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程睿
出品丨鰲頭財經
一起車禍讓3條年輕生命在意外中逝去,也打破了小米SU7的質量“神話”。
3月29日晚,一輛小米SU7標準版在銅陵樅陽高速發生碰撞后車輛爆燃,大火帶走3名年輕女孩的生命。
當日,小米汽車發布了一份銷量數據:2025年3月交付量超2.9萬輛。公司表示,目前產能提升進展順利,有信心達成35萬輛的全年交付目標。
一面是逝去的生命,一面是銷量節節攀升,兩者對比起來頗讓人心寒。
小米SU7發生車禍,圍繞著智能駕駛、電池起火、車門被鎖等問題,成了外界探討的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兩個多月前,小米汽車主動召回了超3萬輛SU7標準版電動汽車。
01
三人死亡,雷軍表態
“我們上個熱搜就像過年一樣,結果小米雷總天天在過年,有時還過好幾個年,我覺得對我們挑戰還蠻大的。”這是3月29日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在一場活動中的公開表述。
然而,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欲予其名,必承其責。小米頻上熱搜,其負面事件更是備受關注。
3月29日晚,一輛小米SU7在銅陵樅陽高速,發生碰撞后車輛爆燃,現場火光沖天,事故造成3人身亡。
“沉寂”兩天后,4月1日中午,小米官方對事故作出回應并表示,當時車子處于NOA智能輔助駕駛輔助狀態,車速116公里/小時。但那段路在修路,用路障把原車道封了,車走的是逆向車道。車輛檢測出障礙物后,發出提醒,開始減速。之后駕駛員接管車輛,進入人駕狀態,繼續減速并打方向,隨后車輛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撞之前可以確認的車速是97公里/小時。
4月1日晚間,雷軍也對小米SU7車禍做出回應稱,“29日晚上的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3位年輕女孩不幸離世,這樣的消息,對她們的家人、朋友,乃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難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們的家人致以誠摯的慰問。我們團隊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小組,30日趕赴了現場,31日配合警方調取并提交了我們掌握的車輛數據。”
“由于事故還在調查,我們一直沒有接觸到事故車,很多問題此刻還沒有辦法回答。”雷軍說:“等到此時,我覺得我不應該再等了,我必須站出來,代表小米承諾:無論發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我們將持續配合警方調查,跟進事情處理的進展,并盡最大努力回應家屬和社會關心的問題。”
最后,雷軍表示,“謝謝大家的關注和批評,你們說的每一句話,我們都聽見了,記下了,我們會用行動回答大家的問題。”
02
誰能在2秒鐘之內切換?
圍繞著小米SU7車禍有幾大爭論點,受到外界熱議。
其一是,據小米公布的行車記錄信息,3月29日22:44:24,NOA智能輔助發出風險提示“請注意前方有障礙”,發出減速請求,并開始減速。
22:44:25,NOA被接管,進入人駕狀態,方向盤往左轉角22.0625度,制動踏板開度31%。
22:44:26,方向盤往右轉角1.0625度,制動踏板開度38%。
22:44:26-28之間,車輛與水泥護欄發生碰撞。
對于小米官方公布的數據,家屬提出了質疑。其中一位遇難者小羅的媽媽表示,孩子當時開的是智駕,“當時的情況,誰能2秒鐘反應出這個事態來?2秒鐘之內誰能立馬切換呢?”
浙江省消保委汽車專家汪英來表示,發生這起事故的小米SU7的標準版,沒有激光雷達,在高速上行駛的話,前方是靜止或者低速物體時是無法發現的,“買新能源車,尤其是特別看中智駕,一定要購買帶激光雷達的版本。”
汪英來的說法雖是現實,但也有個悖論。雖然小米SU7標準版沒有激光雷達,但可以進行自動駕駛,就必須保障其安全性,出了事故并不能推脫給車主“買的版本不對”。
4月1日,銅陵市應急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該起事故屬于單方責任事故,同時是道路交通事故,不屬于安全生產事故。這也意味著,發生車禍時,道路情況是可以正常行駛的。
不過,有小米汽車門店銷售人員稱:“小米SU7在100km/h的制動距離是33.3m左右。如果時速超過80km/h,AEB就很難被觸發。發生事故的小米SU7是標準版,AEB的觸發和減速介入時間,與是否擁有激光雷達沒有關系。”
03
未配備“電芯倒置”技術
有網友表示,小米SU7在宣傳時介紹車輛電池安裝了電芯倒置技術,該技術在極端情況下會快速向下釋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證乘員艙安全。此次發生事故的小米SU7是標準版本車型,并沒有配備這項技術。
在工信部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77批)中公示了小米SU7標準版所采用的電池為73.6kWh的磷酸鐵鋰電池,供應商分別是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弗迪電池。
此前發布會上,雷軍宣稱,小米SU7標準版的磷酸鐵鋰電池包采用14層物理防護結構,包括底部8層高強度防護(如裝甲級防彈涂層)、側面3層隔熱層和頂部3層絕緣層,并且寧德時代麒麟電池的車型采用了“電芯倒置”技術。
根據小米汽車此前官方宣傳信息可知,電芯倒置技術在極端情況下,將快速向下釋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證乘員艙安全。
一位小米汽車內部人士透露,標準版本小米SU7沒有配備電芯倒置技術,可能相較其他版本在電池安全方面存在差距。
對于為何起火?小米汽車在最新回應中表示,“基于目前已知情況,我們僅能確定,事故車起火并非部分網傳的“自燃”,推測系猛烈撞擊隔離帶水泥樁后,整車系統嚴重受損導致。我們尚未接觸到事故車輛,目前暫時無法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分析。”
還有一個爭論焦點是,當碰撞燃燒事故發生后,若車門可以順利打開,則車內的乘員將有生還的希望。但根據網絡上的事故畫面,小米SU7爆燃后,車門并沒有打開。
有自稱遇難者家屬的人士表示,“3月29日晚,車輛撞擊護欄導致車門鎖死,電池爆燃,車上三人無法逃生。”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姚春德表示:“可能是開門的電控系統在事故發生時失效了,以前不少電動車也發生過類似情況。”
對此,小米汽車回應稱:“我們尚未接觸事故車輛,無法分析事故時車門是否可以打開。目前,就事故時車門是否能夠打開,沒有準確的結論。”
04
小米SU7標準版一次性召回超3萬輛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SU7此前進行了大量召回,與此次事故是否有直接聯系目前尚未知曉。
2024年10月30日,小米汽車宣布自動泊車功能更新1.4.0新版本,該功能得以升級。公開資料顯示,小米汽車自動泊車功能為駕駛員行駛車輛至車位附近后,開啟自動泊車功能,車輛將識別目標車位并自動泊入。
2024年11月中旬,全國有多名小米SU7車主遭遇自動泊車功能故障,導致車輛泊車過程中發生剮蹭和碰撞。
2025年1月2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顯示,日前,小米汽車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
公告顯示,小米汽車決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4年11月26日生產的部分SU7標準版電動汽車,共計30931臺(車輛型號BJ7000MBEVR2涉及車輛18410臺;車輛型號XMA7000MBEVR2涉及車輛12117臺;車輛型號XMA7000MBEVR5涉及車輛404臺)。
公告顯示,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因軟件策略問題,可能導致授時同步異常,影響智能泊車輔助功能對靜態障礙物的探測,增加剮蹭或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小米汽車表示,公司將通過汽車遠程升級(OTA)技術,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升級軟件,以消除安全隱患。
鰲頭財經發現,這是小米SU7上市后,首次實施召回。
從上牌數據來看,截至2024年11月底,小米汽車已累計交付小米SU7超過11萬輛。
因此,小米汽車此次召回汽車占整體銷量約28%,也就是至少4輛車就有一輛需要召回。
有行業人士表示,小米汽車召回的汽車最晚是2024年11月26日生產的,這里存在兩種可能,一個是小米將擴大召回范圍,二是公司在明知存在軟件缺陷,將新車軟件進行了升級,而沒有顧忌到老車存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