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陳欣
出品丨鰲頭財經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汽車行業代表委員的提案建議成為焦點。每年兩會,車企代表和委員們的建言獻策,對汽車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今年,關于汽車行業,代表委員都說了啥?
01
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關注能源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李書福表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重點關注能源安全、環境、綠色可持續發展、教育等議題。李書福稱,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縱深推進能源革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舉措。我國每年(焦化廠、水泥廠、鋼鐵廠、煤化工、發電廠等)排放二氧化碳約80億噸,如這些高濃度二氧化碳中的十分之一利用合成綠色甲醇,可制備綠色甲醇約6億噸,折算成品油2.7億噸(熱值比2.2左右),既消納工業碳排放,也可以消納大量的風光電,綠色甲醇規模化應用于商用車,解決了國家能源安全問題,也可以快速解決商用車減碳難問題。基于此,他希望能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綠色甲醇和甲醇加注站國家標準,支持工業捕集CO2和氫氣制取甲醇產業規模化發展,指導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實現綠色甲醇的生態價值。
同時,李書福也提及教育問題,李書福稱,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快速發展、興趣愛好與稟賦逐漸顯現的關鍵時期,對學生成長成才和未來發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推進大規模因材施教、釋放學生稟賦的教育改革,將為不同潛力的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路徑和發展機會,注重全面發展的同時兼顧個性化培養,為拔尖創新人才提供“沃土”。
02
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加快完善自動駕駛系統立法
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今年兩會帶來了《關于加快完善自動駕駛標準和法規的建議》,要加快完善我國自動駕駛系統立法、加快完善具有引領作用的自動駕駛標準體系并統一無人物流車相關技術標準和法規。
在朱華榮看來,自動駕駛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發展方向,無人物流車也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但行業內現存法規限制、標準不足等問題。朱華榮建議,加快完善我國自動駕駛系統立法,結合我國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建立責任認定機制,對不同等級和形態的自動駕駛車輛明確責權力,并建立完善自動駕駛保險體系、構建多元監管格局。
此外,基于我國在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和準入等方面開創性的嘗試和成果,推動完善對應的標準體系。包括通用標準、產品標準以及管理類標準。
朱華榮還建議通過不同條款和等級約束無人物流車,推動出臺相關的標準,同步對車輛的各環節進行規范,確保無人物流運輸車的合規上路。建立無人物流運輸車的準入機制,對申請上路的企業和產品明確準入準則,加強資質審核,并建立責任追溯制度。
03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創始人雷軍5份建議聚焦人工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圍繞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向大會提交了5份建議,分別是《關于加快推進自動駕駛量產的建議》《關于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的建議》《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終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關于優化新能源汽車號牌設計的建議》《關于加強“AI換臉擬聲”違法侵權重災區治理的建議》。
針對自動駕駛量產方面,雷軍認為盡管中國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研發處于全球并跑階段,但是在量產應用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缺乏專屬保險、安全宣傳不足、法律法規不完善等,使得產業界難以進行清晰的產品規劃和推廣應用。
雷軍認為,一方面要推進自動駕駛汽車大范圍測試驗證,加快推進自動駕駛汽車全國性測試驗證,力爭2025年建立跨區域、跨省份、一體化的便捷互認機制。
同時加快量產商用進程,盡快明確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時間預期,力爭2026年可支持高速快速路自動駕駛、城市自動駕駛等功能的量產應用。
二是爭取2026年前完成設立自動駕駛汽車專屬保險,包括交強險、商業險、三責險等,降低自動駕駛汽車推廣門檻,維護駕駛人、乘客和行人的權益。同時,持續加強自動駕駛的宣傳教育,嚴格規范智能駕駛、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完全自動駕駛等用詞和適用場景,避免夸大宣傳。
三是加快建設自動駕駛全國性法律體系,明確合法上路身份;加快建設國家層面的自動駕駛統一標準體系,為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提供清晰的技術準則。
04
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建議加快構建eVTOL航空器駕駛員資質認證管理體系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聚焦人形機器人、低速無人駕駛、智能駕駛保險、低空經濟等領域,提交《關于推動支持高智能等級人形機器人加速商業化普及的建議》《關于推動在停車場開展低速無人駕駛,實現無人停取車能力的建議》《關于推動智能駕駛保險業務發展的建議》《關于加快構建eVTOL航空器駕駛員資質認證管理體系的建議》4份建議,通過漸進式政策創新,推動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落地,為科技領域“穩中求進”發展提供了行業視角的參考。
在加快構建eVTOL航空器駕駛員資質認證管理體系方面,何小鵬提到,在智能駕駛領域不斷尋求突破的同時,飛行汽車作為未來立體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正在從概念走向現實,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全球范圍內,包括小鵬匯天在內的多家企業已經推出低空飛行產品并開展試飛,且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內政策層面,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也正在有序推進。因此,面對技術標準的差異化、加速形成的國際規則等帶來的新挑戰,構建eVTOL航空器駕駛員資質認證管理體系勢在必行。
何小鵬建議,民航局應盡快開展相關研究,補充完善現有駕駛員管理相關的規章和程序,為航空器的安全、順利運行做好前期準備。具體措施包括:第一,建立新型eVTOL航空器駕駛員分類分級認證體系,在現有的執照中增加eVTOL航空器的駕照類別等級;第二,制定傳統航空器飛行員轉成新型eVTOL航空器的培訓要求,保障新航空器運營所需駕駛員供應;第三,完善新型eVTOL航空器模擬機、訓練器的鑒定標準,為飛行員訓練提供技術設備、設施保障。同時,鼓勵采用AI、飛行控制、仿真等技術提升模擬機的智能化和仿真度,縮短駕駛員的培訓時間和成本。
05
全國政協委員、賽力斯集團創始人張興海:汽車市場需有序競爭,企業自律與政府監管并重
全國政協委員、賽力斯集團創始人張興海在兩會期間提交提案,呼吁汽車市場應實現有序競爭,企業需加強自律,同時政府應進一步強化監管。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球范圍內逐漸取得領先地位,這一成就來之不易。然而,國內市場仍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競爭激烈的問題。當前的競爭不僅體現在價格和技術層面,甚至在生態領域也存在諸多競爭態勢。
張興海強調,中國汽車產業的市場化進程雖已取得顯著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無序狀態。這種無序競爭不僅可能導致企業過度“卷價格”,從而降低產品品質,還可能引發營銷亂象,影響中國汽車品牌在國際市場的形象。
為此,張興海提出,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企業自律和政府監管的雙重保障。企業應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力,避免簡單的價格競爭,同時,政府需完善相關法規,加強對市場的實時監管,以確保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