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8月,胡術合(左)與邯鄲消防隊員在山東壽光進行排澇救災。邯鄲消防 供圖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楊溪 通訊員李帥虎)胡術合:男,滿族,共產黨員,吉林省松原人,1986年4月出生,2009年6月入伍,歷任副中隊長、中隊長、政治指導員,現任邯鄲市消防救援支隊司令部戰訓科科長,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4次。
2009年,23歲的胡術合大學畢業。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選擇了一條更為“火熱”的道路——進入軍營。初入紅門,這位個頭高大的東北小伙還有點不太適應,遇到的第一道檻就是身體技能成績平平。沒有捷徑,不能速成,胡術合憑著一股子“虎勁兒”,別人練一遍,他就練三遍,汗水打濕了泥土,陽光曬紅了臉龐,靠著“勤”和“奮”,練就成血氣方剛的男子漢。
2010年,胡術合入選省總隊組建的優秀指戰員集訓隊,備戰全國鐵軍比武。他參賽的科目是救助技術綜合操,需要在高速跑動中快速穿越輪胎障礙,訓練中,身材高大的他遇到了穿越難題,影響了整體成績。胡術合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烈日下,他卸掉所有護具,光著膀子,反復練習,肩膀的傷口一次次崩開,血漬將輪胎染紅,同組隊員為他對自己的“狠”勁兒感染,大家重拾信心,刻苦訓練。經過10個月的超負荷訓練,胡術合不負眾望,從108人的集訓隊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了全國第一屆鐵軍大比武第十名的好成績。
成績來之不易,是堅強意志的磨練,是超體能的付出。比武結束后,胡術合查出雙腿半月板重度損傷、右肩習慣性脫臼。英雄流血不流淚,短暫休整后他又投入刻苦訓練中。在2012年全省指揮員大比武中,胡術合右手無名指和小拇指突然骨裂,導致高度腫脹,他忍著傷痛,克服困難,以超強毅力完成了比賽,并且奪得全省第四名的好成績。
刻苦的訓練和不服輸的精神,讓胡術合成了邯鄲消防的“比武專業戶”,也讓他成長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鐵教頭”。在邯鄲消防三中隊、館陶大隊、特勤二中隊任中隊主官時,他所在的單位包攬了每次支隊比武的冠軍。
作為邯鄲消防戰訓科科長,他的擔子更重了,積極組織落實總隊每月一考核的季度大比武,定期不定期召開練兵交流會、觀摩會,總結經驗,鼓勵大家。支隊組建技能比武集訓隊后,他主動請纓參加組訓。集訓場上,他第一個到、最后一個離開,在整個集訓的50天里,他沒有回過一次家。最終,在2018年度全省技能比武中,胡術合帶領的參賽隊取得精英組、普通中隊雙第一、團體總成績第一的優異成績;在2019年度比武中獲得體能第二名和技能第一名。
賽場上是位“硬鋼”選手,救援現場上,胡術合更顯英雄本色。2013年10月,館陶縣一餐廳發生火災,這間60平方米的餐館已被濃煙滾滾籠罩,見到消防隊員,店主著急地說,火災現場還有2個煤氣罐在燃燒。時任館陶中隊政治指導員的胡術合二話沒說,帶領指戰員沖進火場,終于在廚房的角落里發現兩個猛烈燃燒的煤氣罐。“讓我來!”胡術合抱起滾燙的煤氣罐就往外跑,往返兩次將兩個煤氣罐轉移到安全地帶,并迅速用濕棉被和水槍進行冷卻和關閥處理,火災撲救了,可他的手掌被燙出兩個大水泡。
“有人落水了,快來救人??!”
2014年10月的一天,休假的胡術合經過轄區公園時,忽然聽見有人在大喊。只見他來不及脫衣服,就一個猛子扎進了深水中。落水的是個小男孩,胡術合用力推男孩的臀部和后背,奮力將他托舉出水面。休假歸隊,胡術合一如繼往地工作,領導和同事都不知此事。幾天后,獲救男孩的父親經多方打聽,得知救命恩人是一名消防干部,懷著感激的心情寄來一封感謝信,胡術合救人的事才傳開。
2018年8月26日,受臺風“溫比亞”影響,山東省壽光遭遇洪災,在家休息的胡術合主動請戰參加排澇救災任務。邯鄲消防隊員緊急馳援,經過16個小時的顛簸抵達目的地,不顧一路勞頓、沒有片刻休息,他和隊友們就投入到一線搶險救援。排水現場環境復雜,排水區域水底情況不明,吸水泵遲遲無法準確下水,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他只身一躍,跳入了情況不明的污水之中。水深齊胸,水底污泥和腐蝕物不斷往上冒著汽泡,他忍著刺鼻的氣味,將吸水泵一點一點推到了合適的位置。由于水下垃圾過多,吸水口工作了一會兒就被雜物堵住,這時的胡術合又從“排污工”化身為“針線工”,與隊友一起找來紗網和針線,現場做起了“手工活”,一針一線縫制過濾網,牢牢地套在吸水泵上,吸水泵開始正常工作,這時他和隊友們一個個累得直不起腰。
夜幕下,連續在崗位上奮戰了40多個小時的胡術合和隊友們,打起手電筒,行走在村間小路上,吸水泵是否安全運行、3公里長的水袋線路是否有險情,一一巡查。此刻,咆哮的洪水在這些“鋼筋鐵骨”消防衛士面前變得溫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