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邯鄲市始終把礦山安全擺在安全生產工作的突出位置,多點發力,以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的過硬成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堅持高位推進,強化安全生產首位意識
為強化安全生產意識,近年來,我市強力推進礦山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礦山安全生產大檢查等重點工作落實,把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細化為60項重點任務、160項具體措施。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多次部署調度礦山治理和安全監管工作。今年以來,市安委辦共組織礦山安全監管工作會議7次,安全專題會議20余次。
6月24日,市安全生產監察支隊支隊長成云祥在辛安礦組織召開全市煤礦防治水暨汛期警示教育會。各產煤縣(市、區)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峰峰集團、邯礦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各有關部室,磁州煤業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轄區各煤礦總工程師共計5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傳達了全國礦山安全防范暨防治水專題視頻會議精神,觀看了山西朔州萬通源煤業有限公司“11·11”較大透水事故和云南省富源縣大山腳煤礦“5·9”較大透水事故警示教育片,國家級煤礦防治水專家、峰峰集團科技領軍人才王鐵記分析總結邯鄲礦區水文地質賦存情況及防治水難點和對策。
堅持層層落責,全力做好礦山安全監管
6月28日,市應急管理局煤炭監管處對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邯鄲寶峰礦業有限公司九龍礦開展煤礦防治水和智能化建設督導。在九龍礦掘進區,督導組詳細了解該區隊作業系統,并與井下設備巡檢員進行了視頻通話。督導組對九龍礦掘進區敢于在全市先行探索和實踐,提升掘進工作面智能化水平提出表揚,對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為全力做好礦山安全監管,我市明確監管主體責任,13處市屬以上煤礦由市級負責安全監管,其他7處整合煤礦均由屬地縣(市、區)政府負責;省屬和駐邯中央企業所屬非煤礦山由市級負責,其他均由屬地縣(市、區)政府負責安全監管,市級業務指導。全市20處煤礦按照監管權限,分別由市、縣監管部門安排1人以上包聯;18家具備駐礦條件的煤礦按權責分別由集團公司和屬地政府派駐2人以上駐礦,不具備駐礦條件的2處整合煤礦由市、縣兩級監管部門實施常態化巡查。全市100家非煤礦山建立包聯責任制,由市級領導牽總負責,市直部門領導包縣,縣(市、區)領導包鄉鎮,鄉鎮(部門)領導包企業,鄉鎮(部門)工作人員包巡查檢查。針對重點時期、重點企業、重點環節,各相關部門聯合會商研判,下發提示函26期,不斷提升監管效能。
堅持超前防范,切實把好風險防控關口
9月27日全國礦山安全生產視頻會議后,市應急管理局煤炭監管處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立即按國家、省、市關于礦山安全生產工作有關要求調整煤礦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有關部署,并迅速派出煤礦突擊檢查組對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邯鄲云駕嶺礦開展突擊檢查。
突擊檢查組采取“四不兩直”方式直撲云駕嶺礦,查看礦井現場生產安全管理狀態、礦井安全生產部署工作。
為切實把好風險防控關口,我市建立重大風險預警發布制度,覆蓋全部煤礦的主要風險隱患,對各涉煤縣(市、區)及煤礦企業隱患處置情況跟蹤落實;與省應急管理廳聯合開展煤礦防治水和瓦斯防治專家會診,聘請6名國家級專家,為8家條件極復雜煤礦“開方治病”;與集團公司聯合開展煤礦頂板專項檢查;針對整合煤礦、退出煤礦可能存在的“三超”和超層越界等危險因素,實施煤礦夜查“零點行動”17次,確保煤礦安全有序運行;緊盯非煤礦山領域重點地區、重點礦山和重點環節、重點崗位,有效防范安全風險。
堅持強基固本,不斷夯實安全生產基礎
邯鄲市不斷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抓實“雙控”機制建設,多次召開試點工作現場會推廣經驗,組織礦山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員、一線崗位員工、較大以上風險崗位員工等開展人人講“雙控”活動,共錄制視頻22883條;高質量完成17家煤礦“電子封條”建設任務,實現全天侯遠程監測監管,建設進度居全省前列。
邯鄲市開展礦山“四化”建設,對大淑村礦等2處礦山開展智能化煤礦建設;組織轄區生產煤礦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礦井建設,14處正常生產煤礦安全生產二級標準化及以上達標率100%;大力推進非煤礦山智能監測系統建設,全市13家正常生產建設非煤礦山均建立了風險監測系統。我市突出事故警示作用,以近期外地發生的礦山事故為案例,在全市礦山行業企業進行警示教育和舉一反三,嚴防同類型問題和事故在我市發生。
為從嚴執法,保持嚴管重罰高壓態勢,邯鄲市連續開展“迎冬奧保春節”、“兩會”專項執法、“打非治違”等系列專項執法,保持執法高壓態勢,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孟令衛 通訊員 楊菁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