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原創 > 正文

園博會秀出綠美邯鄲新形象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王杰仁發布時間:2020-09-18 16:00:03

山水邯鄲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張紅軍)金秋九月,丹桂飄香。承載著綠色發展理念,凝聚著匠心情懷與文化傳承,9月16日上午10時,河北省第四屆(邯鄲)園林博覽會在邯鄲西湖畔盛大開幕。期許已久的園博園掀開美麗的面紗,以繁花簇景喜迎八方賓朋。

  一會卷起滿城春

  9月16日下午,園博園正式開園,售票大廳四個窗口前排起一條條長龍。在花團錦簇掩映下,伴著昂揚的迎賓樂,人們行走園區小道,滿眼山石疊翠、清波蕩漾、花草繁茂,曾經的工業廢棄地變成如今美不勝收的梯田、花海、碧水,不由得流連忘返。

  為迎接來自省內外的嘉賓,園內開幕式活動精彩紛呈。伴隨著優美、舒緩的旋律,太極愛好者列方陣表演太極功夫;旗袍愛好者邁著娉娉裊裊的步伐緩緩前行;200人組成的戰馬隊演繹“趙王出征”雄姿颯颯;精彩不斷的雜技表演、韻味十足的古樂彈奏、妙趣橫生的戲曲小品、長袖翩翩的趙風古舞……一路行一路看,表演引人入勝,美景目不暇接。

  “本屆園博會策劃了7類、共18項活動,內容涵蓋學術交流、園林展示、文化創意、商業洽談等多個方面。”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苑清民告訴記者,本屆園博會選址于邯鄲工業老區復興區,園博園設計建設團隊提出四大生態修復策略。在“芳草尋鶴”景觀節點,對原生態的濕地環境進行保護,增加坡塘和樹島,營造生物棲息的小環境;將渣土山打造為“清渠如許”山體景觀,并在山體上設置中水過濾系統;在“浮光攬月”景觀節點,打通干涸斷流的沁河,使其煥發往日風采;在“青山畫卷”景觀節點,利用原有堆積的礦渣進行部分換填,打造臺田花海……經過一年多的努力,122公頃的園博園核心區域內,全部被水系、綠地和園林景觀所覆蓋。10大景觀節點和13個城市展園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散落在邯鄲西湖之畔,鋪就城園一體的生態畫卷。

園博園噴泉景觀

園博園水系景觀

  一滴“翠色”迸發“千枝葉”。園博園建設,給邯鄲綠色轉型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近幾日,走過叢臺公園南門的市民都被這里由各種綠植花卉組成的植物墻所吸引,“二度梅”“胡服騎射”“相如引車避匿”等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呈現眼前。在邯鄲文化藝術中心廣場,此次園博會吉祥物“邯娃”“鄲妮”綠雕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拍照留念。這座立體花壇全長44米,高8米,共用了11個種類的花卉品種,并設置流水燈,營造出水面波光粼粼的動態視覺感,配合河水潺潺聲、鳥雀啾鳴聲音效手段,呈現出一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立體景觀畫卷。

  “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墻上花園’景觀效果突出,還不占地面面積,養護管理全部智能化,這在邯鄲尚屬首次。”市城管執法局園林局高級工程師王永松告訴記者,為營造“三季有花、四時有景、花開邯城”的城市園林景觀和“喜迎園博會、花滿邯鄲城”的熱烈氛圍,該局在市區文化藝術中心廣場、博物館廣場、高鐵東站廣場及重要區域路段打造一些造型各異、寓意吉祥的大型立體花壇,擺放大型立體綠雕3座、花球95個、智慧花器1352套,在邯鄲高速北口、邯武大橋、東環立交橋等路段,城區部分主要出入口立交高架、城市公共設施、居住區以及集中區塊進行針對性的立體綠化建設,擺放多組智慧花器,將城市裝扮得清新典雅、五彩斑斕,生機勃勃、喜氣盈盈。

  一園覽盡燕趙風情

  亭臺樓閣、山水田園、花草樹石、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天地一幅畫,錦繡園博園。沿著園區小路一路走,13個城市展園園林盛景依次展現,以不同地域園藝風情表達不同文化和情懷,傳遞著對綠色生態、自然精神的追求和理念,省內外嘉賓和游客一路行一路看,陶醉在精彩活動里,流連于如畫景色中。

  石家莊“燭華園”以“宮燈文化”為主題,展現了具有石家莊地域特色的宮燈文化;唐山“鳴鳳園”分為激情燃燒的火紅年代、動能轉換的綠色發展、環境友好的循環經濟3個區域,人們可感受這座百年工業城市如何實現破繭重生和歷史嬗變;承德“承賢園”無論是漫步居苑韶景區,還是烹茶洗硯區、澡雪心神區,都讓人感受到承德深厚的皇家園林文化;辛集展園分為北部亭廊院落和南部山水園林兩部分,讓游客了解孕育長安畫派的辛集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滄州園以詩經文化為線索,通過園林景觀營造與其意境契合的畫面,帶游人體驗獨具特色的滄州詩經畫境;保定展園以“紅色記憶”為設計主題,以冉莊地道戰為切入點進行設計,塑造具有“文化、生態、現代”的展園空間;定州展園將古樂元素充分融入新中式景觀風格中;邢臺展園又名為“筑夢園”展現邢臺自行車文化產業及綠色出行環保理念;廊坊園通過模擬“景觀綠道”、城市印象縮影,午后拾光景觀等景點,展現道法自然,園、景、人和諧統一的生態園林理念;張家口展園設計充分汲取了張家口地域文化“大境門、崇禮雪原、長城博物館、五色花甸”以及“2022冬奧舉辦城市”的精髓韻味,為山水園林注入了最美的張垣符號;秦皇島展園展現人文、休閑、花卉、康養旅游;衡水展園“儒鄉園”用景觀的手法展示真實的求學過程和教育的整體目標,從而達到“勸學”的目的。

  不同于其他展園,邯鄲園為一個開敞的園區,由上下兩層空間相互穿插打造而成。展園以開放式的園林博物館為主題,在著重體現了邯鄲千年文化歷史積淀的同時,又將當代園林中的新材料新技術加以展示。展園內以時間為線索,從上古女媧神話開始到1949年解放戰爭結束止,跨越千年將磁山文化、趙文化、建安文化、太極文化、紅色文化以主題園的形式加以展現。

  在邯鄲園中,一對姊妹帶著父親,推著輪椅上的老母親,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兩位女士姓王,50多歲,“報紙上、網絡中……每天都能看到園博園的消息,為了讓父母愉悅心情,我們就帶著父母來觀園。”而園博園也給了她們“意料中的驚喜”,“不出園就能看到全省各地的人文特色,園博園就是一座知識寶庫!”二人說。

  一次綠色轉型持續發展的探索

  登上園博園內清渠如許山頂環廊的觀景臺,腳下的梯田、花海、碧水一覽無余。遠眺四周,整個園博園美景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如果不告訴您,您絕對想象不到,腳下這片美景,之前是工業礦渣和建筑垃圾堆疊而成的“小山”,是當時環境問題最為嚴重的區域。為改變場地現狀,設計師采用生態修復策略,通過填埋封存礦渣,置換部分土壤,將城市廢棄中水引向山頂,并進行層層凈化等,最終達到景觀水系使用標準,營造出錯落有致、層巒疊嶂的景觀效果。

  曾經的散亂污聚集區,成為生態修復新樣板;曾經的城區形象短板,成為城市建設新名片;曾經的傳統工業區,成為綠色發展新引擎……邯鄲市把承辦省園博會作為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重要載體,對工業污染地區實施生態修復,有效帶動周邊村莊和區域發展,使城市西部區域在轉型之路上實現華麗轉身。

  秉承“生態修復”理念,邯鄲對“散亂污”企業聚集地進行改造利用,對場地渣土進行利用換填,對斷流沁河引流蓄水,特別是礦坑公園化腐朽為神奇,將人工采石場遺跡改造成為下沉式花園;秉承“鄉村振興”理念,開展周邊環境整治和村莊包裝改造,謀劃文旅項目,帶動旅游產業和周邊鄉村發展振興;秉承“文化傳承”理念,設計工業遺址園,留好工業記憶,建設邯鄲園、成語園和澗溝陳展館,展示邯鄲深厚文化;秉承“智慧園博”理念,園區內實現5G網絡全覆蓋,設置人工智能設備滿足群眾旅游觀光需求,讓大家在美麗的古城邯鄲探尋園林藝術的無限魅力,感受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共享生態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

  和園博園同時在變的還有周邊的環境和村莊。在園博園南入口旁,坐落著一個特種鋼材鑄造廠,多年前在邯鄲去產能、調結構的大背景下已經關停,成為這座鋼城歷史記憶的一個縮影。如今,這里變成了“1957藝術創意園”。該園在保護和展現鋼廠原始面貌的基礎上,打造成鋼鐵文化+研學基地+休閑旅游綜合園區。特鋼廠現場設計師肖忠明介紹,“我們希望通過對老鋼廠遺址的改造,賦予空間新的生命,使之從廢棄狀態重新復活,融入園博園整體中,進入都市生活。”

  同期舉行的河北省第三屆城市規劃設計大賽對搬遷后的邯鋼片區進行規劃。“健康宜居與城市可持續發展”風景園林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上,眾多院士、國際組織領導、國際大師及國內外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就文化景觀與城市發展、公園與城市生活、景觀有機與現代人居環境等方面進行交流研討,必將有力促進邯鄲人居環境改善和城市品位提升,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一場盛會不僅僅是把昔日工業污染地區,打造成為生態秀麗的自然美景,帶動邯西生態示范區建設,也將為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探索出一條有益經驗。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一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色爱区综合激月婷婷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性 | 亚洲中文字永久幕乱码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