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覺左右為師。為充分發揮名師的師范、引領和輻射作用,推進新課標學習進程,堅持新理念、新方法進課堂,深化音樂課程改革,加快提升邯鄲市叢臺區鄉村中小學音樂教師隊伍教學教研能力,構建和諧、快樂的音樂課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近日,叢臺區李菊敏音樂名師工作室開展了一次特殊的“送教下鄉”活動。
由于疫情的影響,在李菊敏老師的帶領下,工作室通過“云端”開展了送教送培到工程中心校活動。工程中心校工程小學二、三年級學生及全體音樂教師及工作室成員近100人全程參與。
本次活動由工作室王程程老師主持,工程中心校副校長賀莉娟致歡迎詞。由工作室成員王紫軒老師和王雅潔老師進行送教。在活動開始前,兩位老師和工作室成員進行了充分的溝通,為了呈現一節“云端”好課,兩位老師進行了緊鑼密鼓的準備。
滏東小學王紫軒老師通過節奏律動組織課堂,調動學生積極性,進入學習狀態。
聆聽歌曲《數蛤蟆》,感受歌曲的情緒,有節奏地模仿青蛙的叫聲,感受四二拍。
王老師講解難點節奏并加入歌詞,找學生模仿并讓學生自主創編歌詞。既讓學生掌握了本節課的難點節奏,又讓學生動腦發散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創編歌詞環節,把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作為了音樂教學的總目標。王老師通過學生互助解決疑難及共同演唱,從一只蛤蟆到兩只蛤蟆、三只蛤蟆不同歌詞的創編,遵循了兒童認知發展的規律,學生既復習了歌曲,又充分展開想象,開動腦筋,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充滿情趣的音樂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表現音樂的自信心。最后王老師讓同學們跟隨鋼琴伴奏演唱歌曲并培養學生要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優秀品質。
展覽路小學王雅潔老師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演奏視頻讓學生認識樂器:小號,并引出課題《小號手之歌》。
同學們觀看動畫,感受歌曲情緒,引出進行曲的特點,以保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節奏練習解決本節課的重難點,同時鍛煉了學生手腦配合的能力。
王老師通過鋼琴伴奏讓模唱、學唱歌曲,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唱歌狀態,并引導學生發現相同旋律的不同之處,引出知識點“重音記號”。完整演唱歌曲并讓學生自主創編動作,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音樂體驗中。最后課堂小結以思維導圖形式回顧本節課的知識點,升華情感,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工作室成員陳曉輝老師、王程程老師、工程小學賀校長及東陶莊小學翟治紅老師參與評課,大家針對《藝術課程標準》解讀,在活動中暢所欲言、相互學習。
活動最后,李菊敏音樂名師工作室成員陳曉輝老師和王程程老師作微講座《新課標分析》,李菊敏老師做了總結發言。
本次送教下鄉活動為城鄉教師搭建了平臺,加強了各學校老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傳播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使老師們更好地將《藝術課程標準》與課堂相融合,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發現、繼續成長!
本次送教下鄉活動為城鄉教師搭建了平臺,加強了各學校老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傳播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使老師們更好地將《藝術課程標準》與課堂相融合,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發現、繼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