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原創 > 正文

邯鄲便民市場提檔升級 百姓“菜籃子”越拎越舒心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王杰仁發布時間:2020-08-25 17:44:05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佘志娟)8月22日一大早,邯鄲市叢臺區展東標準化農貿市場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生鮮、熟食、糧油樣樣有,環境整潔、管理規范……市場重新開業后,來這兒買菜就跟逛超市一樣。”附近居民張娟拎著一兜子菜高興地說,這改造不改造就是不一樣。

  歷經數月改造提升的展東標準化農貿市場脫胎換骨、展露新顏——市場內水果、蔬菜、熟食、糧油等攤位一應俱全,還配有群眾休息室、雨傘、飲水機、公平秤等便民設施,大大改善了附近居民的購物環境。

  變化的不僅是展東標準化農貿市場。捧回“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后,邯鄲以“便民、利民、惠民”為出發點,以改善民生、促進消費為導向,通過改造和新建生鮮超市、菜市場和農貿市場,不斷提升便民市場服務質量和服務功能,營造便利消費環境,更好滿足居民消費需求,不斷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使政府“菜籃子”工程更加惠澤民生。

  破解“臟亂差”,便民市場展新顏

  新修的路面、古色古香的牌匾……走進邯鄲市光明便民菜市場,全新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正在買香菇的劉先生說,“以前,這個市場讓附近居民又愛又嫌,愛它的方便,嫌它的臟亂。因為離得近,他幾乎每天都會來這兒逛逛,市場地上時不時有爛菜葉子、污水,讓人很不舒服。”基礎設施差、環境維護難等問題一度成為市民對這里的直觀感受。如今,古色古香的風格、干凈整潔的環境,讓附近前來買菜的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

  光明便民菜市場改造升級只是近年來邯鄲加快推進便民市場升級改造和建設工作的一個縮影。

  便民市場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加快服務業發展和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載體。2018年以來,邯鄲把加快推進便民市場升級改造和建設列入重要民生工程。

  邯鄲商務部門在菜市場、農貿市場、直供直銷網點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斷建立完善以服務居住區生活為目的、以“買菜8分鐘”為目標,全力打造符合便利、整潔、規范化、不擾民要求的便民服務體系,讓老百姓的“菜籃子”更安全、更豐富、更輕快。截至目前,邯鄲商務部門共改造和新建便民市場67個。今年商務部門根據省《便民市場建設工程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和邯鄲便民市場建設工作實際,制定全市便民市場建設工程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目標任務、責任分工、建設標準和進度安排。通過成立工作專班,建立月報表制度,加強項目的督導,及時研究解決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有序推進。

  為確保集貿市場及周邊環境整治取得實效,邯鄲市場監管部門完善了市場內農藥殘留檢測、水產品交易、指示標牌、污水排放等設施配備,實現經營設施配備標準化;督促市場業主對破損的市場硬件設施進行重新粉刷維護,并制作公益廣告、牌匾、指示牌,設置分類垃圾箱;店面標牌整齊劃一、顏色協調一致、字體規范;經營器具和商品擺放整齊,無亂掛亂吊,無亂堆亂放,無攤外經營;對市場內的路面進行硬化;學雷鋒志愿服務站提供急救藥箱、老花鏡、針線盒、紙杯、熱水、雨傘等10余項便民服務。

  退市還路,打通城市微循環有人說,“小攤販不是你叫他們去哪里,他們就去哪里。他們扎堆的地方,都是群眾有需求的地方。”

  “早市在給周邊居民帶來方便的同時,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也確實擾民。”家住萬浩金百合東區的王女士直言,以前,路邊有早市,天蒙蒙亮,叫賣聲不斷,吵得她沒法睡覺。自打豐收路便民服務點開業以來,她這覺睡得也香了。

  據了解,為有效解決馬路市場的秩序混亂、衛生臟亂等問題,切實加快“退市還路”和“還路入室”步伐,切實達到“市場與市容并美、流通與交通并暢、發展與穩定并舉”整治目標,叢臺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同各鄉街安排執法力量,對轄區馬路市場進行了綜合治理。目前,展東路、朝陽路等馬路市場已經取締,路邊經營商戶已進入附近標準化便民市場。

  “隨著城市的發展,流動商販、馬路市場對城市容貌的影響和弊病日益凸顯,急需進行規范管理,建設一批便民市場。市城管執法局根據行業特點參與工程建設,提供土地和資金支持,對市場建設給予了大力幫助,有力地推動了便民市場建設順利開展。目前東環立交橋倉庫、北環立交橋倉庫、自來水倉庫、市政公司訓練場等6處都已建成高規格便民市場。

  創新思路,深挖潛力,有效破解市場建設難題。市城管執法局充分挖掘邊角地的利用價值,使閑置邊角地成為“金角銀邊”。目前,已建成水廠路西頭等便民市場。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經過與規劃、土地、商務等部門溝通協商,在一些待建工地、空閑地、空閑廠房中,精心挑選出若干可利用地塊建設便民市場。在建設補貼、強化市場外管理等優惠政策舉措的激勵下,北陳莊便民市場、南湖橋便民市場陸續建成。

  2018年以來,市城管執法局按照“嚴控新增、疏堵結合、拆建并舉、逐步拆除、平穩推進、全面取締”工作原則,堅持“成熟一個、拆除一個”,積極穩妥推進占道馬路市場拆除取締工作,東柳西街市場、貿東市場、血站路市場等存在10余年的老舊占道市場被取締,城市“毛細血管”被打通,區域交通擁堵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環境臟亂問題明顯改善,實現了還路于民,各歸其位,便民靚城。此外,在便民市場新建改建過程中,該局改變以往常規模式,將停車、綠化、公廁、游園等設施與便民

  市場統一規劃,建設集多種功能的城市一體化綜合服務體,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如支漳河南岸便民農貿市場占地面積2700余平方米,除建設門市攤位300余個外,還配建停車泊位120余個;渚河路市場建設130余個攤位和30余個商鋪,并配備垃圾處理、監控、消防、停車場、公廁等設施。目前,新建市場正在逐步推廣這種模式。

  下繡花功夫管理,為群眾貼心服務

  硬件環境提升后,新市場的管理變得更加重要。

  “現代農貿+智慧市場”是未來市場的發展趨勢。復興區“鄰里之間”生活資料綜合市場商圈黨支部書記劉國磊說,“鄰里之間”只聽名字就知道是要為居民創造一個輕松舒心的購物環境。

  “鄰里之間”市場由原塑料廠改造建成,總面積約6500平方米,現擁有50多個店鋪,100多個攤位,分為蔬菜區、水果區、肉食區、調料區、生鮮區等,入駐商戶大多是之前閑散在周邊的流動攤販。市場周邊有鐵路大院、紡織機械廠家屬院、制氧機廠家屬院等六七個居民區,居民萬余人。市場實行統一化管理后,已成立黨員先鋒工作站,分設助鄰會、安鄰會、睦鄰會,由居民和商家共同參與,圍繞百姓關心的“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閑”,打造集商業、文化、體育、衛生、教育等于一體的高品質居民中心,為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務。

  劉國磊說,讓消費者買得放心、逛得開心是他們最大的心愿。目前,入駐“鄰里之間”的商戶已全部錄入電腦系統,消費者可隨時查詢商戶的營業執照、健康證、食品經營許可證、菜品價格等信息。市場內每個商家的交易信息都會通過電腦傳至后臺,由市場管理辦公室統一留存,他們會通過后臺數據,了解哪些商品是暢銷商品,哪些是滯銷貨,從而為商家提供合理化建議。作為高端農貿市場,大家最關心的是商品價格問題,市場有專門管理人員負責每天早上查看邯鄲周邊蔬菜進貨價格,市場內銷售價格一旦虛高,管理人員會立即制止,居民也可隨時投訴。下一步,他們將實現農超對接,組織商家和農戶簽訂意向性協議書,由農戶直對市場,讓優質農產品以最優惠的價格進入市場。

  為確保市民“菜籃子”拎得越來越舒心,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會一如既往地嚴格市場準入、進貨查驗、規范管理、檢驗檢測等制度,全面加強食用農產品監管,規范市場銷售行為,督促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保證食用農產品銷售質量安全。

  便民市場的“蛻變”,體貼著民意,凝聚著民心。在硬件不斷提檔升級同時,市場日常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居民們的“菜籃子”拎得越來越舒心,幸福感獲得感得到不斷提升。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一区蜜芽 | 久久国产午夜视频影院 |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一级 | 亚洲天堂2021AV在线 | 日本丰满的少妇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第1页中文字幕在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