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林呈軍)庚子鼠年春節,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祖國各地烽煙四起。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醫務工作者們堅守崗位,挺身而出,義無反顧,一場毫無硝煙的戰斗警報拉響了。
邯鄲市第一醫院是邯鄲市的新冠狀病毒肺炎定點醫院,感染性疾病科首當其沖。1月21日邯鄲市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崔鶴仙同志臨危受命,帶領本科室成員緊急組建發熱門診,成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第一批戰士。徹夜不眠的完成科室病房改造、發熱門診優化、隔離病房擴建、醫療區域消毒等一切事宜,為接收發熱患者做好準備。
新冠病毒肺炎傳染性極強,邯鄲市有多人從武漢返回,感染性疾病科承擔了繁重的人員排查、發熱患者收治、屬地管理等工作。自從接到防控疫情的通知后,崔鶴仙就開始了晝夜不分的日子,工作到深夜,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宿舍還要繼續接聽很多工作相關的電話,常常通電話聊工作到凌晨,接下去就是整夜無眠,但是她從不抱怨,還總提醒職工要注意身體健康,第二天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像個陀螺一樣不停地轉動。
崔鶴仙一再強調科室所有醫生接診病人時,問診一定要仔細、仔細、再仔細。“發燒咳嗽,渾身無力嗎?”“有沒有流行病學史?“多長時間了?”望、聞、問、切,一定要全面做到。像偵探一樣,窺探其破綻,避免發熱病人隱瞞情況,并詳細記錄病人的所有信息,細致到姓名、性別、年齡、聯系電話、戶籍地址、常住地址,病人的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更是重中之重。
“快些,再快些,立刻,馬上,病人的事一刻都等不得,越快越好!”這是崔鶴仙帶領的重癥患者救治團隊共同的吶喊。在烽火線上連續奮戰多日,她說:“我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得過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病人。”搶救患者,崔鶴仙總是沖鋒在前,時間以秒來計算。穿上防護服,接診8個多小時,幾乎不吃不喝不上廁所,防護服里面的醫護服裝被汗水浸適。除了救治病人,她最擔心的就是科室奮戰在一線的90余名醫護人員,她嚴格要求科室醫護自我防護一定要做到位,進出隔離病房流程有無遺漏。隔離病房里的患者非常脆弱,往往因為目己的處境,而怨恨、暴躁,因被隔離而恐慌,因病情轉化迅而敏感。崔鶴仙及時對病情做出準確判斷,針對性治療,并對病人心理進行疏導,確保病人疾病治愈,心理健康。
感染性疾病科這塊特殊隔離陣地已經運行整整28天。在過去的28天,崔鶴仙全身心地撲在防役工作中,夜以繼日、不眠不休,沒在踏進過家門,24小時待機狀態,每天電話500通左右,睡眠2-3小時,吃飯都是吃了幾口就隨時被各種情況打斷。隨時溝通協調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大到方針政策的制定,小到工作人員的日常生活,確保醫院的防疫工作能夠有效有序地進行。
做好科室事務以外,崔鶴仙更是擔任了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醫療組副組長、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救治專家組成員,負責對全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的會診排查、業務指導、醫療救護及相關業務知識培訓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應急救治工作。
崔鶴仙是全力救治病人的科室主任,同時她也是母親的女兒,孩子的母親。她說“她對得起自己的白衣,對得起自己的病人,但是卻無法面對自己的母親和自己的女兒”,母親心臟放置支架,自己卻不能床前盡孝。女兒寒假后做了個手術,手術剛做完,她就長駐醫院了,沒有照顧過一天。她說“親人生病照顧可以由其他人替代,但患者只能依靠我”。
抗擊惡性傳染性疾病,崔鶴仙不是第一次參加,2003年,她就參加過抗擊非典的戰役。當年,她的丈夫作為第一醫院派遣隊員在非典定點醫院工作,女兒剛滿一歲,她把牙牙學語的孩子托付給婆婆照顧,毅然奔赴高速排查的一線。后來,她又在發熱門診工作了一年時間。感染性疾病科成立以后,無論是阻擊非洲埃博拉、禽流感、預防鼠疫,還是洪災過后消殺防疫,崔鶴仙都沖在最前面。這次“新冠”肆虐,她說“我是黨員,我抗擊過非典,我上”,語氣平淡,但卻義無反顧,無怨無悔。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崔鶴仙主任充滿自信,保持樂觀,練就了醫治心理的醫護素質。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戰斗的集結號已吹響,邯鄲市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在崔鶴仙主任的帶領下,抗擊新冠,勇往直前,直到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