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段晨曦 王丹月 岳利英)2019年,叢臺區認真開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動,不斷改革創新,增強市場主體的數量和活力。截至目前,該區市場主體新增5015戶,企業總量27545戶,市場主體總量為63412戶。
“這次來我們公司采購了許多品質優秀、種類豐富、價格公道的產品,極大提高了我們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感謝叢臺區政府精心組織轄區企業積極參會,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高端優秀的合作平臺。”市陽光超市有限公司經理霍雅欣對筆者說,近日,叢臺區區長王立偉率團赴上海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并組織了轄區22家商貿企業單位參加了此次進博會,精準的服務意識讓霍雅欣豎起了大拇指。
抓轉型,抓科技
該區成立了由區長任組長的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組織召開科技工作聯席會和科技重點工作部署會;加強與漢光、718所及高校院(所)校合作,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推動科技型企業裂變式增長、集群化發展,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67家;以產業新城為依托,主動對接浪潮大數據、西門子等高精尖企業,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努力實現叢臺“智造”的高點起步;依托紫山風景區、世界諺語小鎮、
桃李親子小鎮,發展科技型創意農業項目,推進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四個農業”建設,做強科農板塊。
據了解,叢臺區目前共擁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級2家、市級1家;建成省級眾創空間3家,市級眾創空間8家。該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引進專業運營團隊與域外優秀機構合作,進一步提升“一街三園”和科苑企業孵化器的運營水平,以邯鄲(浪潮)大數據產業基地項目為重點,加快引進智能制造、新材料、大數據等產業。隨著浪潮(邯鄲)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眾華知識產權、德普電力、益盟電子等企業陸續入駐叢臺,叢臺區初步形成了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模式。
抓宣傳,抓服務
如何讓外來企業詳細了解招商引資政策,又提高辦事效率?叢臺區采取了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創業政策及招商引資政策,為創新創業鋪路搭臺,將創新創業推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充分利用板報、宣傳條幅、電子滾動屏、集中學習研討和宣講。目前,該區組織大宣講114次,發放宣傳單1.5萬余份、宣傳冊7000余冊,懸掛宣傳條幅400余條,營造了濃厚的“雙創雙服”氛圍;舉辦“叢臺杯”創新創業大賽,對獲獎項目給予資金獎勵,宣傳叢臺創業政策、發展環境,成功吸引了3家優秀企業落戶叢臺。
11月1日,叢臺區人社局在創業街開展招聘活動。“這次我們招聘到了很多需要的人員,感覺非常滿意。希望以后有機會多多參與這樣的活動。”華之杰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經理只欣說。為了給企業提供更精準的服務,叢臺區陸續開展了形式靈活多樣的活動。該區組織多場招聘會,幫助入駐企業選拔優秀人才;組織企業上市專家培訓會及銀企對接會,為企業提供各類金融服務;開展科技創新培訓活動,組織科研院所對重點企業開展指導培訓,先后深入企業現場指導30余次,開辦技術培訓10場,企業參加培訓人數達300余人;建立大企業辦稅室綠色通道,為年納稅額在500萬以上的41戶企業提供零距離、一對一服務。
抓效能,抓制度
“微信掃一掃辦事流程全知曉”“刷一刷身份證可自助填單”“一窗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無論是企業還是群眾,都深切感受到了行政審批改革后辦事的便捷。
“今年,我們圍繞營商環境提升這個目標,全力做到審批效能有新提升、機制健全有新突破、服務環境有新改善。”據叢臺區行政審批局局長張雪飛介紹,圍繞效能建設,叢臺區重點解決行政審批前置中介服務機構價格不公開、透明度低等問題,特別是解決企業和中介服務機構信息不對稱問題。叢臺區在全省首創“網上+實體”的“中介超市”,實現中介服務由分散變統一、封閉變公開、壟斷變競爭、定價變競價、被動變主動的“五個轉變”。圍繞功能建設,叢臺區積極優化區級政務服務大廳,全力打造“智慧大廳”,投資40余萬元,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置了查詢機、自助復印機、自助填單機等設備。企業和群眾可自助辦理業務查詢、復印、自助填寫申報表格等各項政務服務事項。同時該區將高頻事項辦事指南“二維碼”和“微信公眾號”上傳到線上,實現了河北省政務服務網、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與大廳電子設備的互聯互通。圍繞制度建設,該區開通“企業110”專線,為項目審批提供政策咨詢、代辦幫辦等服務。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力度,全面排查不利于企業發展和不便于項目建設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王立偉表示,要努力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推動叢臺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