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北京市住建委獲悉,為加強短租住房管理,北京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網信辦聯合起草了《關于規范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時間截至8月18日17時。
通知擬明確短租房經營條件、互聯網平臺信息核驗要求、屬地監管責任及違規處罰。征求意見稿提出,經營短租房要符合小區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沒有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的,要取得同樓其他業主書面同意。
經營者應當面核對住宿者身份信息
據介紹,通知征求意見稿中所稱短租住房,是指利用北京市國有土地上的居住小區內的住房,按日或者小時收費,提供住宿休息服務的經營場所。
北京大學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認為,從通知給出的解釋來看,調整范圍限定為“國有土地上的居住小區內的住房”,這說明不包括鄉村房屋和城市的“四合院”。
也就是說,此次納入規范管理的短租房,主要是指在城市居住小區內經過改造后用來出租的“民宿”、“旅館”等短租住房產品。
通知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了短租住房的經營條件。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沒有管理規約或業主大會決定的小區,通知擬規定,經營者應當取得本棟樓內其他業主的書面同意。
對此,樓建波指出,取得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這是對業主權益的基本保障。
以往,住宿者入住民宿等短租住房,不一定需要跟經營者見面,雙方通過網絡交易、登記并取得房屋密碼便可入住。但該通知再次強調了經營者的安全責任。
通知征求意見稿提出,短租住房經營者應在住宿者入住前,當面核對住宿者身份證件信息,即時通過規定的信息系統申報登記信息。
互聯網平臺要逐人登記入住者身份信息
另一方面,通知征求意見稿擬從多個方面明確互聯網信息發布平臺的核驗監管責任。
比如,互聯網平臺提供短租住房信息發布服務的,應當核驗短租住房經營者提交的材料;對短租住房經營者身份信息進行登記、審查并完成實名身份認證,對交易訂單簽訂人和實際入住人員逐人登記身份信息和有效聯系方式,并及時報送入住人員、房屋等信息。
通知征求意見稿也擬明確街道、鄉鎮政府以及小區物業單位的監管責任。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加強對本轄區內短租住房的監督、巡查。物業服務企業或房屋管理單位發現居住小區內存在違規短租住房的,應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勸阻、制止,勸阻、制止無效的,及時報告有關行政部門及屬地街道、社區。
對于違反通知相關規定的,征求意見稿明確,將根據上位法的相關規定作出處罰。
■ 專家觀點
可解決短租房治安擾民問題
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秘書長趙慶祥指出,與酒店、旅館相比,民宿、短租房在城市里分布廣泛且多為成套住宅,能夠滿足多人出行住宿需求,而且價格普遍低于酒店,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旅行者的短期住宿需求。但同時這類產品又存在諸多問題,給城市安全管理帶來重大挑戰,也嚴重影響小區住戶的正常居住生活。
“一人預訂、多人入住,或者張三預訂、李四入住,這樣的現象非常普遍,經營主體既不辦理房屋出租登記,也不按照旅館業要求進行信息登記,一些房東與租客都不見面,到底什么人入住,房東與短租平臺都不掌握。”趙慶祥說,這給流動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帶來重大安全隱患。
另一方面,他指出,分散在居民樓內的民宿、短租房,由于旅客入住時間不定、人員混雜、夜間活動等,擾民現象頻發,也引發了小區住戶大量投訴舉報。
趙慶祥表示,此次北京擬出臺的管理規定,或將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民宿、短租房等帶來的治安、擾民等問題,同時也能保障租客租住安全。
北京大學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指出,此次通知發布實施后,短期內或將對那些以“城市民宿”為主業的經營者、平臺公司帶來較大沖擊,但從長期來看有助于民宿業的規范、健康、長遠發展。他也建議,經營者和平臺更需要著眼長遠,及時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