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4月12日電(陳雨)重慶如何發現和管理無癥狀感染者?12日,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市衛生健康委疾控處副處長胡宇峰就以上問題進行了解答。
胡宇峰介紹,自疫情發生以來,重慶高度重視無癥狀感染的發現、報告和管理工作,將其作為重要的傳染源進行管控,積極擴大篩查、提前干預、規范管理,切實管控潛在的傳染源,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胡宇峰表示,在無癥狀感染者的發現和管理上,重慶主要有四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積極篩查。重慶市對所有密切接觸者至少開展3次病毒核酸檢測(納入管理檢測1次,隔離期滿時連續2次)。同時,擴大重點人員檢測范圍,對包括所有武漢及湖北等重點地區來渝人員、入境人員以及監管場所、精神病院、養老院等重點場所人員全部開展病毒核酸檢測,及時發現更多的潛在傳染源。
二是嚴格報告。自新冠肺炎發生以來,重慶一直要求各單位嚴格落實國家報告管理規定,即在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后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轄區疾控機構立即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24小時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
三是嚴格隔離。對無癥狀感染者實行嚴格的隔離醫學觀察管理。無癥狀感染者須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滿14天未出現癥狀,且至少兩次核酸檢測陰性(兩次采樣間隔時間大于24小時),才可以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轉至區縣集中隔離點繼續觀察14天,并定期隨訪和復診。對所有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均按要求及時進行追蹤登記,參照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四是提前干預。在國家防控方案和診療方案基礎上,重慶結合實際,對所有無癥狀感染者進行了CT篩查和血常規檢測,確保提前發現潛在病例;對所有無癥狀感染者在定點醫療機構實施隔離觀察期間,進行了中醫和營養支持等方面的干預;在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隔離時,也對其進行了CT和血常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