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邯鄲新聞傳媒中心熱線接到一位親身遭遇電信詐騙的市民的電話,記者通過整理她與騙子的對話,還原了騙子是如何精心設局,受害人又是如何一步步落入其中的。整個經歷,環環相扣、套路滿滿。
精心設局
“你是栗××嗎?你的身份證號是……你現在是密接人員,請配合疫情防控工作。”7月22日,臨近中午,家住邯山區南堡鄉的栗女士正在家中洗衣服時突然接到這樣一通電話。
“我的姓名和身份證信息都對,但一說我是密接,我覺得有點莫名其妙,最近根本沒出過邯鄲。”栗女士在電話中對記者說。
栗女士在電話里回問:“你這是哪兒,我根本沒出過邯鄲市,怎么能是密接呢,你們是怎么知道我的電話號碼的呢?”對方說道:“我們這里是天津寶坻區人民醫院,是全國疫情防控指揮部通過公安系統查到你的電話?,F在通知你,你是密接人員,要馬上進行隔離。”
湊巧的是,栗女士前兩天恰巧去過我市兩家醫院為女兒看病,她以為是因為自己去過醫院而成為密接人員,但不明白為什么是天津打過來的電話。她想到,如果自己真的是密接人員,那健康碼肯定有標記。她立即查看健康碼,發現還是綠碼。
“你說我是密接,我現在怎么還是綠碼?”栗女士繼續在電話里反問對方。“兩個小時之內,就賦予你紅碼了。”對方回答。
這一下,栗女士心里有點發慌。因為女兒還年幼,需要時刻照顧,如果自己被隔離,孩子可怎么辦?她立即向對方解釋,“是不是弄錯了,我真的沒有去過天津。”“這樣啊,那你報案吧,讓警察幫忙處理。但是你得讓天津的民警幫你查查,在你們那兒報案不管用。我幫你轉接警察啊。”栗女士一聽也有道理,畢竟是天津的疫情防控人員給自己打的電話,就應該找天津的公安局處理。
“喂,你誰啊,為什么報警?”電話轉接成功后,有個男性“民警”在電話里呵斥道。
栗女士告訴記者,“他的聲音其實一聽就不是天津人,像南方口音,但我當時太慌了,沒有產生懷疑。”
栗女士連忙將剛剛發生的事告訴了天津“民警”。“你的身份證信息被泄露了,有人拿著你的身份證在天津開通了手機號。我現在需要查查是否有人拿你的身份信息還干了別的違法亂紀的事。你等著,我現在匯報上級領導。”“民警”并未掛斷電話,而是在與栗女士保持通話的同時,又使用了別的通話設備撥打了上級的電話,“劉部長,我是×××,你幫我查一下栗××的身份證有沒有辦過其他業務。”
“那個所謂的劉部長說,我的身份證開通了好幾張銀行卡,都參與了洗錢活動,銀行流水幾十萬和幾百萬元都有,說我攤上大事了。”栗女士向記者哭訴,她一聽這話,感到特別害怕,徹底慌了神。
“民警”掛斷了和劉部長的電話,接著對栗女士說道:“事情沒調查清楚之前,你不要和任何人接觸,因為你現在還是密接人員,如果隨意接觸他人,違反防疫規定,是要負刑事責任的。記住,也不要打電話和別人說這件事,會引起疫情傳播恐慌。”
接著,“民警”在電話里一步步指導栗女士將手機設置成電話拒接模式,又問道:“你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了嗎?下了的話,先卸載。”因害怕而失去判斷能力的栗女士按照對方的要求,將手機上的國家反詐中心APP刪除。
栗女士止不住地后悔:“我真不應該刪,后來我把國家反詐中心APP又重新安裝上,再打開騙子給我發過來的鏈接時,就有風險提示,真的不能刪啊。”
自此,這個騙子“民警”再無所顧忌,栗女士開始一步步深陷詐騙的情境中。
“騙子加上了我的QQ,給我傳來了一張紙質文件照片,上面有我的姓名、照片、身份證信息和銀行流水。讓我確認是不是本人信息。我回答是后,他又讓我到外面沒人的地方去。”栗女士說。
就這樣,栗女士慢慢步入騙子設下的騙局。
環環相扣
緊接著,“民警”又讓栗女士下載了釘釘,與她開通了視頻會議,露出了自己穿著警服的模樣,并讓栗女士好好看清楚后面背景墻上的公安局警徽。
“然后他給我發過來一個網址,使用QQ瀏覽器打開后顯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網頁。他告訴我一個案件編號,讓我輸入這個號碼和我的身份證號查詢。我一看確實有這個案件,而且我還被列為了犯罪嫌疑人。”栗女士接著說道。
急于自證清白的栗女士又在對方的指導下點擊了頁面上“資金清查”選項,將自己的個人信息,名下所有銀行卡號、對應的密碼和余額填寫了上去。
“你這個銀行卡我們查不了,你拿著身份證去把它升級成一類卡。記住,不要跟銀行的工作人員透露你升卡的原因。如果有任何異常情況,要隨時告訴我。”“民警”對栗女士說。栗女士又跑到最近的銀行,將卡升級。事后,栗女士反應過來,應該是二類卡有轉賬金額限制,讓自己升級成一類卡是為了將錢全部轉走。
“民警”又給栗女士打來電話,“劉部長已經下達了拘捕令,考慮到你的特殊情況,需要繼續調查取證。為了取證,你要再往銀行卡里存10萬塊錢。”
“再存10萬,為什么?”栗女士發問。“這十萬塊錢是為了打銀行流水,證明你并不缺錢,不可能會參與到洗錢活動中。”“民警”說。
“可是我沒有那么多錢呀。”
“你去借呀。”
“這又不是小數目,我上哪兒去借。”
“我們不管,但是你不能給別人打電話,你的手機都被我們監控著呢,你打電話我們都知道。”
恍然大悟
經過這一番對話,栗女士恍然大悟,“真的警察怎么會讓老百姓去借錢呢!”
想到這里,栗女士立即掛斷了與騙子的電話,卸載了釘釘和QQ,又立即跑到家附近的南堡鄉派出所報案。民警一聽,馬上反應過來這是詐騙,連忙讓栗女士查看銀行卡余額。但為時已晚,銀行卡里的7600元錢已被騙子轉走。
“我們家經濟狀況很不好,好不容易攢下來的7000多塊錢,本來想給孩子看病的,現在真是連看病錢都沒了。”栗女士在電話里向記者說道,遭遇詐騙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民警說已經立案了,會盡力將錢追回來。我也想通過自己的受騙經歷,讓大家都知道手機上一定要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提高防騙意識。”栗女士說,她撥打本報熱線電話,向記者講述自己的受騙經過,是希望大家以她為鑒,不再受被詐騙之苦。
邯鄲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告訴記者,栗女士這是遭遇到了冒充公檢法詐騙。這類詐騙緊跟社會熱點、不斷迭代升級,例如與疫情相關的涉嫌散布疫情謠言、販賣假口罩、違反疫情防控規定等,造成的損失金額往往較大。此類詐騙讓受害人深信不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詐騙分子在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后,能夠在詐騙過程中準確說出受害人姓名、工作單位、住址、身份證號等,具有極強的迷惑性。
為防范此類詐騙,反詐中心民警提醒廣大市民,謹記四個一律:公安機關不會在電話里辦案的,在電話里說你的身份證在外地辦理的手機卡或者銀行卡涉及洗錢等違法犯罪的,一律是騙子;電話里詢問周圍有沒有人,要求到僻靜地方接電話的或者說這是國家機密,不能告訴任何人的,一律是騙子;要求驗證銀行卡資金的,一律是騙子;國家沒有所謂的安全賬戶,也沒有所謂的資金托管中心,要求轉賬匯款的,一律是騙子。若疑似遭遇詐騙,可第一時間撥打報警電話:4067110、3110110或110。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榮志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