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常雪平)10月18日18時20分,由市委、市政府主辦的電視直播問政欄目《邯鄲問政》第八期開播,市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紅光帶領有關負責同志走進直播間接受問政。省律師協會憲法委員會委員、市浩博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志軍擔任本場問政特約觀察員。
市建設局是指導和管理全市房屋和市政建設發展的工作部門,主要負責全市建筑業、房地產業的行業管理和監督指導,負責推進城鎮化和村鎮建設指導工作,同時承擔一些城市重點項目建設。對于各位問政代表對城市建設、發展和市建設局本身工作的意見、批評和建議,李紅光表示:“照單全收,認真整改,誠懇接受批評,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把群眾的煩心事變成順心事,讓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61條規定:“建筑工程竣工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然而,邯鄲市存在一些未經竣工驗收便交付使用的小區,對這種建筑市場違法行為,副調研員袁中英說,2017年至今,邯鄲市糾正未竣工驗收就交付使用的項目共四十九個,目前還有二十多個。下一步,還將針對此類項目進行排查,通過解疑工作,會同區縣幫助企業糾正未竣工驗收,長期沒有竣工備案,給老百姓造成不便的問題。同時,對違規行為加大查處力度。李紅光對此進行補充說,建筑市場不規范,存在著分包掛靠、出借資質等一系列問題,與建筑質量問題有密切關系。對此,市建設局高度重視,2019年2月,下發了《邯鄲市建筑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5月11日到25日,利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組織有關專家對全市324個項目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對存在安全隱患方面問題的項目,下發了停產整改通知書和處罰通知書,制作了違規處罰卷,移交城市綜合執法局進行處罰,并在邯鄲晚報和市建設局網站予以公布,向全市通報。按照工作安排,今年11月初,市建設局還將組織相關專家參與的檢查組,再對全市建筑市場不規范問題進行查處,同時,也歡迎廣大市民支持建設工作,積極舉報違規行為,舉報電話為3081234,建設局將嚴厲查處,嚴厲制裁。
百年建筑,終身負責。特約觀察員楊志軍認為,法律賦予了市建設局施工監管的事中監管職責,市建設局應高度重視事中監管,促進建筑業健康發展。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種起重設備,它是城市高度的體現,也是城市發展的見證。然而,一些已停工的建筑工地上生銹腐蝕的塔吊卻給市民帶來一定安全隱患。對此,李紅光表示,從今年3月起,市建設局就對全市停工3年以上復工無望的工地進行了排查,排查出82臺長期無人看管、無人施工的塔吊和起重設備,目前已拆除33臺,還有22臺可以繼續使用。剩下的27臺,由于種種原因還未拆除,下一步將加大拆除力度,如果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拆除不了,將在11月底之前強制拆除。同時,對于外掛的太陽能、外墻保溫板、玻璃幕墻等其他安全隱患,市建設局也進行了摸底排查、清理整頓。
問政現場,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還就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提出及調查短片曝光的開發商新建樓房未經許可擅自更改設計規劃圖紙、滏東大街北延斷頭路、市建設局如何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在轉變職能后如何減少環節更好方便群眾辦事等問題一一解答,聽取意見建議,表示將以此次電視問政為契機,切實查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真正做到找差距、抓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