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山底村抗日地道戰遺址:埋伏下“神兵”萬千抗頑敵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21-05-24 15:05:31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這段耳熟能詳又讓人熱血沸騰的旋律,是電影《地道戰》的主題曲。這部家喻戶曉的影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冀中軍民利用巧妙的地道,用智慧和敵人開展英勇斗爭的故事,電影中的部分人物原型和拍攝取景,來自于我市峰峰礦區義井鎮山底村。近日,記者走進山底村抗日地道戰遺址,追尋紅色印記,感受那段塵封的烽火硝煙。

  人民智慧的結晶

  位于峰峰礦區西部的義井鎮山底村,依山而建,西高東低,一面靠山,三面環溝,“山底村抗日地道戰遺址”就坐落于此。

  走進山底村,記者沿著長城烽火臺形狀的大牌坊出發,走過徐懷中將軍題寫的“山底村抗日地道戰遺址”廣場院,參觀完展覽室,便在景區負責人白雪彬經理的帶領下,步入地道。

  地道位于地下五米至七米之間,常年溫度保持在22攝氏度。地道內高1.6米,寬約0.8米,成年人須低頭彎腰前行。記者彎腰順著通道越往深處走感覺地勢越低,忽然眼前有一個大的洞室出現,原來是作戰指揮室。

  由于地道沒有燈光,需要打著手電筒照亮。在白經理的指引下,記者注意到地道內各個轉角處都留有槍眼、陷阱、暗洞。此外,還有防止敵人使用毒氣的防毒門、迂回洞口、進出風口等。地道內四通八達,設計巧妙,洞洞相連,戶戶相通,不熟悉路線的人進入地道,感覺會像進了迷宮。可以想象戰爭時期,條件艱苦的環境下,“神兵”依托地道,保護自己英勇殺敵的情景。

  據介紹,1942年,為了抗擊日寇,山底村黨支部組織百姓將原來宋朝時為抗擊金軍挖的“抗金洞”貫穿,連成了地道。當時村里有1300—1500人,由于大多數村民在附近煤礦做工,具備嫻熟的巷道挖掘技術。僅用時一年,地道就全部完工,整個村子形成了機關密布、戶戶相通、街街相連的地下堡壘。

  那么地道會發生塌方嗎?面對記者的問題,白雪彬說,這主要和山底村的土質特點有關,山底村的地下基本都是紅膠泥,這種泥黏性大,即使地道在古老的河床旁通過,也沒有發生過塌方之類的事。

  山底抗日地道現存地道主巷1626米,復巷304米,支巷13666米,大峒室2個,小藏身洞關口6個,陷阱4個,直通枯井的地道2條,通往距山底村1000余米太行山腳下的地道1條,另外還有輻射到鄰近的王看、宿鳳等地的地道。地道主巷內分上下復洞,洞口設有各種機關,地面上村民家中的灶底、樹洞、水井、碾盤底,野外崖旁都有偽裝的地道和射擊孔,洞洞相連,戶戶相通,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地下戰斗堡壘。由于該村獨有的土質特點,歷經多年,依然保存完好。目前,該地道是我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巷道最長的抗日時期的地道。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抗日戰爭時期,地道戰可以算得上是一種獨創的戰術。除了挖掘地道外,山底村村民還自制了殺傷敵人的各種石雷和作戰武器,并在村外壘設圍墻、炮樓,在村中構筑高防工事、碉堡、墻壁射擊孔等設施。依托地道,運用地道戰、地雷戰的巧妙結合,成功粉碎了日寇的數十次襲擊和圍剿,殲滅敵人近千人。

  2005年夏天,山底村的老百姓有了整修開發抗日地道遺址的想法,并得到原籍山底村的徐懷中少將的大力支持。徐懷中先后捐款2萬元、八路軍服裝10套,并親自題寫了“山底村抗日地道戰遺址”牌匾。

  2007年,峰峰礦區勵業文化產業旅游公司成立,山底村利用原有的山底地道景區和景區改擴建的契機,對山底地道進行改造升級,開設了軍事拓展模擬戰場項目,使基地初步具備了接待游客,開展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的功能。

  據介紹,地道戰景區自開放以來,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生研學、公司考察、旅游參觀團體,全年參觀人數達到近20萬。

  現在的冀南山底抗日地道景區,被評為全國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中國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遺址名錄、國家3A級旅游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市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河北省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的紅色教育基地,同時也是旅游者的游覽勝地。

  “紅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走出地道,走出那段戰火紛飛的年代。抗戰時期的山底抗日地道,在

  大量消滅敵人的同時,有利地保護了自己,為當時扭轉戰局,擴大敵后根據地發揮了重大作用。也正因此,山底這個小村莊被載入抗日戰爭史冊。

  如今,山底村村民的主要產業依靠農業和旅游業,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村民生活越來越富裕。環顧村莊,集田園生態、紅色文化、古道文化、地道遺址、健康休閑、鄉村旅游、田園生活等于一體的中國地道主題、紅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已初見規模。山底村黨支部書記藺法祥表示,下一步,山底村將朝著與景區配套的“農家樂村”“民俗文化體驗村”“紅色革命文化旅游村”方向開發和打造。未來,山底村將進一步深挖抗戰紅色文化資源,做好鄉村旅游文章,帶領村民走好致富增收路。

  邯報融媒體記者 周聰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99热最新在线 | 三个少妇的按摩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大线蕉香港三级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 在线不卡长片AV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在线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