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普通人而言,夏日高溫帶來的可能是汗濕與煩躁,然而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這可能會讓他們的血糖面臨如坐“過山車”般的劇烈波動。為何夏季血糖比平時更容易波動?從中醫視角看,血糖調控的關鍵在于脾的功能。而夏季特有的氣候以及人們的生活行為,恰恰容易損傷脾臟,引發血糖的異常起伏。
為什么血糖不聽話?中醫揭秘:脾失健運是病根
在中醫眼中,我們吃的每一口食物,都需要經過“脾”的運化,轉化為可被利用的精微物質。精微物質中“糖分”的輸布依賴于脾的升清散精功能。脾絡虧虛則運化無力,導致血糖壅滯于血脈之中——這正是現代醫學所說的高血糖狀態。
2型糖尿病屬于中醫絡病范疇,清代名醫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基于該病的發病機制和趨勢將其分類為“起于中焦”“及于上下”。“起于中焦”是指脾失健運,水液代謝與輸布、飲食精微消化、吸收與轉化的紊亂及不平衡狀態所致,出現糖耐量降低,引發2型糖尿病。中醫的“脾”與現代解剖學上的脾臟概念不同,涵蓋了脾臟和胰臟的功能,在病變過程中“脾”為病變的始動與核心。該病進一步發展,就會“及于上下”,說的是脾失健運,生濕化痰,瘀阻脈絡,引起四肢末梢神經、血管及眼底病變等并發癥。基于此,中醫絡病理論提出從“脾”論治2型糖尿病的治療新策略。
更值得警惕的是,長期脾虛,再加上高溫天氣、不當的飲食習慣,就增加了血糖波動的幾率。即使平均血糖值尚可,但忽高忽低的血糖波動,比持續性高血糖更易誘發并發癥。所以對于糖友來說,夏天尤其要重視健脾。
夏季血糖波動,或許是它們傷害了你的脾
為什么夏季血糖不好控制?中醫專家揭示了有三大傷脾行為可能造成血糖波動:
貪涼傷陽,脾的動力被澆滅:冰鎮西瓜、透心涼的冷飲、24小時不間斷的空調...這些夏季“續命神器”卻在悄悄損傷脾陽。中醫有云:“脾喜燥惡濕”,冰涼之物直接澆滅脾胃陽氣,運化能力直線下降;
濕邪困脾,身體猶如陷入沼澤:夏季濕氣盛,外界濕邪侵入人體,與內生的濕氣“里應外合”。濕性黏滯,如同把脾胃泡在沼澤里,使其運化功能嚴重受阻。“濕邪困脾”者常感身體困重如裹濕棉被,這正是血糖代謝障礙的信號。
飲食無度,脾胃不堪重負:燒烤啤酒、夜宵不斷...夏季的放縱飲食讓本已虛弱的脾胃雪上加霜。專家指出:“常吃肥甘厚味傷脾,酒類更是高熱高濕之品”,會加重“內濕”,進一步阻礙糖代謝。
怎么判斷自己是否脾虛濕困?看看這幾個小信號
1、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大便不成形;
2、乏力疲勞:頭暈,四肢無力,倦怠懶言,精力不足,伴有形體肥胖、肌肉松弛;
3、面色少華:臉色萎黃,或者蒼白、缺少光澤;
4、四肢水腫:身重不爽,小便多或微渾濁,下肢容易水腫;
5、舌淡苔白:舌質淡,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舌苔薄白或厚膩;
6、痰濕積聚:面部頭皮油脂分泌較多,多汗且黏,嗜食肥甘,口黏膩或甜,胸悶、惡心、痰多。
中華通絡養生八字經指導夏季健脾:從根調節血糖
既然脾對于調節血糖的作用這么重要,那么如何健脾呢?匯集了儒、釋、道、醫四大養生流派精華的中華通絡養生八字經——通絡、養精、動形、靜神,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在血糖管理方面發揮出獨特的作用。
飲食避“涼”,巧用藥食同源:夏天口渴了,別急著灌冰水!避免損傷脾陽,加重濕氣。想要擺脫濕氣的困擾,要及時溫補脾陽,恢復脾胃的“工作能力”。這樣一來,濕氣自然無處可藏。中醫經典智慧“冬吃蘿卜夏吃姜”正是夏季提升脾陽的金鑰匙。可以用醋來泡姜,準備一個干凈密封的玻璃罐,把姜片放進去,倒醋沒過姜片,泡上5、6天以后,就能吃了。
除此之外,自然界中有很多祛濕、健脾的藥食同源的食材都是適合脾胃的“補品”,如山藥、山楂、白扁豆、赤小豆等。常規控糖藥物,加上藥食同源的中藥材,配合中醫調養,常能事半功倍。
如若對食物的四氣五味拿捏不準,不妨使用具有中醫藥背景的正規企業所生產的藥食同源的保健食品,用來管理血糖。這些產品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專業的組方配伍,使用現代科技將中藥材的有效成分保留萃取,相比沒有專業知識所自制的食物,效果更加有理有據。以津力旺飲料為例,這款在中醫絡病理論以及中華通絡養生八字經指導下研發的植物飲料,它從“從脾論治”血糖管理的角度出發,以益氣養陰、健脾運津為原則,通過將6種中藥材精妙配比,通脾絡,運脾津,進而達到調節血糖的目的,糖友們可以放心喝。
靜神安眠,調暢脾絡氣機:長期缺乏睡眠會導致人體出現胰島素抵抗,也是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每晚睡眠時間不到6小時的人出現胰島素抵抗的可能性會增加4.5倍。調節并保障充足的睡眠對糖尿病患者調養非常重要。過勞耗氣是導致糖尿病發病的原因之一,改變不正常的工作與生活習慣,保持規律起居,可起到補虛益氣、調暢脾絡氣機的作用。“靜神”理論指出,睡眠問題的根本是“神”出了問題,需要調到“靜”的狀態,酸棗仁作為中藥里寧心安神的“明星”藥,歷來被醫家用于治療睡眠問題。在中華通絡養生八字經“靜神”理論指導下所研發的晚必安酸棗仁油軟膠囊近年來成為不少睡眠障礙人士的選擇,如果夏天出現睡眠質量下降、易驚醒、多夢等情況,可試試用它改善睡眠。
科學運動,增強運化功能:中華通絡養生八字經的“動形”理論強調運動要適量,不必追求高強度。適度的運動可增加食欲,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夏日要避免烈日下運動!老年人適合在清晨或傍晚散步,中華通絡操、太極拳等舒緩的運動方式,既能活動筋骨、增強體質,又不會給身體帶來太大負擔。切記,糖友們在運動時和運動后,要注意少量多次補充水分,以免造成身體津液流失,血液濃縮,造成血糖“假性升高”。
血糖的季節性波動不是偶然,而是人體未能適應環境變化的信號。健脾是貫穿四季的控糖根基,而夏季的濕熱環境恰是檢驗脾功能的“試金石”,需要更為貼心的守護。增強脾的運化之力,血糖管理才能事半功倍——這不僅是控糖的智慧,更是身體與季節和諧共舞的養生之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