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家莊園,名為“燭華園”,占地約7300平方米,以石家莊藁城“宮燈文化”為主題,以藁城宮燈的發展歷史為主線,圍繞宮燈的樣式、材料、制作工藝、民俗文化等內容,結合展園內迎旭軒、觀瀾榭、伴月廊、云龍亭、詩韻、映霞、凌波水岸等主要景點,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具有石家莊地域特色的宮燈文化,突出“園博盛會,燭華異彩”的文化主題和展園特色。
燭華園的主入口,左側是一組“宮燈”主題的金屬雕塑。雕塑后側配植欒樹,欒樹因其果實形似燈籠又名燈籠樹,每至夏末秋初,果實累累,蔥蘢華蓋上的蒴果如盞盞搖曳的燈籠,在微風中嘩嘩作響,與園中的各式燈籠相互呼
應,形成宛若天成、天人合一的景觀效果。
主建筑迎旭軒面向東方,借“披朝霞迎旭日”之意題名“迎旭”。迎旭軒門為燈籠狀造型,門前為巨型盆景,里面展示著多種宮燈并配有燈謎,通過解謎增強了游客的參與性。
與迎旭軒相連的是一道曲廊,曲廊盡頭的榭是園中觀魚賞荷的佳地,故曰“觀瀾榭”。一軒一榭一廊曲折相連、高低錯落、風格統一構成了展園的核心景觀。
伴月廊呈弧形展開,形似彎月,與伴月廣場互補呈圓形,狀似燈籠。伴月廊后方為銀杏和國槐密林,宮燈高掛、隨星伴月、柔光交織、樹影婆娑,形成靜
謐的意境。
云龍亭位于展園的制高點,整體造型是一個大型宮燈,特色鮮明。亭子的頂部,裝飾有年畫和龍頭,每個龍頭均可吐出水柱,形成六龍戲水景觀。亭子底座周邊有噴霧裝置,水霧與亭子形成云霧繚繞、云中飛龍的奇妙景觀。
詩韻景觀由6組宮燈挑架,像一把徐徐展開的折扇。造型優美的雪浪石迎面聳立,其后燈籠形狀的立體花球、典雅的植物造型與漸次展開的挑架、飄動的燈籠相互呼應,構成了一幅溫婉的畫面。
映霞景觀由兩部分組成,左側是不銹鋼板鏤空雕刻,展示了宮燈軼事典故、名匠技藝、民俗節慶、歷史文化等內容。
右側是以喜慶的節日活動為背景,造型各異的精品燈籠展覽櫥窗,將游客的思緒帶入歡天喜地慶佳節的氛圍中。
凌波水岸區域內設有色彩鮮艷的燈籠小品和造型活潑的人物雕塑,營造了生動、風趣的活動空間。此處也是疊水飛瀑的最佳觀賞位置,疊水飛瀑由方整石堆砌而成,高低錯落、收放有致,與遠處的云龍亭相映。
“燭華園”通過藝術化設計,將石家莊藁城宮燈文化寄予園林,并通過多樣的造園手法,展現藁城宮燈文化的精美,鑄就了展園的靈魂,形成了展園的主題,體現了“園博盛會,燭華異彩”的建園旨意,獨特新穎、別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