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7月11日,距離6月11日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發生整整一個月。在昨天下午的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表示,此次不平凡的抗疫歷程,必將載入北京史冊。這一評價實事求是,振奮人心。
新發地疫情暴發后,北京迅速進入再戰疫的狀態,這一個月付出的努力人所共見,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就在昨天,已經實現了連續五天確診病例零增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快,相信很多市民沒有預料到。疾控專家也認為,北京的應對時間幾乎不能再縮短了,每個環節非常緊湊,幾乎沒有任何耽誤。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政要、專家和媒體,凡是尊重科學規律、只要不抱政治偏見的,也都對北京的疫情防控由衷贊嘆。的確,在一個有著兩千多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不平凡的成績,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首都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態勢可防可控可預期,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這是一個月北京交出的答卷。雖然還未取得最后的勝利,但疫情防控的主動權已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北京勝在哪里?具體說來,勝在第一時間,勝在首善擔當。
勝在第一時間,就是與疫情拼速度,跑到病毒前面搶占制高點。6月11日北京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第一時間發現并拉響防疫警報,全市上下迅速進入戰時狀態。第一時間關閉新發地市場、鎖定高危人群、找到所有密接者。僅用22小時就鎖定新發地批發市場,將其作為流調溯源的重點,更是為疫情阻擊戰贏得先機。
勝在首善標準,就是牢記北京是首都的戰略定位,以最嚴的措施、最高的標準,精準有效開展疫情防控。比如針對“石景山萬達確診女子”,海淀區疾控中心的流調報告寫了60多頁,且仍未全部完成,就是極有說服力的例證。不放過任何風險隱患,不給病毒傳播以可乘之機,嚴格執行集中醫學觀察,嚴格執行居家觀察,嚴格小區封閉管理,農貿市場集中消殺,高危人群全部核酸篩查。一切防控措施,都能有條不紊、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
如果不是第一時間果斷處置,如果不是以最高的標準最嚴的要求堅決執行,斷不會一個月之后防控大勢如此明朗。
當然,病例零新增不代表零風險,持續向好不等于萬事大吉。當前北京的疫情防控任務依然繁重,北京全城還需要再接再厲再抗疫。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決不能因形勢向好而放松防控要求、減弱防控力度,要始終掌握疫情防控主動權,慎終如始,毫不松懈,徹底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