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實習生丨陳欣
出品丨鰲頭財經
近期,溜溜梅母公司溜溜果園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中信證券和國元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
這是繼2019年后,時隔6年溜溜果園再次沖擊上市,盡管這6年時間溜溜果園的業績得到了較為明顯的增長,短板依然存在且未見明顯改觀。例如產品結構單一,嚴重依賴青梅類產品的問題未解決,同時食安問題讓溜溜果園的投訴量持續不減,過高的銷售開支被投資者質疑其未來發展的持續性無法得到保障等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溜溜果園轉戰港股,更像是退而求其次的一次讓步,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5104萬元,而其短期銀行借款就高達3.1億元,存在現金流緊張的問題。
不過,上市對于溜溜果園來說,或許能解其燃眉之急,但其本身的前路如何能探出一條道路,依然路遠道阻。
01
轉道港股上市“青梅”之困仍未解
溜溜果園曾在2019年6月向深交所遞交過招股說明書,當時溜溜果園正處于蒸蒸日上的狀態,推出了新品梅凍并迅速成為爆款,如果能趁熱打鐵上市成功無疑能極大緩解溜溜果園在2017年、2018年面臨的凈利潤連續下滑等問題。
不過,溜溜果園只披露過一次IPO輔導工作總結報告,便在同年的12月8日撤回了上市申請,給出的理由是應對當時的市場環境。
而后,溜溜果園的上市計劃就擱置了,直至近期,溜溜果園重啟上市計劃,并把目光投向港股。
從溜溜果園2019年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來看,2016年至2018年,溜溜果園營業收入分別為8.04億元、8.47億元、8.7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81億元、0.6億元、0.56億元。沒有明顯的成長性,營業收入有微幅增長,凈利潤卻是持續下滑3年。
不過,根據最新的招股說明書,近幾年溜溜果園的財務狀況得到了明顯好轉。
2022年-2024年,溜溜果園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74億元、13.22億元、16.1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68億元、0.99億元、1.48億元。
同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4年,溜溜果園在中國果類零食行業的零售額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4.9%;此外,在中國天然果凍行業(按零售額計)和中國梅產品行業(按零售額計)均為首位,市場份額分別為45.7%和7%。
盡管溜溜果園在細分領域躋身首位,但梅類產品總的體量有限,一個空間不大的市場中很難發展出業績能有持續穩定動力的企業,溜溜果園目前仍然沒有走出青梅類產品獨大的現實。
數據來看,2016年-2018年,溜溜果園青梅等梅類產品合計收入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均超過85%。
2022年至2024年,梅干零食的收入分別約為8.08億元、8.38億元、9.74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8.9%、63.4%、60.3%。
并且,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營銷促銷等費用加大的背景下,毛利率無法維持。
2022年至2024年,梅干零食的毛利率分別為39.6%、37.7%、32.1%;同期,西梅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36.7%、35.1%、32.4%。
目前能夠保持高毛利率還是梅凍產品,2022年-2024年,梅凍分別實現收入2.3億元、
3.11億元、4.1億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9.6%、23.5%、25.4%,毛利率分別為36.2%、49.2%、47.8%。
02
營銷占比高于同行食安問題成挑戰
溜溜果園多年來營銷占比較高,“你沒事吧,你沒事吧,沒事就吃溜溜梅”,這是溜溜梅廣為人知的廣告語。
2023年初,溜溜果園和楊冪結束合作,同年和明星肖戰牽手。從溜溜果園官網來看,時代少年團成為了溜溜梅的全球代言人。
溜溜果園在招股書中坦言,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并采用靈活的多元化營銷策略,以觸達客戶群。因此,可以看到的是,2022年-2024年,溜溜果園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為2.8
億元、3.1億元及3.1億元,分別占當期總收入的24.1%、23.4%及19.2%。
對比同樣為零食行業的上市公司三只松鼠(300783.SZ)、勁仔食品(003000.SZ)、洽洽食品(002557.SZ)、甘源食品(002991.SZ)等,上述公司中除了三只松鼠
2024年的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達到17.6%外,勁仔食品、洽洽食品、甘源食品2024年的銷售費用占比都在10%-12%上下,溜溜果園的銷售費用占比遠超過同類企業。
此外,溜溜果園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受到挑戰。據極目新聞,4月25日,有消費者向極目新聞反映,稱4月23日買了溜溜梅,第二天吃的時候發現里面有異物,客服不予解決。在黑貓投訴中,搜索關鍵詞“溜溜梅”的投訴有425條,關鍵詞為“梅凍”的投訴有282條。
有消費者投訴稱2025年3月28日購買600g的溜溜梅6味蒟蒻梅凍分享裝,在店門口打開吃的時候,發現果凍已經發霉。
還有消費者稱“在趙一鳴零食購買溜溜梅(西梅)回家后,打開包裝袋,發現零食袋內有類似指甲的物體。”也有消費者從京東溜溜梅旗艦店購買楊梅,“吃到了硬石頭,還把牙硌壞了,聯系商家,商家只給退款,不做別的處理,很生氣。聯系京東平臺,10天了,平臺還沒有回信,很無奈。”
監管層面,2017年,溜溜果園就曾因生產經營標簽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食品,被繁昌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罰款1.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333.6元及非法財物;2021年9月,山西省市場監管局抽查發現,溜溜果園生產的尼嗒芒果(果脯類)中的霉菌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今年1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通告6批次過度包裝的水果制品商品,溜溜果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日式梅餅存在過度包裝。
此次溜溜果園沖擊上市,一方面前期明星資金退出給其造成了較大壓力,二來現金流緊張也成為重要因素。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5104萬元,而其短期銀行借款就高達3.1億元,面臨較大的資金缺口。不過,上市和估值溢價從來跟成長性掛鉤,市場上也不缺成長性較差而被投資者用腳投票的企業,擺在溜溜果園眼前的路,并不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