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10月13日電(記者王炳坤)劉迅緩緩走出遼寧省盤錦市紅十字會大樓,手里捧著的一本藍皮捐獻證書,上面寫著“劉玉萍:無私奉獻,捐獻眼組織,恩澤患者……”看到父親生前最后一個遺愿已經達成,淚水再一次浸滿了劉迅的眼眶。
今年9月24日的一幕,無聲見證著一名器官捐獻者留給人們的感動。
1969年出生的劉玉萍,生前是中國石油遼河油田沈陽采油廠的一名采油工。今年2月2日,劉玉萍突然感到胃疼難忍。幾次檢查下來,醫院確診他患上惡性胃癌。家人幾經隱瞞,最終不得不告訴他實情。可等他知曉自己的病已經沒法醫治,第一次跟妻子開口提起身后事,卻是想捐獻自己的遺體。
在家人看來,治療、照顧重癥病人比什么都重要,“說不定有一天會出現奇跡”。然而過一段時間看捐贈的事情還沒有動靜,劉玉萍著急了。他主動召集親屬來到身邊召開“家庭會議”,鄭重其事地說出自己的心愿。
知道劉玉萍是認真的,家人們很快聯系了盤錦市紅十字會。因為是胃癌晚期,這種情況只能捐獻眼角膜。得到確切的回復,劉玉萍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半年多病痛的煎熬折磨,父親早已瘦了一大圈,但是一提到身后還能幫助別人的眼睛恢復光明,他的表情就會變得欣慰和安詳。”劉迅說。
9月15日下午,劉玉萍永遠地閉上了眼睛。而就在前一天,他還反復跟妻子說起捐獻眼角膜的事。“這是他唯一的遺愿。”妻子于洪玲說。
“你是我們的驕傲!”小小眼角膜,激起親朋的無限哀思。在于洪玲心里,丈夫劉玉萍淳樸、善良、靠得住。在劉迅心里,父親正直、顧家、頂天立地。在同事吳剛心里,劉玉萍工作盡職盡責、待人真誠熱情。
“捐獻眼角膜,幫助有緣人。生命最后一刻的這個遺愿,對身邊人是溫暖、是垂范、是帶動。”吳剛說,他為社會這次最后的奉獻,將自己的音容笑貌留在了更多人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