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申彥斌章紅芳)12月11日,涉縣西戌中學和涉縣新華社暨邯鄲·陜北新華廣播電臺舊址舉辦首屆齊越文化節,師生們用動聽的語言講述紅色新聞文化故事、展現播音主持實力、展示大語文教育成果。
文化節分播音主持、紅色新聞文化故事講解和誦讀三項比賽,面向全校1300多名師生開展初賽。12月11日,在參加決賽的80多名選手中評選出播音金話筒獎16名,金牌講解員10名,優秀誦讀選手42名。并向學校“承志通訊社”“赤誠講解團”和“齊越播音社”80余名學生頒發了聘書。
齊越1946年畢業于西北大學俄語系,同年10月參加革命,在晉冀魯豫《人民日報》擔任編輯,1947年在涉縣西戌鎮擔任陜北新華廣播電臺播音員,是新中國第一位男播音員,與西戌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解放戰爭時期,許多重要的文稿新聞經齊越同志播出,鼓舞了人民的士氣,瓦解了敵人的斗志。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盛況,是他與丁一嵐一起向全世界現場直播的。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工作的幾十年漫長播音生涯中,他以特有的莊重、深沉的聲音感染了千百萬聽眾,許多人便是從他的播音中更深切地感受到《誰是最可愛的人》《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等名篇的魅力。
西戌鎮是全國著名的紅色新聞小鎮。西戌中學
充分依托當地紅色新聞舊址,以“承志求實、齊越未來”為校訓,形成了濃厚的紅色新聞文化氛圍。為紀念齊越等老一輩播音藝術家、發揚以“齊越精神”為代表的新中國播音事業的優良傳統,涉縣西戌中學從2019年起設立齊越文化節,與涉縣教體局實施的“大語文戰略”相融合,通過多種形式的課程、訓練和比賽提高師生的綜合素質,厚植愛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播下奮斗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