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王英 通訊員劉嘉)為迎接到來的夏季供水高峰,邯鄲市城管執法局自來水公司一支由安全管理科、東部水廠、通源公司等相關科室與單位共產黨員組建的電氣試驗隊伍,圓滿完成了對各水廠的高壓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工作,提前鑄就起堅固的夏季供水安全屏障。
為保障夏季電氣設備正常運轉和高峰供水安全,自來水公司組織提早謀劃、周密部署,按計劃分別對鐵西水廠、冀南新區水廠、三堤水廠、東部水廠開展電氣預防性試驗工作,對各水廠變壓器、高壓電容器、高壓配電柜和電纜等電氣設備進行預防性試驗,確保夏季用水高峰期間全市居民用水無憂,當好市民的“水管家”。
供水“領頭雁”——身先士卒撲下身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勤奮工作,勇于擔當。
電氣設備是供水生產線上的“心臟”環節,高峰用水即將來臨,強大的用電負荷不能影響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轉。面對時間安排緊、任務交付重等多種困難,三堤水廠廠長李海波挺身而出,勇于扛起這份責任,憑借著幾十年電工經驗,擔任檢測班組的“領頭雁”沖鋒陷陣,真抓實干,投入到這場硬仗中。自籌備之日起,他們就周密計劃,結合四座水廠不同情況,精心編制預試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安排人員培訓,提前進行危險點分析與預判,嚴守制度、規范操作,并落實現場安全防護,確保檢測期間的人員與設備安全。
“招之即來是態度,來之能戰是技術,戰之必勝是決心。”李海波用工作成果踐行著他的座右銘。
供水“急先鋒”——時刻沖在第一線
檢測班班長尹寧,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時刻沖鋒在一線,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接到這次命令,尹寧和組員們豁得出來,頂得上去,從白天忙碌到黑夜,馬不停蹄奔波于四個水廠間。在冀南新區水廠、羊角鋪水源地這樣的遠郊辦公環境,遠離市區,他們就住到廠區宿舍,節省下交通時間,為電氣設備“體檢”爭取更多的時間。三堤水廠到東部水廠之間,他騎著電動車從城市西南角跑到城市東北角,耗光了電量,曬黑了皮膚。到了廠區,顧不上擦干額頭的汗水,徑直走向配電室,帶領大家開始做試驗。沒有固定的工作廠區、下班時間、交通工具,維修時間緊,試驗任務重,一天下來常常是水都顧不上喝一口,就要開展下一項測試工作。為提高班組人員的安全防護意識,尹寧每次都在班前會上說起那“老一套”,“必須帶好安全帽,穿好防護服,切記要安全作業。”
早上不見日東方,晚歸常伴月西窗。尹寧穿著長袖防護服,在酷熱難耐的高壓配電室持續作業幾小時,背后的汗水早就打濕了衣裳。還是那副黑框眼鏡,鏡片下是專注的眼神;還是那個工具包,依舊滿載著師傅賦予的囑托;還是那個身影,終日往返在家與水廠之間……
供水“尖兵”——軍人退伍不褪色
檢測班成員杜魁軍,是一名出色的退伍軍人,也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杜魁軍是個不善言辭的人,總是一個人在配電室默默無聞地工作,目不斜視,手不慌亂,心中有數。每一天,他都用一絲不茍的精神試驗,認真記錄結果;每一次,他都耐心細致反復校對,保證數據精準無誤。這次被抽調進檢測班,他就用高標準要求著自己“既要速度更要質量,既要成果也要進程。不能因一時‘績’‘效’,降低標準、放寬要求。”
無論置身何處,杜魁軍從不因生活瑣事而羈絆,單位一個電話,就以最快速度抵達工作現場。在峰峰羊角鋪水源地做電氣設備檢修工作,已經連續十幾天沒回家的他,接到女兒的電話:“爸爸,最近你為什么就這么忙呀?我好想你啊!”聽著孩子天真的話語,他穩住情緒,把心酸咽進了肚里,安慰孩子:“爸爸也想你,可是爸爸正在做更有意義的事。”
電氣設備“體檢”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疑難雜癥”。檢測班在營業處院內排查供電設備安全隱患的時候,發現因年久失修,線桿上10千伏隔離開關瓷瓶碎裂。考慮到夏季高溫,營業處院內辦公用電負荷加大,再遇上夏日刮風下雨、雷電天氣,可能出現短路現象,極易造成安全事故。在供電公司工作人員的配合下,檢測班帶電作業,順利更換了新的隔離開關。當保護器合上的那一刻,大家舒了一口氣,任務圓滿完成。
關鍵時刻沖在前,以身作則敢為先。預防性試驗圓滿完成了,檢測班的同志們終于可以睡個踏實覺了。四座水廠,85臺高壓饋電柜,91臺電力電容器,50組避雷器,81條10千伏高壓電纜,155塊綜合保護儀等幾百個電氣設備,一臺臺精密的儀器,都得到全面、精準、系統的檢測;不合格的設備、用具得到及時更換;各類絕緣安全用具均通過耐壓試驗。公司制水電氣設備得到了全面“體檢”,為夏季高峰用水擰緊“安全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