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自然·通訊》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將核磁共振成像儀改造成一種可記錄腦組織中分子變化的設備,這些變化可區分正常的大腦衰老與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早期狀態,有助于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
核磁共振成像儀結合磁體、無線電波和計算機的功能對人體器官進行掃描,并對器官結構進行細致成像。以色列研究人員將一臺核磁共振成像儀改造成能記錄腦組織中生物組成變化的設備。它顯示的不是腦組織結構圖像,而是其分子信息,這可以讓醫生在不進行腦組織活檢等侵入性檢查的情況下,比較同一名病人長期以來的腦部掃描結果,區分健康和患病的腦組織,并據此指導治療。
研究人員在為年輕和年老患者做腦部掃描時發現,腦部不同區域衰老表現不同,如在一些白質區腦組織體積會減小,而在灰質區腦組織體積保持不變,但分子組成有變化,這為研究大腦衰老過程提供了新的方向。此外,正常的衰老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會在大腦中留下不同的“痕跡”,腦組織的脂質和蛋白質含量有不同的變化。
研究人員表示,新設備不僅能區分正常衰老和疾病早期的分子信號,更能通過非侵入性手段使患者疾病盡早得到正確診斷,并加速治療過程,提高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