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社會 > 正文

高質量發展一線行 | 群賢畢至 少長咸集——曲周縣以人才戰略筑牢創新根基

來源:邯鄲新聞網發布時間:2023-12-11 17:39:10

  群賢畢至 少長咸集

  ——曲周縣以人才戰略筑牢創新根基

  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在曲周,科研人員在高新技術企業實驗室里反復實驗,新成果不斷涌現;清華大學教授辭職離京,來這里做起了企業工程師;科技小院的青年學生們扎根田間地頭,“自找苦吃”為鄉村振興助力……這些人用自己的知識與智慧,書寫著曲周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近年來,曲周縣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不斷改革創新,在“引育留用”上發力,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環境,全面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只要肯鉆研,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夜幕降臨,曲周縣晨光生物集團的實驗室里,依然燈火通明。宋偉光正帶著三名研究員做著雞蛋卵磷脂的提取實驗。而這種工作狀態,對于他們來說,早已是常態。

  “搞起研究來就沒有時間概念了。”宋偉光笑著說。自2009年研究生畢業之后,宋偉光就一直在晨光生物搞科研。“那時候,這些搞研究的人里只有兩個研究生。現在我們的研究團隊基本上都是研究生。”

  學術研究沒有止境。2016年,宋偉光在公司的支持與資助下,考取了江南大學的博士。“公司非常支持我們繼續深造,還出臺了政策鼓勵考博。也正是因為公司給了我底氣,我才有機會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正是因為公司重視人才、尊重人才,宋偉光毅然拒絕了他人眼中更好的機會,再次選擇了曲周、選擇了晨光。“博士畢業后,有南方高校向我拋出橄欖枝,但公司培養我這么多年,甚至資助我讀博,我的內心告訴自己,一定要再回來。”宋偉光說。

  宋偉光沒有辜負公司,帶著團隊潛心研究,取得了多項成果。“我們正在研究飼料添加劑,比如從甜葉菊中提取的異綠原酸,具有抗炎的作用,可以治療母雞輸卵管炎癥,保證雞蛋品質,還可以防止豬的腹瀉。”宋偉光告訴記者,異綠原酸正在申請“國家新飼添”認證,此前他們從萬壽菊中提取的黃酮已經成為“國家新飼添”。

  “一項新的研究,從開始到最終成功,至少需要五六年的時間,甚至其中的一個實驗就要幾個月。”面對如此長時間的實驗周期,宋偉光認為科研人員耐得住性子,具有鉆研精神十分重要。

  宋偉光講述起了自己的故事。“剛來公司的時候,我承擔了棉籽蛋白項目的研究工作。當時,幾乎每天只睡三個小時,持續了一兩個月的時間,不知道累,完全投入進去了。”宋偉光說。

  對于為公司作出巨大貢獻的科研人員,晨光生物集團也為他們提供了豐厚的回報。“公司除了鼓勵我們繼續深造外,還設立了效益提獎。”宋偉光介紹說,“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利潤,連續八年按照百分比獎勵給研發者。同時,設立專項獎勵,根據創新程度、難易程度,對科研人員進行評獎。在公司的激勵下,研發團隊里每個人都干勁十足。”

  在重視人才、重視創新的機制下,晨光生物獲辣椒提取物、番茄紅素、葉黃素、香辛料提取物等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55項。辣椒天然產物提取、番茄紅素技術、花椒質量控制等14項技術國際領先。

  “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

  與清華大學教授的名頭比起來,李慶豐更喜歡工程師這個身份。2006年,從清華大學辭職之后,李慶豐來到曲周,在河北恒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里當起了工程師。

  “在清華讀書的時候,學校都是把我們當成工程師來培養。”李慶豐講起了自己來曲周的初衷。“后來我留在清華大學核能技術研究院,在教師崗位上工作了15年。但跟教師比起來,我更喜歡當個工程師。”

  隨心所向,李慶豐放棄了清華大學教授的身份,放棄了在北京工作的優渥環境,接受了恒博新材料公司的邀請,在40歲的年紀,重新出發。

  “我來這兒,就是干事業來了。”抱著這一腔干事創業的熱情,李慶豐幾乎把公司的研發工作全部扛了起來。“最早公司是做自行車配件的。2001年,在我的建議下,公司開始轉型向新材料方向發展,不過當時也只有一種。”

  李慶豐的到來,讓恒博公司在新材料的研發上步入了正軌。“當時的研發條件肯定不如北京,但是條件再苦,為了把這個事業干成,也要堅持下來。”就這樣,李慶豐帶著其他五個研發人員,幾乎是從零開始搞研究,以“白加黑”的狀態,把公司新材料產品從“1”改寫成了“4”。

  李慶豐帶著記者走進公司的產品展廳,介紹起他們的成果。“這是高純氧化鋁,是制造藍寶石的主要成分,藍寶石也廣泛應用在LED、顯示屏的制造中。”在此基礎上,李慶豐及其研發團隊又研制出高純氧化鋯、ITO靶材、保溫材料等,擴大了公司的產品線,也拓寬了公司的發展道路。

  “今年公司的產值能夠達到1.8億元。”而在這1.8億元產值的背后,是李慶豐及其研發團隊“耐得住寂寞”的堅守。

  “搞科研是個苦差事,要能耐得住寂寞,禁得起失敗。”在李慶豐眼里,搞研發就只高興一會兒。“研發成果都是在一次次失敗中得來的,也就只有成功的那一刻才會高興,但無數次失敗的苦悶是別人不知道的。”

  目前,李慶豐的研發團隊已有二十余人,保持學習是李慶豐對年輕研發員的要求。“現在,我已經不在研發一線,主要工作就是幫助年輕人解決研發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還有就是督促他們學習。”

  “說到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人才。”李慶豐說,“如何招攬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公司會繼續重視人才培養,讓人才成為驅動創新的原生動力。”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一張滿是資料的學習桌,一床簡單的被褥,陪伴陳雪在曲周科技小院里度過了近一年的時光。陳雪是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研二的學生,來自貴州的她,已經完全適應了小院的生活。

  “我的專業是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我在這兒主要研究曲周無人機打藥與傳統方式打藥對大氣農藥殘留的影響。”采訪時,陳雪對記者說,“在報考農大之前,我就知道要來小院,也做好了來‘吃苦’的準備。”

  “入學之前,導師就組織將要入學的新生來到曲周,開展調研。”陳雪回憶,去年六月,在曲周縣農業農村局的幫助下,學院組織即將入學新生參與到鄉村振興摸底大調研中,她與同學們在這里待了整整一個月。

  這一個月的時間,讓陳雪吃到了苦,也得到了成長。“那段時間,我們白天跟著師哥師姐到不同的村去走訪調查,晚上就住在當地農民家里。當時,我完全聽不懂他們說的方言,有時候會感覺很崩潰。”

  盡管嘴上說著崩潰,但是實際上,陳雪與同學們拿出了極大的耐心去學習如何與當地農戶溝通。“聽不懂,那就多問幾遍,他們會放慢語速,盡量讓我們聽清。現在住得久了,只要不是太快,交流這塊已經沒問題了。”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陳雪走訪了幾十個村,整天與農戶打交道。今年1月底,陳雪與其他五名同學正式入駐曲周白寨科技小院,開始了他們的“修行”。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研究課題,來到科技小院就是為了讓我們的研究成果能夠落地,同時,把我們研究的技術推廣到農戶與養殖戶中。”陳雪告訴記者,除了做研究,他們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給農民解疑答惑。

  “小院每天都有人值班,負責給來訪的農民解決問題,如果遇到非本專業的問題,我們就詢問老師,總有對口老師能夠解決。”其中,最讓陳雪印象深刻的,是她導師王鍇的一句話,“不要怕,你的背后是整個農業大學”。

  “每到一個農作時間點,我們都會給農民開展一次培訓,告訴他們接下來該如何去做,怎樣保證糧食種得更好。”除此之外,陳雪還與同學們錄制科普視頻,發布在科技小院的公眾號上,方便農戶隨時查看。

  如今,在老師的鼓勵與感染下,陳雪與同學們已踏踏實實扎根在曲周,做研究、搞培訓,真正把技術和成果送到農民手中。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蘇醒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国产小视频 |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视频看看 | 色综合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噜噜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