍美味業績真正實現了快速增長,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9.39億元、6.21億元,同比增長26.3%、38.9%。
盡管衛龍美味否認業績增長是靠漲價拉動,稱是淘汰了部分低價格帶產品拉高了平均售價,但不可否認的是,今年上半年,部分原材料價格下降,公司產品售價并未因此下調。
近幾年,辣條似乎賣不動了。2021年,衛龍美味調味面制品收入26.13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8.8%,2022年、2023年的收入分別為24.24億元、25.49億元,占比分別下降至57.1%、52.30%,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為13.54億元,同比增長5.04%,占比進一步下降至46.1%。
二級市場上,衛龍美味的股價長期處于破發狀態。今年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上漲10.7%,但與發行價10.56港元相比,仍然下跌了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