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5月13日,在管陶鄉杜家 村闖背渠山崖峭壁上,找到了緣毛太行花,他們高興地在峭壁前合影留念。
▲2014年2月19日管陶鄉萬谷城村風英溝,冰雪中顯蕾的緣毛太行花特寫。
▲2014年4月3日,管陶鄉朝陽溝(原列江)村申峧溝拍攝的初開的緣毛太行花。
▲2017年5月31日,青崖寨峭壁上,發現的生長海拔最高的緣毛太行花。
▲2014年4月3日,管陶鄉朝陽溝(原列江)村申峧溝拍攝的盛開的緣毛太行花。
2014年5月25日,管溝鄉萬谷城村東峧活的緣毛太行花種籽。
中原新聞網邯鄲(司建平)一朵花,一個團隊,成就了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故事,大家來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近日發行的全國生物科學類核心期刊、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生物學通訊》2019年第六期,封面選用了邯鄲市武安供電公司職工司建平拍攝的“緣毛太行花”的花期圖片,“緣毛太行花”又一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今天,我們就選取司建平12年積累的影像記錄中一部分內容,讓大家都來關注保護“緣毛太行花”,讓“緣毛太行花”在生物圈中維護生態平衡!
一朵花,一個團隊,成就了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朵花就是緣毛太行花,一個團隊就是武安市林業局的武德昌帶領有關人員,成就的是“青崖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據文獻記載,在地球上,武安是緣毛太行花的唯一分布地,植株數量稀少。她是植物從木本到草本相互進化的一個連接點,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和生態價值。
1980年,緣毛太行花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俞德浚和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朝鑾首先在武安發現并命名。1987年,在《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中被列為瀕危物種,并被定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此后的20多年,人們多次尋找該花未果。
武安市林業局副局長武德昌帶領有關人員,深入山區,走訪群眾,風餐露宿,爬山涉水,終于在2008年5月13日,于西部山區管陶鄉杜家村闖背渠,找到了緣毛太行花。此后繼續擴大尋找范圍,考察探索她的生境和生存狀況,完成了《緣毛太行花物候特征與資源分布》等論文并及時申報。
2012年1月24日,為了保護及蘊育緣毛太行花的生態環境,國務院批準設立“青崖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至此,她的種群及其生境得到了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