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佘志娟)“愛葉,你一個女人拉扯倆孩子不容易,家里有啥困難,一定要跟咱工會說。”“這幾年我在普陽上班,家里的日子好過多了,生活開銷不用愁了,就連倆孩子的上學費用也有了保障……”7月1日,河北普陽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陽鋼鐵)工會主席石現英到困難職工張愛葉家走訪,倆人說話間,張愛葉的眼睛樂得瞇成了一條縫。
張愛葉曾是武安市陽邑鎮北叢井村建檔立卡戶。2009年的一場意外奪走了她的丈夫,肇事車輛逃逸。當時,她大兒子年僅6歲,小兒子剛幾個月。在家人和當地政府的關懷幫助下,她慢慢從痛苦中走了出來。2017年,張愛葉成為普陽鋼鐵精準扶貧對象,經過培訓成為普陽白炭廠一名皮帶工。
據了解,對建檔立卡戶張愛葉實施就業扶貧,只是普陽鋼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市工商聯關于民營企業“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
2018年,在武安市委、市政府的倡導下,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參與、政企互動、群眾受益”的思路,武安市開啟“企業+鄉鎮”的精準扶貧模式。普陽鋼鐵成為武安市第一家簽訂精準扶貧合作意向書的企業。
普陽鋼鐵幫扶工作正式啟動后,根據《武安市規模企業對口幫扶鄉鎮脫貧攻堅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普陽鋼鐵安排專人與陽邑鎮對接。因為把扶貧看得重、看得大,普陽鋼鐵董事長郭恩元多次開會進行強調部署,成立精準扶貧辦公室,指定專人跟蹤推進,定期與陽邑鎮溝通對接,密切協作,針對可能出現的新問題,及時化解處理,堅決做到“快辦辦好、提升效率、幫扶到位”。
為確保脫貧退出質量,脫貧不返貧,普陽鋼鐵安排專人結合鎮、村干部對陽邑鎮270戶貧困戶逐一走訪摸排,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普陽鋼鐵高層圍繞“補血+造血,真扶貧、扶真貧”的思路,研究制訂具體幫扶措施,開展一系列精準扶貧行動。
優先安排就業,增強“造血”能力。根據性別、勞動力、年齡、特長等情況,為117名困難群眾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并進行崗前培訓,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人,每人每月可領取8000至9000元工資。貧困戶變身“工薪族”,讓他們可以依靠雙手光榮脫貧,生活越來越有奔頭兒。
提供公益崗位,在家可領工資。陽邑鎮政府針對70歲以下“半勞力、弱勞力”建檔立卡貧困戶,專門設置衛生保潔員、衛生監督員、護林防火員、治安員等村莊公益性崗位,月工資300至500元,由普陽鋼鐵全額提供,每年共為全鎮112個公益性崗位補貼工資100萬元,讓貧困戶真正實現在家門口掙工資。
實行特困救助,輔助“補血”兜底。普陽鋼鐵捐資1000萬元設立“恩元扶貧基金”,對因病、因殘、因學等因素導致的特困戶進行救助,幫助其渡過難關。與此同時,每年捐資300多萬元為周邊14個村所有村民補助醫療保險,減輕看病就醫負擔。
幫助修繕房屋,改善居住環境。為保障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達到脫貧標準,共為19戶貧困戶修繕房屋,捐助資金11.89萬元。陽邑鎮杏花村60多歲的村民馮云風丈夫早亡,唯一的女兒也在十年前因車禍癱瘓在床,母女倆僅靠低保金艱難度日。2016年“7·19”洪災中,馮云風家房屋被沖毀,只能寄居在鄰居家。郭恩元了解情況后,當即決定,除上級為其提供的2萬元危房改造補助外,剩余蓋房用款全部由普陽鋼鐵提供,同時,還會為馮云風母女長期供應米面油。如今,馮云風家的新房蓋起來了,生活也有了基本保障,她感激地說:“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謝郭董事長和普陽鋼鐵讓我重新有了家。”
企業干部包聯,開展暖心行動。普陽鋼鐵112名干部和貧困戶一對一結對幫扶,定期聯系入戶,幫助貧困戶解決生活困難。每逢重大節日,普陽鋼鐵安排公司有關領導帶隊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去年春節前,普陽鋼鐵為困難群眾發放米面油等慰問物資共計10萬多元,不僅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都領取到慰問品,24名編外貧困戶也收到節日慰問。各村支部書記都說:“這次每個貧困戶都能領一大袋米、一袋面、兩壺油,過年可不愁了。”
普陽鋼鐵上下扶貧兼扶志,2018年以來,累計在精準扶貧方面捐資3000多萬元。目前,陽邑鎮270戶701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經全部高標準脫貧,過上了陽光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