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通訊員王德峰 郭海民 郭軍芳)5月初,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車防松螺母魏縣項目完成首批樣件提交并通過驗收;5月28日,實現首批供應鐵路貨車用M20、M22、M24防松螺母和螺栓4200只;6月份,共計30萬只M20、M22、M24貨車用防松螺母和螺栓開始生產……
在國務院國資委的精準幫扶下,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中國中車集團,在魏縣開啟了央企與民企合作新篇章。
魏縣迎來“國字號”
魏縣是國務院國資委對口幫扶單位。5年多來,國務院國資委主要領導先后6次到魏縣進行實地調研,與魏縣縣委、縣政府一道量貧裁衣,精準施策,幫助魏縣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9年2月23日,魏縣組建了由縣委書記、政府縣長和國資委掛職魏縣副縣長任組長,縣政府辦、經濟開發區、產業招商中心和陸星集團等部門和企業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中車項目對接小組,研究分析縣域企業增資擴股和擴容增產需求,連夜組織有關企業提交產業發展規劃和合作意向書,迅速與中國中車集團高層建立起溝通對話機制。洽談過程中,中車集團董事長劉化龍曾多次表示,中車在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中,要扮演好政治責任的擔當者、扶貧成果的鞏固者、經濟發展的支持者、全面小康的推動者四種角色。
很快,2019年2月28日,由中車通用機電事業部牽頭,中車旗下中車環境公司、中車時代電動公司、中車戚墅堰所鐵馬公司、中車株洲所公司參與的專項工作組赴魏縣進行項目考察調研。中車扶貧工作組針對魏縣以先進裝備制造、木材優化深加工、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為主的三大產業和以藥用玻璃制造、高端農機制造、高端精密緊固件制造、特種車輛制造為主的四大特色制造,進行了深入調研走訪。在魏縣高科技企業孵化園、聚銀電鍍污水處理中心、臺資裝備制造園、陸星集團、河北艾斯特瑞亞、宗申戈梅利等園區企業,中車扶貧工作組同志對魏縣經濟的快速發展留下深刻印象。
“中國中車作為中央企業,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國資委扶貧要求,迅速行動、勇挑重任,一定盡最大努力支持魏縣發展,助力魏縣脫貧攻堅。”中國中車扶貧工作組的表態斬釘截鐵。
中國中車防松螺母魏縣項目市場前景看好,像魏縣的新能源汽車部件采購項目、農村污水處理項目、污水處理的危廢處置項目等,也有不小的市場需求。
裝備制造產業添新丁
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魏縣,確立的“產業全覆蓋、就業全保障”目標,彰顯了縣委、縣政府全力以赴快脫貧、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中車集團扶貧工作組在魏縣調研期間,魏縣根據自身產業實際和中車的技術資源優勢,制定了幾個不同合作方案和項目合作計劃書,供中車扶貧調研組調研時有針對性地考察和選擇。一系列項目其計劃之詳實、籌備之認真,對縣域產業發展的期盼之熱切,深深打動了中車調研組一行。
作為魏縣裝備制造產業龍頭企業,河北陸星集團具有較強地方代表性。9月1日,集團董事長孫金亮談起與中國中車集團的合作,對企業未來發展充滿了希望。這家成立于2014年3月的裝備制造業企業,主要從事專用汽車制造、電站專用設備制造、車載設備改裝、汽車輪轂制造等生產。在對接調研過程中,中國中車的責任擔當、河北魏縣的發展愿望、陸星集團的成長意識,共同促成中國中車防松螺母魏縣項目的“誕生”。
“河北陸星集團對標中車重工項目,防松螺母項目最終成為敲定的合作項目。”曾多次參與項目洽談的魏縣縣委書記樊中青說,防松螺母2019年剛剛從鐵總的監造序列中移除,無繁瑣的認證程序;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廣泛應用到其他領域;專為“高速重載”研發,技術穩定,市場廣闊。做為項目的合作承接企業,陸星集團著眼“中車”央字頭招牌、國家金名片和國有資本優勢,立足企業在產品研發制造、經營管理的長遠發展,積極行動,迅速推進項目實施。
2019年3月1日,魏縣與中國中車集團共同組建防松螺母項目推進小組。為承接好中國中車防松螺母項目,在縣委、縣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河北陸星集團按照中車重工對防松螺母生產項目的要求,一個月內完成投資50萬元對廠房進行標準化改造,投資100萬元購買雙軸自動化螺母檢測設備3套,投資70萬元采購防松螺母生產材料,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高質量滿足了防松螺母在魏縣生產的所有要素條件。
“中國中車集團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的擔當,魏縣搶抓機遇強圖發展的作為和陸星集團放眼企業長遠的遠見,三者相輔相成,凝聚了中國中車防松螺母魏縣項目迅速落地的強大合力。”魏縣政府代縣長高巍說。
開啟項目成長快車道
中國中車和魏縣的合作探索,開創了一條“三步走、三融合、三培育”的推動項目成長快車道。
“三步走”確保快速投產達效。一是保姆式幫扶。防松螺母產品采用北京中車重工提供全套生產設備,全過程技術指導與培訓,使防松螺母魏縣項目快速形成完整的生產能力。二是教練式領走。具備生產能力后,由中車通過技術聯合研發、市場共享、人員培訓等途徑,幫助陸星成為從研發、生產、銷售到服務為一體的科技型公司。三是獨立式領跑,致力將項目打造成為防松緊固件領域的行業冠軍,發揮企業的社會責任,助力魏縣高質量發展。
“三融合”引進央企發展精髓。一是產業融合促效益。防松螺母作為中高端緊固件的代表,制造過程囊括冶金、鍛造、機加、熱處理等工序,與魏縣冶金、機加工、表面處理、機械制造產業相融合,拉動上游產業鏈,放大項目效益。二是技術融合促升級。陸星集團是魏縣工業化進程中的企業代表,具備機加工、焊接、裝配等系列生產能力,但技術能力偏弱,自主研發能力不足。由中車集團通過人才共建、人才共享,幫助陸星組建研發團隊,培養創新能力。目前雙方聯合研發的汽車車橋專用螺母樣件已通過機科院的橫向振動測試。三是文化融合樹典范。北京中車重工在生產、質量、營銷等領域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積淀,陸星集團是一個年輕的企業,有生機、有活力、有激情,二者文化和理念有機結合,打造更具時代活力、地域特色的央企與民企合作的典范。
“三培育”引領可持續發展。一是培育高技能人才。人才是企業造血生肌的不竭動力。中車通過指導培訓、人才共建、聯合研發等途徑幫助陸星進行人才梯隊建設,努力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換。二是培育防松緊固件行業的隱形冠軍。依托魏縣毗鄰中國緊固件之都永年和自身高端緊固件制造基礎,注入中車科技研發、市場資源優勢,開展高端產品研發,與永年形成差異化發展,建設“中國螺絲小鎮”,努力成為防松緊固件行業隱形冠軍。三是培育央企民企文化融合的典范。實施中車黨建“金名片”建設,打造“黨建+扶貧”品牌,實現黨建、扶貧雙促進,充分調動兩種體制的優勢資源,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典范。
按照項目發展規劃,到2025年,項目投資將達到1.36億元,年生產能力1.47億件,年產值6.58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2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