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李昊 韓艷萍 常旭清)整潔一新的街巷、規范干凈的公廁、環保便民的垃圾轉運站……三年來,邯山區將環衛公共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工作作為城市管理的基礎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累計投入670余萬元,對60座公廁、25個垃圾轉運站進行了改造提升,對7座星級公廁、5座示范垃圾中轉站進行了星級改造,實現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規范、環境協調、群眾滿意”。
邯山區共有公廁108座、垃圾轉運站25座,由于建設年代久遠,設施老舊,給正常使用和工作運轉帶來較大影響,周邊居民群眾對此反映強烈。為此,該區結合各廁各站現狀,堅持“因地制宜、便利耐用、惠民實用”的原則,高標準設計制定維修改造提升方案,全力啟動推進這項“民生工程”。自2017年以來,該區連續三年逐年加大資金投入,分別投入170余萬元、190余萬元、200余萬元,每年分批進行維修提升改造公廁和垃圾轉運站。該區積極向上爭取100余萬元,用于電磁線廠、火磨街、汽車二隊等10座溝槽式公廁改造為標準水沖式公廁工程。同時,該區嚴把設計關口,依法依規推進保證工程質量,并注重精品打造,嚴格按照星級公廁、垃圾轉運站建設標準要求,注重細節改造提升,已累計完成7座星級公廁、5座示范垃圾中轉站改造提升。
在日常管理中,該區全面實施公廁“所長制”、轉運站“站長制”管理辦法,嚴格按照全市城市公廁、垃圾轉運站精細化管理標準進行管理,打造“環境舒心、服務貼心、市民稱心”環衛公共設施建設。該區將108座公廁、25座垃圾轉運站分成9個片區,實施“六個一”管理制度,即“一廁(站)一人專職化管理、一廁(站)一檔標準化維護、一天一巡查常態化督導”,并將標準化制度上墻公示。在保潔標準上,該區堅決做到“六無、六凈、三好”要求,即無痰涕、紙屑;無堵塞、無污垢;無污泥、地面無積水;無蛆蠅、臭味;無積塵、蜘蛛網;墻壁、門窗凈;間隔凈、無損壞;便槽凈;地面、立面凈;蹲位凈;公廁周圍凈;公廁指示牌、男女標志牌完好;公廁水電設備完好;公廁擋板、擋墻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