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原創 > 正文

看看邯鄲脫貧攻堅成績單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王杰仁發布時間:2019-10-20 19:07:12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張紅軍)昨日上午,記者從邯鄲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10·17扶貧日”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4年以來的5年間,邯鄲減貧34.5萬人,6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截至去年底已有491個貧困村實現脫貧出列,2020年上半年全市剩余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邯鄲市脫貧進程取得重大決定性進展。

  產業、就業扶貧讓“窮人”可支配收入持續高漲

  “自從去年拿了電工證,現在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呢!”昨日,大名縣升斗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殷海奇高興地告訴記者,原本身無一技之長的他貧寒無依,在得到免費培訓就近工作后,人生軌跡一舉改變。

  自幼患小兒麻痹癥的廣平縣貧困戶寧來書同樣在得到免費技能培訓后,貸款開了修車鋪,不僅還清了貸款,每月還有盈余,摘掉了貧窮的帽子。在脫貧攻堅戰中,邯鄲以鄉鎮(街道)為主體,以村(社區)為單位,按照“逐戶登記、精確錄入、逐級上報”的要求,對每個貧困勞動力的培訓需求進行調查,力求做到按需培訓。目前全市貧困勞動力120889人,已就業79994人,占比66.2%。

  “今年上半年,肥鄉區、大名縣、廣平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2.5%、12.4%、11.2%,魏縣、館陶縣、雞澤縣均增長11.3%,6個縣(區)增幅均超過全市平均水平(9.5%)。”市扶貧辦副調研員張桐林表示,貧困戶增收除了就業扶貧,還靠產業扶貧。全市貧困村、貧困戶扶貧產業項目覆蓋率達100%,特色種養產業不斷壯大,6個貧困縣(區)蔬菜、中藥材、食用菌面積分別達到91萬畝、4.8萬畝、1.2萬畝;肉牛、肉羊、蛋雞存欄分別達到9萬頭、91萬只、2700萬只,生豬出欄量達到119萬頭。

  引導和支持具有旅游資源和開發條件的貧困村、非貧困村發展民俗風情、農業采摘等鄉村旅游,今年以來鄉村旅游共接待2000多萬人次,鄉村旅游總收入達150多億元,帶動了一大批貧困群眾增收。

  在實現貧困村電子商務服務全覆蓋基礎上,逐步完善村級網點生活繳費、物流配送、金融助農存取款等服務功能,推動魏縣鴨梨、大名香油等20多款貧困地區特色產品網上銷售,解決了群眾農特產品賣難、賣賤、賣慢問題,網絡零售達到8.1億元。

  光伏產業進一步擴大,全市共建設光伏村級電站183個,帶動戶數7920戶;集中式電站2個,帶動戶數2002戶。新型經營主體持續增長,6個貧困縣(區)培育龍頭企業195家,股份合作組織1264家,合作社2261家,家庭農場850家。村級扶貧微工廠異軍突起,目前,全市已建成595個扶貧微工廠,覆蓋393個貧困村,共帶動就業4萬人,其中1.5萬貧困人口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目前,市農村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已得到解決。”邯鄲市扶貧辦規劃統計處處長胡波介紹,全市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今年以來,全市資助貧困學生23.58萬人次、1.86億元,其中,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受資助率達到100%;從秋季學期開始在邯鄲市14個縣(市、區)農村小學全面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45.5萬名農村小學生受益。

  今年以來,對14.1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保結算3.79億元,對2175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保險結算1494萬元,貧困人口享受“一站式結算”1.05億元,醫療救助3194萬元;全市貧困人口享受“先診療、后付費”政策7.18萬人次,慢病簽約隨訪率100%,大病專項救治率100%,貧困人口住院自付比為5.2%。

  2019-2020年度實施危房改造的1053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竣工,標志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零危房”;在實現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的基礎上,今年計劃投入省級以上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資金0.7億元,涉及魏縣、大名、廣平、肥鄉、雞澤、館陶等縣區,鞏固提升10萬人飲水安全,同時加快山區農村飲水安全提升改造。截至8月底,省級以上資金完成投資3500萬元,涉縣、武安等自籌資金,完成2萬人的提升改造工程。

  5年間減貧34.5萬人

  邯鄲市2014年開始進行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全市共有6個貧困縣,535個貧困村,38.5萬貧困人口。2014年以來的5年間減貧34.5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8.1%降至2018年的0.8%。2017年魏縣、廣平縣、館陶縣、雞澤縣、肥鄉區5個縣(區)退出貧困縣序列,2018年大名縣退出貧困縣序列。2018年底已有491個貧困村實現脫貧出列,貧困人口減少到了40366人。今年計劃剩余的44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3.27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2020年上半年全市剩余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近年來,邯鄲市始終將脫貧攻堅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六個精準”基本要求和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五個一批”主要途徑,聚焦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四個問題”,強化脫貧攻堅主體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三個落實”,確保做到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堅定信心,凝神聚力,健全責任體系、政策體系、投入體系、動員體系、監管體系、考核體系,大打脫貧攻堅戰,全市脫貧進程取得重大決定性進展。

  從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增幅看:邯鄲市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持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8年,大名縣、魏縣、肥鄉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4.1%、12.2%、13.7%,廣平縣、館陶縣、雞澤縣均增長12.1%,6個縣(區)增幅均超過全市平均水平(8.8%)。從貧困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看,水、電、路、訊、房等基礎設施和文化、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極大完善。

  精準防貧筑起貧困發生“截流閘”

  近年來,邯鄲市在持續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減少貧困存量的同時,率先在全國建立精準防貧機制,從源頭上建起了貧困發生的“截流閘”和“攔水壩”,有效控制了貧困增量。

  據邯鄲市扶貧辦政策法規處處長張向前介紹,2017年初,市委書記高宏志創造性地提出:“未貧要防”。目前,全市已經形成“基金救助、就業援助、社保兜底、專人幫扶”為主要內容的精準防貧機制。

  “精準防貧基金”重點關注返貧風險較高的脫貧戶和致貧風險較高的非建檔立卡低收入戶,聚焦因病、因學、因災三個致貧返貧突出因素,設定救助對象最高收入線和最低支出線,對符合條件的農戶實施醫療、教育、災害特別救助,防止他們因支出負擔過重而返貧或致貧。就業援助就是對防貧救助對象實施救助后,如果因病因殘等勞動能力減弱的,開發一些輕體力工作崗位安排就業,或安排公益性崗位就業,防止其因收入減少而致貧返貧。社保兜底把建檔立卡脫貧戶和非建檔立卡低收入戶中靠家庭供養的重殘、重病和無勞動能力的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四類人員”參照“單人戶”的標準全部納入農村低保,實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防貧。專人幫扶就是對防貧救助對象明確一個幫扶聯系人,針對防貧救助對象家庭“兩不愁三保障”情況,發現問題隨時幫助解決,確保現行國家標準下不產生新的貧困戶。

  2018年全面實施精準防貧以來,全市共救助2491戶2627.86萬元。其中,2018年救助1538戶1515.61萬元;今年以來救助953戶1112.25萬元。2018年全市返貧只有6戶20人,返貧人口比2016年降低99.1%,有18個縣(市、區)返貧人口均為零。

  2019年以來全市非貧戶沒有一戶致貧,脫貧戶沒有一戶返貧,市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李穎信心滿懷地說:“據預測,今年致貧返貧人口有望歸零。”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观看 | 亚洲A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香蕉看一线 | 亚洲片在线观看天堂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