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腎病,是由于體內血尿酸濃度升高,或尿酸排泄出現障礙,導致長期處于高尿酸狀態下所致的一種疾病。
隨著人們飲食水平的升高,痛風的發病率也直線上升,其中0.6%~1%的患者會發展為腎功能衰竭。
深夜,急救車疾馳在市區的道路上,車內躺著一名已經陷入深度昏迷的男子,只見該男子下肢浮腫。
隨行的妻子說道,他晚上起床撒尿時出現了尿痛、血尿的情況,想著等天微亮去醫院檢查,可沒想到竟暈了過去。
到達醫院后,醫生為該男子做了檢查,結果顯示尿蛋白異常,血壓偏高,尿酸高達860μmol/L,已經出現了腎功能衰竭的跡象。
經過救治,該男子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今后均需要依靠透析來維持生命。
隨后,醫生從妻子哪了解具體的情況:
該男子姓查,今年35歲,半年前體檢,被檢查出高尿酸血癥,當時醫生提醒他,腎臟有點受損,平時多喝水,按時吃藥。
回到家中,查先生便對妻子說,自己患上高尿酸血癥,腎臟也有點受損,醫生叮囑要我多喝點水。
之后,妻子聽說“吃豬腰可以補腎”便經常給查先生燉來吃,順便把湯也給喝了,都說“湯是精華”,同時也滿足了醫生多補水的說法。
醫生聽完搖頭說道“與妻子的無知脫不了干系”
豬腰屬于動物內臟,不僅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同時還屬于高嘌呤食物。
嘌呤食入體內過多,就會導致尿酸飆升,同時,就很容易使尿酸達到一定濃度,從而析出結晶。
民間所說的“以形補形”,完全是誤導人們,臨床上根本不存在這種說法。
此外,嘌呤易溶于水,經常喝肉湯,會加速體內嘌呤含量的升高。
同時會增加脂肪、膽固醇、嘌呤等在體內的堆積,而查先生本身就屬于高尿酸血癥患者,最終使病情加重,誘發腎病。
尿酸高的人,身體出現這3種異常,要及時就醫
1、少尿、無尿
具體表現有突發少尿、無尿,血氮質水平會快速升高,早期還會有肉眼可見的血尿、排出尿酸結石。
2、水腫、腰痛
長期的高尿酸血癥會在體內形成結晶,并沉著在腎間質,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伴有輕微的腰疼、水腫、輕度至中度的蛋白尿、部分患者會伴有膿尿、菌尿。
3、尿酸性腎石癥
若結石細小,患者可能只會在尿中見到砂狀魚子樣的結石,結石較大的呈黃褐色,若是結石過大,就會誘發尿路梗塞、腎絞痛等癥。
生活中,牢記4個一點,降低尿酸,保護腎臟
第1個、飲食注意一點
忌酒:酒精會抑制腎臟排出尿酸,因此要遠離。
多蔬果:尤其是高鉀低鈉的蔬菜,有利尿、溶解尿酸鹽的作用。
少蛋白質:蛋白質會增加尿酸的生成,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控制蛋白質的攝入。
少嘌呤:這是需要長期控制的,每周可采取2天忌嘌呤、5天低嘌呤的飲食方案,每天嘌呤攝入量限制在100mg~150mg之內。
限制總熱量:尿酸高者,飲食總熱量要比正常飲食低10%~15%,避免肥胖。
第2個、喝水:每天保證1500ml以上的飲水量。
尿酸高的人必須多喝水,增加排尿量,在喝水的同時可加入一些有利于尿酸結晶分解的花草茶,降低血尿酸值。
第3個、多一點運動
運動,有助于減輕體重,促進新陳代謝,降低尿酸。
建議做有氧運動,如:太極拳,以腰部為中心的柔韌性運動,既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尿酸排出,又能直接養護腎臟。
慢跑,能抑制皮質醇與腎上腺分泌的激素,對控制尿酸水平有利。
騎自行車,消耗體內多余的脂肪,有利于控制體重,減少尿酸的形成。
每周運動應不少于4次,每次堅持30分鐘以上,最好在不損傷身體的前提下微微出汗。
第4個、擠一點時間搓腰部
“腰為腎之府”。
經常搓擦腰眼,有助于疏通筋脈、保護腎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腰肌耐力。
方法:
雙手對搓發熱后,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之后用力向下搓到長強穴(尾閭部位),再上下來回搓擦,直至皮膚發熱微紅。
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做50~100遍即可。
養腎小提示——熱水泡腳
用38℃~40℃的熱水泡腳15~30分鐘。
泡腳可驅寒、溫腎助陽、起到一定的補腎的作用,泡腳后,可以按揉腳心的涌泉穴,也可起到養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