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程睿
出品丨鰲頭財經
幾乎每一年,桃李面包(603866.SH)都會因為產品質量問題,受到外界廣泛關注。
7月2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告顯示,桃李糧油旗艦店(經營者為天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在抖音(手機APP)銷售的、標稱北京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山東桃李面包有限公司生產的醇熟切片面包,其中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上述產品由桃李面包旗下全資子公司生產。
近年來,桃李面包多次因菌落總數超標、添加劑超標、異物混入等問題被處罰,暴露出生產管理、質量控制及供應鏈環節的系統性風險。
01
面包樣品抽檢不合格
1995年,60歲的吳志剛率領多名家族成員在東北邊陲之地丹東市,創立了丹東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即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因為吳志剛此前當過教師,于是將企業命名為桃李,一來表示“桃李滿天下”,代表過去老師的身份,二來他也希望將產品賣到全國各地。
2015年12月,桃李面包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為A股市場面包第一股。
然而,作為一家食品行業的上市公司,桃李面包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頻發。
7月2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于3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顯示,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782批次樣品,檢出35批次樣品不合格。
其中,桃李糧油旗艦店(經營者為天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在抖音(手機APP)銷售的、標稱北京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山東桃李面包有限公司生產的醇熟切片面包,其中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桃李面包2024年年報顯示,天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30日,現注冊資本5000萬元;山東桃李面包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20日,現注冊資本1.5億元;北京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月21日,現注冊資本3500萬元,三家公司均為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7月28日,在一篇題為《桃李面包的“小意外”與“大責任”:一次抽檢后的自省與承諾》的疑似公關文章中說:近期國家抽檢中,桃李泰安工廠的一批次醇熟切片面包(生產日期:2024年4月25日)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像一顆小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引發了漣漪。
文章提到,面對抽檢結果,桃李面包的反應是迅速且透明的。公告沒有回避,沒有辯解,清晰地說明了問題批次的具體情況:一個非常小的生產批次(總計498袋,線上銷售僅21袋),并詳細列出了已采取的4項關鍵行動。
字里行間中,文章均將桃李面包的質量問題往“小”里說,往“意外”方面靠。
02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實際上,近年來,桃李面包多次因菌落總數超標、添加劑超標、異物混入等問題被處罰,暴露其生產管理、質量控制及供應鏈環節的系統性風險。
2021年,桃李面包生產的純蛋糕丙二醇含量超標,原因為添加劑使用量控制失誤,可能因配方調整或生產流程疏漏導致。
據了解,丙二醇超標可能對肝臟、腎臟造成負擔,長期攝入存在健康風險。
2022年1月25日,桃李面包生產的840袋純蛋糕中,1袋混入飛蟲異物。天津市市場監管委依據《食品安全法》沒收違法所得0.58元,罰款5萬元。
該批次產品未報告其他不良反應,但網絡上多次出現消費者投訴桃李面包中存在飛蟲、毛發等異物,涉及切片面包、果子面包等多品類。
2023年2月,一名網友發布視頻稱,在桃李面包出品的金槍魚三明治中,吃出一個2—3厘米的美工刀刀片,消息發出后立刻引發熱議。
隨后,桃李面包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高度重視此次投訴,并強調在排查工廠各生產環節后,排除在生產過程中存在金屬刀片的可能性。
上述事件是被查出的問題,或者引發了大眾關注的投訴,而桃李面包的問題還不止于此。
黑貓投訴顯示,7月27日,一位消費者投訴稱,7月24日在某購物平臺上的桃李食品旗艦店購買了巧克力味面包660g。該商品于2025年7月27日通過申通快遞送達。收到商品后,本人立即開箱驗貨,發現存在以下嚴重質量問題及食品安全問題:1.包裝破損漏氣:面包的外包裝袋(或獨立小包裝袋)存在明顯的破損、漏氣現象,包裝完整性被破壞。2.存在大量異物(螞蟻):包裝袋內爬滿活體螞蟻,面包本身及包裝內部均被螞蟻嚴重污染,肉眼可見數量眾多,商品完全喪失可食用性。
桃李面包線上商品有問題,線下購買的也不能“豁免”。
一位消費者稱:“我于6月29日在鹿泉北國奧萊超市(位于石家莊,編者注)購買了幾個桃李果子面包,第二天早上拆開一個吃到一半時發現銀黑色異物(一面黑色一面亮銀色),大概5毫米長。”
03
凈利潤連續4年下滑
近年來,桃李面包的業績表現也不夠理想,不被消費者信任或許是一個重要原因。
2013年至2019年,桃李面包營業收入連續7年保持著雙位數增長,從17.58億元增至56.44億元。
然而,2020年至2022年,桃李面包營業收入分別為59.63億元、63.35億元和66.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6%、6.24%和5.54%,公司收入增幅收窄。
盈利能力方面,2013年至2020年,桃李面包凈利潤連續8年保持增長,從2.55億元增至8.83億元。但2021年,公司凈利潤下滑13.54%至7.63億元。
到2022年,桃李面包凈利潤再次下滑至6.4億元,同比下降16.14%。
2023年和2024年,桃李面包營業收入分別為67.59億元和60.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8%和-9.93%;凈利潤分別為5.74億元和5.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29%和-9.05%。
桃李面包凈利潤連續4年出現下滑。
對于2023年利潤下滑,桃李面包表示,主要原因是部分原材料價格同比上漲、返貨率增加以及部分新建項目投產后產能未完全釋放且前期費用較高,導致本期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新投產的項目前期進行人員儲備,工資費用增加導致管理費用同比有所增長;本期利息支出增加。
2024年年報中,桃李面包表示,公司部分原材料價格同比下降導致生產成本減少;本期返貨率和折讓率低于上年同期。
2025年一季度,桃李面包實現營業收入12.01億元,同比下降14.20%;凈利潤8403.72萬元,同比下降27.07%。
此外,7月26日,桃李面包發布關于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股份質押的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之一的吳學群持有公司股份4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4.99%;本次吳學群質押6500萬股后,吳學群累計質押公司股份1.32億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量的33.02%,占公司總股本的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