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六月,在祖國傳統醫學里屬于“長夏”。五行之中,長夏屬土,通應于脾。此時節,濕熱交織,正是人體易感不適的時節——身體莫名倦怠、疲乏無力、心緒不寧難入眠,有的糖友血糖還會忽高忽低,這便是人們常說的“苦夏”。
如何應對“苦夏”?中華通絡養生八字經(通絡、養精、動形、靜神)為我們提供了一套獨屬于的養生方案。它汲取儒、釋、道、醫四大養生流派精髓以及現代科學養生前沿觀點,從生活的細節入手,助您安然度夏。應對苦夏煩惱,做好這四件關鍵事:
一、飲食調養:健脾祛濕,通絡調糖
從中醫角度看,我們吃的每一口食物,都需要經過“脾”的運化,轉化為可被利用的精微物質。長夏濕氣困脾,常吃生冷食物損傷脾陽,影響運化。脾胃一旦“受傷”,就會出現食欲減退、腹部脹滿、消化不良等癥狀。不但如此,脾的功能下降了,那血糖的水平就有可能不穩了。
這是因為脾臟和人體的血糖息息相關。脾絡虧虛則運化無力,導致血糖壅滯于血脈之中——這正是現代醫學所說的高血糖狀態。脾失健運,生濕化痰,瘀阻脈絡,會引起四肢末梢神經、血管及眼底病變等并發癥。中醫絡病理論指出,糖尿病屬于絡病范疇,并提出了從“脾”論治2型糖尿病的治療新策略。可見,通絡健脾對于血糖管理至關重要。
夏季飲食應以清淡溫和為主,多食健脾、利濕、益氣之品,如山藥、薏米、冬瓜、綠豆等。少食生冷油膩,以免更傷脾胃。
對于需要控糖的人群,選擇低升糖指數(GI)食物,合理搭配膳食纖維,如全谷物、蔬菜,規律進餐,避免暴飲暴食。常規控糖藥物,加上藥食同源的中藥材,配合中醫調養,常能事半功倍。由6種草本成分組成的津力旺飲料可以成為控糖人群的便捷之選。
這款飲料在中醫絡病理論以及中華通絡養生八字經指導下研發,它從“從脾論治”血糖管理的角度出發,以益氣養陰、健脾運津為原則,通過將6種藥食同源中藥材精妙配比,通脾絡,運脾津,進而達到調節血糖的目的。隨餐飲用,應對長夏血糖升高。
二、 靜養心神:寧心安神,保障優質睡眠
夏季高溫容易導致心煩意亂,睡眠質量下降。長期睡眠不佳,則會引起記憶力下降、免疫力下降、血脂血糖升高等健康危害。中醫指出“心藏神”,夜臥則神棲于心。中華通絡養生八字經靜神理論強調,心靜神安才能保證高質量的睡眠,反之,則容易出現失眠、多夢、易醒等睡眠障礙。
夏季養心應順應“夜臥早起”的規律,保證充足睡眠。午后可小憩片刻,約30分鐘,避免久睡。睡覺前注意營造環境,保持臥室涼爽、通風、安靜、黑暗。睡前還可嘗試溫水泡腳,約15分鐘,聽舒緩音樂、進行輕柔拉伸或冥想,讓身心放松下來。
如果自我調節無法達到改善睡眠的效果,可以嘗試食用一些藥食同源的中藥材以助睡眠。酸棗仁是中醫經典的安神要藥,有用于虛煩不眠,驚悸多夢的主治功效。有研究表明,酸棗仁油才是酸棗仁發揮鎮靜、催眠作用的有效部位。晚必安酸棗仁油軟膠囊將酸棗仁精華油脂提取出來,也可成為睡眠不佳人群的一種溫和選擇。復旦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表明,酸棗仁油軟膠囊具有延長慢波睡眠(深睡眠)的可靠效果。每日服用,幫助改善睡眠,告別“苦夏”輾轉反側之夜。
三、適度運動:和緩為宜,切忌大汗
中華通絡養生八字經動形理論強調:體欲常勞,勞勿過極。“汗為心之液”,長夏過度運動、大汗淋漓,易耗氣傷津,反致疲倦甚至引發不適。選擇節奏和緩、強度適中的項目,如清晨或傍晚時分的散步、八段錦、瑜伽等。在中華通絡養生八字經指導下創編的“中華通絡操”,動作舒展,節奏適中,非常適合中老年人。長期堅持能通暢絡脈、調理氣血。
運動時,微汗即止,避免在烈日高溫下劇烈運動;運動前后適量補充溫開水或淡鹽水,切勿貪涼猛灌冷飲。
四、情志調攝:疏泄有度,心平氣和
暑熱易令人心火亢盛,情緒煩躁、易怒。主動管理情緒,遇事多包容豁達。可通過練習書法、繪畫、閱讀、與親友傾談等方式怡情養性,避免郁怒傷肝進而影響脾胃。
另外,老生常談的“心靜自然涼”仍然是現代人戰勝苦夏酷熱的致勝法寶。有意識放緩生活節奏,保持平和心態,是應對苦夏煩躁的良方。
長夏養生,遵循“通絡養生八字經”的智慧,從飲食調養通絡調糖、靜神養心保障睡眠、適度運動不傷正氣、情志調攝保持平和這四方面入手,巧妙融入藥食同源食材輔助調養脾胃與血糖、助力安神好眠,便能有效化解“苦夏”帶來的種種不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