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通訊員王德峰郭海民)為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切實提高各級干部為民服務本領,健全完善農村便民服務體系,助力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魏縣建立縣鄉村三級干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網格化”機制,結合安全生產、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建設、民生實事等,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創新機制出基層
“‘網格化’機制以建立健全縣級領導包鄉鎮、鄉鎮干部包村、村兩委干部包戶為體系,縣鄉村三級聯動,實現全面覆蓋,定期走訪,主動上門,逐戶核查,及時了解群眾所需所急,提高了干部責任心,密切了干群關系。”魏縣縣委書記盧健表示。
去年秋冬,盧健在院堡鎮岳莊村走訪精準脫貧問題排查情況時,看到村兩委干部黨員分包聯系貧困戶,工作責任落實到人頭。經過反復思考,結合全縣實際,他提出旨在細化工作責任、密切干部群眾聯系的“網格化”工作機制。網格化責任管理,督促縣鄉干部主動到分包鄉鎮、村走訪調研,了解群眾所需所盼,村“兩委”干部從“坐班”到“下訪”,真正把矛盾問題解決在基層,提高了鄉村干部黨員服務群眾的水平和能力,在精準扶貧、大氣污染防治、信訪穩定等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合力攻堅難變易
在全縣農村人居環境百日攻堅行動中,該縣張二莊鎮南五村片區平村切實發揮“網格化”機制作用,有效推進街巷硬化,在全鎮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在南五村片區,分包干部傳導“壓力”,片長及時召開包村干部和村兩委干部碰頭會,層層傳達集中攻堅行動會議精神,統一干部群眾思想,明確目標、擔當任務,凝聚合力。各村支部書記勇于擔當,推動各項工作開展。平村黨支部書記帶頭開展宣傳發動,濃厚輿論氛圍。村干部各包一條街,帶領群眾一起干,保持村內衛生良好。對選定硬化的街巷胡同,擬定實施方案。村兩委干部按照責任區域入戶宣傳發動,選出家庭代表,召開座談會,商討資金自籌數額。對不理解不配合的群眾,支部書記登門入戶,擺事實、講道理,得到群眾的理解和認可,全村6條水泥硬化胡同自籌資金整修完成。
為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縣委書記盧健、政府縣長樊中青緊盯項目洽談、推進需要,與央企、外企、名企開展項目對接考察。分包項目建設政府副縣長馮偉林按照“網格化”機制分工,安排縣產業招商促進中心組織會議,調度今年全縣1—8月新簽約項目進展,對招商工作和項目建設提出“看大勢、擔責任、抓落實”要求,加快推進簽約項目進度,對已謀劃項目要搶時間、趕進度,確保項目早日開工投產。
為控制揚塵,該縣結合“網格化”工作機制,將縣城及周邊鄉鎮劃分的八個片區,每天通報進展情況,亮成績、曬進度。縣委書記、政府縣長不定期暗訪、現場督導、會議調度,確保“建筑施工工地、道路場塵、公路揚塵、裸土裸地揚塵、工業企業揚塵”治理標準全面落實。縣紀委結合“兩辦”督查室、大督查辦深入一線摸排問題線索,對在揚塵治理攻堅行動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對相關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追責問責。
小事大情裝心中
“多虧村里建起的鮮桃收購市場和電商服務站,今年的桃算是得到一個好收成好收入。”日前,魏縣沙口集鄉李家口村保潔員常保生拉著鄉長楊磊的手激動地說。
常保生今年70歲,兒女不在身邊,前一陣家里5畝多桃園豐收,3萬斤大紅桃采摘銷售成了難題,便給聯系自己的村干部常新河嘮叨了兩句。了解情況后,常新河通過掃描“智慧網格管理系統”二維碼,向鄉里報了上去。包村領導和分管農業的負責同志為常保生推薦了鮮桃交易市場和電商服務站,并向鄉長、書記進行了匯報。一個多星期,3萬斤紅桃采摘銷售一空,上百件鮮桃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
沙口集鄉從去年開始推行網格化管理機制,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和黨員骨干分包所屬村內網格,網格員在日常走訪群眾中,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幫助協調解決。
在魏縣,像常新河這樣的網格員有3000多名。村級網格上面是鄉級網格,由鄉黨委班子成員擔任若干村組成的網格片長,鄉黨委書記和聯系縣領導擔任鄉級網格責任人,村級網格內部小網格則由村兩委干部和黨員骨干任網格員,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組織體系。
目前,全縣共建設鄉鎮級網格22個,村級網格561個,村內分區網格3018個,覆蓋了全縣所有村戶,讓群眾能隨時看得見、找得到、有渠道反映問題,兜起了群眾的大小事,設定了干部黨員服務群眾“責任區”。
“網格化”機制實行一年多,全縣排查群眾遇到的熱難點和協調解決力度進一步加大。今年7月以來,全縣共排查問題1526件次,以協調解決問題1394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