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5個多月的時間,衡水園的工程建設全部完成,施工速度領跑全園。衡水園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綠植面積約37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991平方米,園內(nèi)園建部分包含景墻、三甲門、六藝小品、勸學廊、卓越亭、涵碧泉、拱橋、水系、景石駁岸、園路廣場鋪裝等。如此大的工程量和復雜工藝,率先完成建園工程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看著漸漸落成的展園,項目負責人孟少精的心中既有感慨又有自豪。5個多月里他和他的工程隊付出了多少努力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進入6月份,衡水市園林中心提出要求:施工進度必須要再加快,要不折不扣地按時高質(zhì)量完成建設任務。接到新的要求后,我和工程隊的工人們,精心制定提速計劃,科學制定工作方案。啟動了白+黑模式,加班加點成為常態(tài),在確保施工質(zhì)量的前提下,為了施工進度,大家都拿出了一股拼勁。”談起這幾個月的工作場景,孟少精仍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在追趕施工進度期間,困難重重,“攔路虎”一個接一個,但孟少精和他的工程隊頂住了壓力,頂著困難往前沖。
勸學廊是衡水展園的主體建筑,也是體量最大的建筑,而且該建筑全部要用青磚砌筑而成,施工工藝復雜,施工難度可想而知。勸學廊位于展園的現(xiàn)代教育景區(qū),四周打造水景觀,體現(xiàn)了衡水現(xiàn)代教育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中心用青磚砌筑五根造型柱,上面分別拼有“德智體美勞”五個大字,體現(xiàn)現(xiàn)代“五好”培養(yǎng)理念,充分表達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性。就是這樣一個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的勸學廊,從基礎到墊層,從支模到澆筑,從青磚砌筑到砂漿勾縫,孟少精發(fā)揚工匠精神,對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嚴格把關、精益求精,復雜的工序一道又一道,困難一個一個被排除。經(jīng)過近3個月的不懈努力,終于全部高質(zhì)量完成。
古代教育中要求學生掌握“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種技能,在展園內(nèi)的古代六藝景區(qū),相對應這六種技能的建筑小品有:杏壇、樂凳、射墻、射框、馬車、兀墻、數(shù)墻、互動景墻。其中,施工難度最大的小品就是對應“御”的馬車,該小品設計全部用青磚砌筑而成,而且游人可以坐到馬車上,親身體驗駕馭馬車的感覺。砌筑時,既要考慮馬車的大小,又要考慮馬車的整體效果。孟少精帶領工人們按照施工圖紙,一點一點推敲、打磨、砌筑,反反復復,不合格就推倒重來。特別是到了關鍵節(jié)點,他們顧不得休息,顧不上喝水,頂著炎炎烈日,汗流浹背地在努力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凹凸有致、活靈活現(xiàn)的馬車青磚砌筑工作圓滿完成。
“園博會馬上開幕,我們一定精雕細琢做好工程細節(jié)提升,爭取在開園時以最佳形象喜迎八方來賓,展現(xiàn)衡水新形象。”孟少精信心滿滿地說。
邯報融媒體記者 孫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