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前列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優化的治療方法將加強早期診療
新華社記者屈婷
前列腺癌是一種老年病,但并不是說只有老年人才會得。記者從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醫師分會了解到,近十年來前列腺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40歲左右就患病的也不鮮見,已成為我國男性常見癌癥之一。
來自老年醫學、泌尿外科的權威專家表示,目前我國前列腺癌的診療水平與國際是同步的,但還需加快讓優化的早期診療方法“落地”,讓患者有更高的生活質量。
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正在“起變化”
曾經,前列腺癌被認為在黃種人中發病率較低。但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醫師分會會長周利群表示,情況正在發生變化,“中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已排在男性泌尿生殖器系腫瘤里第一位。”
據介紹,發病率的上升一方面與診斷水平的提高有關,一方面與中國人的人均壽命越來越長有關。另外,其與環境因素、飲食結構的變化都有密切關系。
對前列腺癌,臨床醫生有個感受是“一發現就是晚期”。周利群說,這是因為多數人缺少早期篩查的意識。推薦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做一次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查。有家族史的,45歲就應該做這個檢查。
國家老年醫學中心主任、北京醫院院長王建業說,近年來,泌尿外科醫生和腫瘤科醫生都在探索優化前列腺癌早期治療的臨床診療策略,患者對延緩腫瘤轉移的新方案也有著迫切需求。
這是因為,前列腺癌通常說是一種發展較“慢”的癌,如果不高危的話,甚至可以只觀察,不治療。而PSA水平就是判斷前列腺癌是否進展及是否高危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說,臨床上有一種情況,叫高危轉移風險的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患者,這些高危患者是當前早期診治的難點。一旦控制不好,就會發生癌細胞的骨轉移,危及生命。
不斷優化的治療方法助推前列腺癌防治
在肺癌、乳腺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等多個境外新藥加速在我國獲批后,國家藥監局近日又審批通過了治療前列腺癌的前沿新藥——安森珂。藥品審評審批改革正讓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加速應用到臨床。
對于高危的前列腺癌患者而言,第二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中的安森珂帶來了新的生機。這種新一代的雄激素受體抑制劑可以顯著控制PSA水平,有效推遲轉移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應該說,它的引入對泌尿外科醫生診療思路提出了新的要求。”周利群說,此前新型內分泌治療方法提升了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也只到30%。但現在醫生可以在NM-CRPC階段就及時進行干預治療,這會顯著加強前列腺癌早期治療和預后的效果。
王建業認為,近年來新藥審評審批改革在腫瘤領域已取得積極成果,不斷優化的治療方法助推了前列腺癌的防治工作。目前,我國在NM-CRPC階段臨床治療的缺口已得到有效彌補,前列腺癌的標準治療方式不斷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