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吃到成本紅利的牧原股份沒能跳出“豬周期”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5-07-28 14:43:45

  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汗青

  出品丨鰲頭財經

  “豬周期”失靈了?

  今年上半年,國內豬價持續走低。監測數據顯示,截至7月中旬生豬(外三元)價格跌至14.35元/公斤,同比下跌24.55%,較今年1月份16.1元/公斤的價格下降了超10%。

  豬價下跌,豬企們扭虧的扭虧,增長的增長。鰲頭財經梳理業績預告發現,正邦科技、新希望均在今年上半年扭虧為盈,分別預計實現凈利潤1.9億元至2.1億元和6.8億元至7.8億元。其中的佼佼者是牧原股份,業績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預計實現凈利潤105億元至110億元,同比增長924.6%至973.39%。

  相關企業走出“逆周期”曲線的原因之一是成本下降。生豬養殖核心成本中,飼料成本占六成左右,而今年上半年玉米、豆粕價格均同比下滑,成本更“狠”地下滑趨勢為生豬養殖企業釋放出了利潤空間。

  豬價下行壓力仍在。7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發言人表示農業農村部已經提前釋放了市場預警信息,指導頭部企業合理調減產能,控制出欄節奏。

  這意味著盡管“豬周期”有所淡化,但企業的業績仍逃脫不出供需關系的影響。這一次牧原股份靠飼料成本下行實現高增長,當飼料成本回升時,下一次的增長又要靠什么維持?

  01

  高增長源于成本下降

  豬價下行或將消弭成本優勢

  供需關系影響商品價格變動是初中便學到的知識,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對于豬肉的需求基本平穩,因此生豬供給側的變動成為了豬肉價格波動的決定因素,由于生豬從出生到出欄需要一定時間,供需關系存在一定延后性,豬價震蕩形成了三到四年一個輪回的周期性規律,企業的業績往往也隨之波動。

  新一輪“豬周期”的影響正在淡化,“學界的主流觀點是規模化養殖的興起和期貨工具的應用,讓‘豬周期’在時間上長度上縮短,價格震蕩幅度上收窄。”行業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價格波動收窄,意味著相關企業的生產邏輯要從‘賭周期’轉變為‘降成本’,具有規模化優勢的企業在這一過程中更具有市場優勢。”

  事實上,牧原股份今年上半年“背離”豬價趨勢的業績大增與成本控制不無關系。數據顯示,牧原股份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已經從年初的13.1元/公斤降至6月的低于12.1元/公斤。要知道,去年年初的養殖成本一度超過15元/公斤,行業內大部分企業的成本則停留在13元/公斤至15元/公斤區間內。

  利潤大增的另一原因是生豬出欄量的上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牧原股份已出欄生豬3839萬頭,呈同比上升態勢。

  收入上升、成本下降讓牧原股份實現了高增長,但這一增長的延續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成本持續下降的空間有限,“以‘低成本’見長的德康牧業養殖完全成本也在12.5元/公斤左右,相關企業想將成本進一步降至11元乃至10元難度很大,同時還面臨著飼料成本上漲的風險。”前述行業分析人士表示。

  與此同時,若生豬價格進一步下行,牧原股份通過降成本“擠”出來的利潤空間也會變小,因此其未來業績的增長仍寄希望于豬肉價格的穩定乃至回升。

  去產能的宏觀調控已經在進行,在“減母豬、控二育、降體重”的指引下,相關部門又提出了新的生豬生產調控目標——對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在現有基礎上調減100萬頭左右,降至3950萬頭。

  事實則是,目前能繁母豬的存欄量仍為4000萬頭以上的高位,與此同時行業內仍有企業偷偷擴產,監測數據顯示,200余家樣本養殖企業7月生豬出欄量計劃環比增加0.73%,細微的增幅反映出目前生豬仍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

  盡管牧原股份響應號召對能繁育母豬進行了減產,但出欄量仍在持續上升。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其出欄量分別為6120萬頭、6381萬頭和7160萬頭,今年的目標則為7200萬頭至7800萬頭。

  據華鑫證券研報預測,2025年豬價因供給量的持續提升呈現逐季下降的趨勢,2025全年商品豬出欄均價預估回落至12元/公斤區間。若真到這一價格,牧原股份或將進入虧損階段。

  02

  上市 出海,牧原股份在和周期賽跑

  牧原股份是否能經得起虧損?其風光的高增長背后是高負債。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牧原股份負債總額分別為1048.77億元、1213.68億元和1101.12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4.4%、62.1%和58.7%。今年第一季度,其資產負債率進一步上升至59.20%,負債總額達到了1173.16億元,其中流動負債為926.48億元,同期賬面上的貨幣資金則為235.66億元。

  這意味著當業績下行時,牧原股份面臨較大的短期償債壓力。在一季度的業績說明會上,牧原股份承認了負債率過高這一問題,并表示2025年底要降負債100億元。

  業績上面臨持續增長壓力,政策上面臨減產壓力,財務上面臨償債壓力,牧原股份選擇通過上市和出海來減輕壓力。今年5月份,牧原股份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實際上,謀求港股上市是為了出海鋪路,牧原股份董秘兼首席戰略官秦軍曾公開表示,港股IPO不僅是融資舉措,更是牧原國際化戰略的關鍵節點。“完成港股發行,比融資金額更加重要。”

  出海的首站是全球第四大豬肉消費國越南,鰲頭財經了解到,去年,牧原股份與BAF越南農業股份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其輸出“養豬解決方案”;今年3月份,牧原股份子公司又在越南設立了境外全資子公司越南牧原有限公司。不同于國內的生豬養殖全鏈路重資產模式,在海外布局采用的是技術輸出的輕資產模式。

  通過上市進入國際市場以跳出國內的“豬周期”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容易。一方面,牧原股份港股上市已經面臨到監管壓力。7月11日,其收到證監會的反饋意見,要求說明涉及外資準入合規性及募集資金用途等關鍵問題。

  另一方面,輕資產輸出的模式在短期內難以形成第二增長曲線,“技術輸出沒有在當地形成實質性的生產能力,因此難以占有市場份額,其帶來的收入規模有限。”行業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在國內穩居行業龍頭的牧原股份在海外則是新兵,其“老朋友”新希望早在1999年便在越南建廠。截至目前,新希望已經在越南建了9家飼料公司、3家養豬場。這意味著作為“新兵”的牧原股份不僅需要面臨不同文化、法律體系帶來的運營不確定性,還要和國內的競爭對手在海外開啟新一輪競爭。

  現在的牧原股份更像是在和“豬周期”賽跑,若上市和海外拓展進程迅速,或將跳出周期限制,一旦跑不贏,業績很可能面臨巨大的波動。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日韩综合国产欧美一区 | 中文字幕不卡二区 | 日本综合AⅤ精品视频 | 在线看黄A∨免费观看 | 日本在线亚州精品视频在线 | 日本私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