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謝國英)農村危房改造、棚戶區改造是社會關心、群眾關注的民心工程,更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內容之一。今年,邯鄲市委、市政府把農村危房改造、棚戶區改造列入全市20項民心工程和10項民生實事,強力推進實施。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233戶,2019年,全市共排查鑒定出2459戶農村危房,按照省要求改造任務于2020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截至目前,2459戶農村危房已全部完成改造,提前9個月完成任務。今年我市棚戶區改造任務已開工3180套,完成年度任務的106%;基本建成1050套,完成年度任務105%;兩項指標全部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近日,記者在涉縣河南店鎮會里村王同林家看到,新建的農家小院設計合理,里外收拾得也很干凈。今年51歲的王同林,身體不好,妹妹又是個盲人,家里還有年邁的老母親,今年鎮黨委政府對王同林家的危房進行了重建,還對院子進行硬化,一家人不用花錢就住進了新房。目前,包括王同林一家在內,涉縣納入今年危房改造的146戶貧困戶已全部入住新房。而自2009年實施危房改造至今,整個涉縣老區共有1.2萬貧困戶受益,圓了貧困家庭的“安居夢”。
自2018年以來,圍繞全市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實施精準脫貧,市建設局先后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危房改造實施辦法的通知》等制度,不斷加強對農村危房改造的實施過程進行規范,組織各縣(市、區)住建部門對縣級扶貧部門提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住房進行逐戶鑒定,達到安全住房標準的出具安全住房證明,達到修繕和重建的一律納入改造計劃。
自2018年11月開始,市建設局按照省住建廳制定的《農村住房簡易鑒定辦法》,組織各縣(市、區)對全市現有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以外的所有農戶住房情況進行鑒定排查。全市共排查了219個鄉鎮、5334個村、1742375戶,掌握了農村居住房屋的安全狀況,徹底摸清農村住房的底數,實現“應列盡列、應改盡改”的目標。
市建設局加強對各責任主體的檢查督導力度,研究并制定重點工作績效評價方法,實行月調度、季通報制度,發揮好市級督導作用,調動各縣(市、區)主動作為的積極性,確保各項重點任務順利實施。
在棚戶區改造中,市建設局作為棚戶區改造工作的主管部門,嚴格按照“四色”管理和“四干”要求,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協調聯動,有效促進了全市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實施。
政府主導,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棚戶區改造,我市與有實力、有誠信的企業合作,共同對項目進行開發改造。積極與財政部門對接,幫助區縣申請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解決項目資金問題。積極爭跑棚改專項補助資金和配套基礎設施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等政策性資金。積極和國開行、農發行對接,探索新的融資模式,用于項目推進實施。
多部門協調聯動,加快前期手續辦理進度。采取項目幫辦制,積極主動幫助區縣和業主單位加快手續跑辦;協調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審批部門,加快手續辦理進度。
加大對各縣(市、區)政府的督導力度,逐項目建立臺賬,實行“周調度、月督導、季評比、年考核”制度,采取消號的方式,加快項目推進,對態度不積極、工作不主動、完不成年度目標任務的縣(市、區),對主管部門主要領導進行約談,約談后依舊沒有進展的,由市政府對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進行問責。一系列措施的實施,確保了各項民心工程的按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