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媽在本村的青磚瓦廠打工掙零花錢。
民村呂建英在網上接單。
村民呂嶺坡向客戶介紹青磚產品。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張紅軍 通訊員趙明)日前,在阿里研究院公布的2020年淘寶鎮、淘寶村名單中,邯鄲6鎮、10村成為淘寶鎮、淘寶村。這些淘寶村鎮帶動了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在走向小康生活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記者將深入走訪這些淘寶村鎮,感受新時期村民幸福生活的點點滴滴。
“叮咚”一響黃金萬兩
“孫子孫女都上學了,我也閑著沒事干,抽空就來廠子打個零活兒,工作也不累,一天還能掙70元,不用出遠門就把錢掙了。年輕人比我掙得更多,我們這里的吃喝住行樣樣不比城里差。”邯鄲市永年區曲陌鄉呂七方村60多歲的呂大媽一邊忙著用草繩給磚雕產品打包,一邊高興地說道。
呂七方村,這個因生產青磚、青瓦等傳統古建筑材料而成為“網紅打卡地”的小村莊,在傳承中式建筑藝術的同時,與新式科技緊密融合,將不起眼的磚瓦賣到了全國各地,帶動了4個鄉鎮、近2萬人致富奔小康。
秋分剛過,小雨淅瀝,驅車行駛在永年區曲陌鄉,道路兩邊古建、磚雕、青磚、青瓦、園林設計等大字招牌吸引記者眼球。放眼望去,一方方雕刻著招財進寶、鯉魚躍龍門、松鶴延年、梅蘭竹菊等精美圖案的青磚、青瓦躍入眼簾;鄉村道路上載滿貨物的大車奔跑不停,青磚砌的村街文化墻傳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仿佛走入了青色世界,卻又透漏出新時代的幸福之聲。
“古建材料主要分為青磚、青瓦兩大類,再細分就有磚雕、斗拱、立瓦、琉璃瓦等數百種系列材料,主要是用在打造四合院、仿古商業街、景區建設、文化修繕等方面。近幾年,銷售趨勢每年大概能遞增20%,其中網銷增長趨勢明顯。”邯鄲市永年區古建協會會長呂建光介紹說:“我們這里大街上停放的寶馬、奔馳,不夸張地說,不少是干網銷買的,存款7位數都不是稀罕事。”
“現在是‘叮咚一響,黃金萬兩’呀。自從去年2月從裝修隊轉行干上了古建網銷,掙錢都覺得輕松了。以前在裝修隊每天灰頭土臉不說,下班累到倒頭就睡,現在是一部手機走天下。”河北鑫生源仿古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呂建英一邊拿著手機通過淘寶跟客戶聊天,一邊通過千牛(淘寶企業用戶后臺)查看產品數據,“現在是心情好了,人也精神了,也能幫忙照應家里,沒事開車帶著家人出去轉轉,一年咋也得輕松掙十幾萬元。現在國內疫情趨緩,訂單已經開始承接了,接下來好好干,小康生活實現了,還得奔著富裕生活使勁。”
在呂七方村,像呂建英這樣投身做古建材料銷售的不在少數,河北唐德燒結瓦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嶺坡大學畢業后在北京拼搏一段時期,想到了老家的古建產業,便觸網干銷售,七八年時間從一個人單打獨斗,到網銷人員4位;訂單從一筆筆快遞小訂單,到100公斤以內德邦快遞再到整車配送,實現了年銷售額六七百萬,搖身變成了老板。“網銷最大的優勢就是無界限,人人都能看到,只要產品好,就不愁銷路。下一步我打算開拓外貿市場,讓永年青磚瓦走向世界。”
據永年區古建協會會長呂建光介紹,目前僅呂七方村注冊古建材料銷售網店就多達400多戶。去年,全區的古建材料銷售人員達25000余人,其中網絡銷人員18000余人,實體200多家,古建產品工藝制作廠家70余家,年交易額近3億元。此外,全區約15000人次在外從事古建施工,年收入近4億元。“這一方不起眼的青瓦磚也是個大產業呢。”呂建光說。
古建歷史長產業鏈條豐
永年古建歷史悠久,最早發源于呂七方、喬七方、尚古等為中心的東部地區,曾參與故宮博物館、清華大學、山東水滸好漢城、黎侯古城等眾多古建筑修復、保護工程以及仿古建筑,曾獲得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的贊譽。小小磚瓦帶動大北汪、講武、曲陌、東楊莊4個鄉鎮50多個村莊,2萬人直接參與生產經營、加工,在外承攬古建工程、彩繪雕塑的較大施工隊伍達300多支。
“中式建筑藝術魅力無窮,蓋房就得用磚瓦,所以干這個錯不了。”70多歲的村民呂志泉說道,他是最早一批干磚窯、古建的,也是村里置房買車的第一人。“以前我們都是騎著自行車去推銷,忙起來打招呼的時間都沒有。如今有了智能手機,收訂單、制作、物流分工更細致,效率又高,又省心,真是趕上了好時代。”
“古建承載著咱中國的文化,從建筑材料就能看到它所屬的朝代,咱就說磚雕,大概需要制模、配料、打磨、加工、上色等步驟,其中制造一個60×120mm的硅膠模具就得2000多元,現在有了機制圖案,省了不少人工,去年,我材料銷售加工程施工達到500萬元。”干了十多年標準件的呂永芳,涉足了古建材料行業后欣喜不已。“再說砌磚,一般土建碼一塊磚給2毛,這青磚就得1.5元,因為它也是個精密手藝活兒。前幾年,河北鋪裝卸標準件工人一天給80元的時候我們這個裝卸工達到120元了,到現在技工一天至少掙400元。”說起如今的幸福生活,他滿臉笑容,“俺家小轎車可不止一輛”。
“目前,我們村除了進入園區的生產企業,雕花彩繪師傅有近百人,這些人可都是寶貝,每天接貨都得預約。小物流有20多輛輕卡車,將下單的貨物運送到物流中心發送到全國各地。”呂建光說:“目前村里近380戶,幾乎家家從事著跟古建相關的行業,生產、銷售、建筑隊、技工、物流……可以說是古建材料一條龍服務體系在俺村全了。”言語中,透露出呂建光滿滿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寫滿對古建行業的期待。
“下一步,我們將致力于更好地規范、提升古建行業,做好行業產品質量檢測以及售后維護等,讓古建行業搭上鄉村振興和全域旅游的東風,通過互聯網走向全世界,將永年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古建材料集散基地。”呂建光說道。
抱緊這塊“磚”全民奔小康
搭上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快車,呂七方村的古建生意日益紅火,也讓它一舉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淘寶村”。
淘寶村入選標準要求是經營場所在農村地區,以行政村為單元,電子商務年銷售額達到1000萬元;本村活躍網店數量達到100家,或活躍網店數量達到當地家庭戶數的10%。“開網店、干網銷在俺村可不是啥新鮮事,被評為淘寶村也是理所當然。”今年50多歲的村支書呂為生說。前幾年,他還擔心村里窯廠都拆了,百姓無事可做,誰知道互聯網一下帶活了經濟。“小年輕們都開上了網店了,住高樓、開名車,孩子上學都想著送到市里。前年,村里小區單元樓剛開始建就被搶購一空。這些變化是真真的看在眼里呀,老百姓錢包鼓起來了,生活幸福指數那是杠杠的。”
村民呂大媽笑道:“現在的生活真是比蜜甜,衣食住行啥也不愁,我都用智能手機給俺孫子視頻通話了。沒事聽聽戲、干干農活、收拾收拾院子,住在俺村給個別墅也不換。”
呂為生告訴記者,目前該村人均年收入超6000元,不算多,但人人有事干,民風淳樸。村里的20畝生姜今年大豐收,下一步準備擴大種植規模,豐富高附加值農作物品種,再建幾個特色采摘大棚,也走走農業觀光旅游路,徹底消滅古建的淡季(冬季),真正做到產業豐、百姓富、村莊美、奔小康。
今年以來,邯鄲全面推進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全覆蓋,據統計,1-7月份全市農村網絡零售額25.66億元,同比增長25.48%。永年區商務局局長王虎剛表示,為適應“互聯網+”趨勢,該區在不斷實施工業強基工程的基礎上,不斷對產業體系結構進行優化,做好產業內的規范提升和培訓工作,隨著冀南快遞物流園和冀南電商產業園的投入以及線上購物節、電商扶貧等特色活動開展,真正為企業節約成本、順暢產業鏈、打通物流網絡、創優環境,真正讓電商走進百姓家,進一步提升村民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