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蔣麗
出品丨鰲頭財經
“誰懂啊!愛喝卡士的小女孩天塌了。”
3月20日,福建的消費者發帖投訴稱,買回卡士酸奶,拆開發現里面出現霉斑,隨后消費者身體出現“又吐又拉”的情況。
鰲頭財經注意到,這并非卡士酸奶首次出現質量安全問題。此前該品牌曾被廣東省、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通報酵母項目嚴重超標問題。在黑貓投訴上,卡士酸奶出現異物、結塊變質等投訴屢見不鮮。
作為酸奶界的“貴族”,卡士酸奶憑借花式營銷和高價定位,在中高端客戶群體中,迅速占領一席之地。
但實際上,卡士酸奶在奶源上沒有優勢,奶源也并非完全來自自家工廠;在加工技術上沒有領先行業的核心技術優勢,主要是采用速冷發酵工藝。在供應鏈上,接二連三的質量安全事件,凸顯出品牌管理能力堪憂,實在難以撐起酸奶“貴族”的稱號。
01
質量安全問題頻發
3月20日,福建的消費者發帖投訴稱,買回卡士酸奶,拆開發現里面出現霉斑。根據網友發布的圖片顯示,該款產品名稱為“卡士100%生牛乳奶源”,生產日期為2025年3月7日,酸奶杯內壁有不明黑色物體。
3月30日,該消費者補充道,發帖一周后,卡士方面聯系她,表示可以賠償一箱酸奶,消費者要求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賠償,“卡士讓我提供醫學證明”。
此事經過網絡發布后迅速引起熱議。4月1日,卡士酸奶客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就此事已經與該消費者進一步協商溝通,公司已經開始排查,目前消費者還未提供出現問題的產品給公司,“我們初步判斷和溫度儲存有關系,但具體情況需要排查核實才能知道”。
該客服表示,酸奶產品對溫度儲存有一定要求,必須冷藏保存在2℃-6℃內,卡士酸奶產品出廠有嚴格把控和檢測,消費者可以放心,就上述事件公司已經積極聯系消費者處理。
事實上,這并不是卡士酸奶首次出現質量問題。此前有媒體報道,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5年第16期食品抽檢信息公告顯示,綠雪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寶安分廠生產的卡士鮮酪乳(玉米果粒)被檢出酵母計數超標。
2022年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通報稱, 標稱卡士酸奶(蘇州)有限公司生產的某批次“餐后一小時”雙歧桿菌C-I風味發酵乳,酵母項目超標60倍。
公開資料顯示,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真菌,能將糖發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真菌,也是一種天然發酵劑。但如果食用酵母菌超標的食品,便會引發人的急性腹瀉等類的疾病,嚴重的還會引起皮膚、粘膜、呼吸道、腸道等多種疾病。
上海市場監管局在通告中指出,酵母超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污染或者是產品存儲、運輸條件控制不當等,即問題可能出在供應鏈或者冷鏈運輸途中。
對此,卡士酸奶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低溫發酵乳產品出廠后,如果遇到儲運及銷售終端溫度不達標或其他不確定因素,會造成酵母等微生物快速繁殖,涉事批次酸奶可能系出廠后儲運或終端溫度不達標所致。
實際上,無論問題是出在產品生產、運輸還是銷售途中,都反映出卡士對于供應鏈質量安全的把控存在管理漏洞。
低溫酸奶本身就是屬于鮮制品,完善的供應鏈和冷鏈運輸網絡體系是保障低溫酸奶品質的關鍵。從牧場到餐桌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嚴格的質量控制和高效的物流管理,卡士將問題歸咎于出廠后運輸或者溫度儲存上,也是一種變相的責任推脫。
02
供應鏈管理能力堪憂
作為酸奶界的“貴族”,卡士酸奶曾在宣傳中以酸奶中的“愛馬仕”自居,并且通過“無添加”“0蔗糖”等流行概念營銷,其主要產品價格高出普通酸奶,甚至是普通酸奶的2-3倍。
然而,在行業人士眼中,真正的高端酸奶是有高端的服務和售后體驗,有獨具一格的產品品質和保障。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評價稱,部分酸奶說起來是高端,但其實更像智商稅,營養成分與普通酸奶的并不會有太大區別。
卡士酸奶是真“高端”還是“智商稅”?卡士酸奶在奶源上沒有優勢,奶源也并非完全來自自家工廠。鰲頭財經查閱公開資料發現,卡士酸奶的奶源選擇標準與歐盟標準一致,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高品質的奶源,但奶源不是完全自有,華山牧場便是卡士乳業的合作牧場之一。
在加工技術上卡士乳業也沒有領先于行業的核心技術優勢。公開資料顯示,卡士乳業主要采用速冷發酵工藝,這使得每一款酸奶都具有獨特風味。這種工藝確保了酸奶在較低的溫度下發酵,更好地保留了營養成分,使得口感更加細膩濃郁。實際上這個工藝在酸奶界十分常見,在行業里并不是機密。
在供應鏈上,接二連三的質量安全事件,更加凸顯品牌供應鏈管理能力。鰲頭財經注意到,除了廣東省、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通報外,在黑貓投訴上,卡士酸奶出現異物、結塊變質等投訴屢見不鮮。歸根結底,品牌從生產到運輸再到消費者手中,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卡士酸奶的所謂奶企“貴族”,在搶抓市場的同時,供應鏈也需同步升級。
在此背景下,卡士酸奶的“高端酸奶”必然會引起市場爭議。真正要在高端市場立住腳跟,還需自身產品和服務過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