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以來,持續高溫與頻繁降雨交替侵襲,瀝青路面在"蒸烤模式"下易出現車轍、擁包,而突降暴雨又可能誘發裂縫、坑槽等病害。面對季節性挑戰,邯鄲冀南新區交通事業服務中心集中組織工程建設、道路養護、路政執法等多部門力量,通過建立全鏈條病害處置機制,以"動態排查+精準治理"為核心,全力守護群眾"腳下安全"。
據了解,針對夏季路面病害易發多發的特點,該中心進一步強化道路巡查和路面病害排查力度,集中組織道路養護人員對轄區國省干線、過村路段、橋梁涵洞等重點區域和點位開展"拉網式"巡查。在國省干線,強化路政巡查,借助路域監控平臺,開展立體化巡查模式,重點排查車轍、擁包等高溫病害;在過村路段,結合路況實際,逐段檢查排水設施和路面裂縫,防止積水滲入路基;對橋梁涵洞實施"一橋一檔"精細化管理,重點監測橋頭搭板、伸縮縫等關鍵部位。
該中心堅持“一路一策”的科學管養原則,集中力量對轄區的路面病害開展了新一輪病害處置,針對中馬頭橋橋頭跳車問題,制定了具體可行的施工方案,在中馬頭橋施工現場,銑刨機刀頭高速旋轉,將破損的舊路面逐層剝離,攤鋪機緩緩前行,冒著青煙的瀝青料傾瀉而下,20余名施工人員配合壓路機立刻揮動鐵锨找平,"現在過橋再也聽不到'哐當'聲了。"每天通勤經過的司機劉師傅豎起大拇指。中馬頭橋橋頭修復出動了攤鋪機、壓路機等機械設備,銑刨路面600余平,攤鋪瀝青100余噸,同時,該中心還對轄區其他干線公路路面病害進行了集中處置。
“路面病害治理是場持久戰。”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中心將建立完善“排查-處置-提升”閉環管理體系,逐步完善科學化、制度化的路面病害處置機制,探索從"應急搶險"到"智慧預防",推動公路養護從被動修復向主動防控轉變,全面提升道路通行服務品質和耐久性,為群眾打造更加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
?。ㄍㄓ崋T:陳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