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甲琦在進行網上銷售。
韓高莊村舉辦電商培訓班的場景。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邢建偉)館陶縣壽山寺鄉韓高莊村曾經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貧困村,近幾年來,隨著村子里大力發展培訓電商致富新模式,不少有文化基礎的村民紛紛加入到電商致富的時代浪潮中,金銀花、藤編童車、小米、黑豆、黃豆等當地的土特產品隨著網絡銷路的打開而得到發展,不僅帶動了村民的就業、創收和致富,還使得韓高莊村在2018年成功實現脫貧摘帽。2020年,在電商產業發展中日漸嶄露頭角的韓高莊村,又正式被阿里巴巴集團評選為邯鄲市十個淘寶村之一。
用當地特產藤車到網上淘金的90后
“從2012年最初回到家鄉,開始摸索著在網上銷售一些生活用品,到如今網絡銷售產于當地的手工兒童藤車,我真的是網絡‘淘金’的切實受益者。今年夏天旺季時的單日最高銷售額已突破兩萬元。”在韓高莊村電商劉甲琦的工作間,這位90后的大學生創業者自豪地向記者介紹。
生于1991年的劉甲琦曾在廊坊讀大學,但他并非電子商務專業出身,學的是工科專業——數控車床。畢業后,在廊坊工作3年,2012年,他回到了館陶縣老家。當時,淘寶等網絡銷售產業方興未艾,閑在家中的劉甲琦發現了網絡上的商機,便琢磨著在網上開網店。最初,他從浙江沿海等地引進了取暖“小太陽”等生活物品,放到網店中賣,“當初,淘寶里的商家較少,競爭也小,生意比較好做,不像現在,網絡競爭日趨激烈。當時,有個東西賣著,就有一筆收入,就能顧住自己的生活。”劉甲琦講述道。
“最初,做電商的我沒有經驗和資金,賣小太陽的小網店僅是我和家人一起干的‘夫妻店’,從進貨到包裝到郵寄都是自己一手干起。自從2015年轉型干手編兒童藤車開始,我們的網店銷售規模逐漸發展,現在有了6、7個人的工作團隊。
(上接一版)我們還積極準備入駐‘天貓’,從經驗和實力上進步了一些。”劉甲琦介紹,2015年時,阿里巴巴推出的農村淘寶項目進入館陶縣城,帶動農民從事電商行業。劉甲琦積極加入了這個項目,同時,由于小生活用品銷售前景有限,他開始為自家的網店物色更新更好的產品。就在同年夏天,劉甲琦偶然在村子里認識了做手工編制藤車的老人,這讓他突然靈光閃現:“手工藤車是我們當地的特產,這不正是適合批量發到網上銷售的好產品嘛!”定了就干,劉甲琦馬上著手,從銷售“小太陽”轉型銷售手工兒童藤車。
2016年初,韓高莊村成立了電商培訓基地,旨在拉動村民做電商增收。劉甲琦和不少村民報名上了培訓班,而且一學就堅持了好幾期。這期間,他對網絡電商行業的認識和相關從業技能都有了較大飛躍,兒童藤車在網上的銷售量也越來越大。2018年,劉甲琦網店的兒童藤車年銷售額超過百萬元,他個人被館陶縣商務局評為“2017至2018年度電商創業先進個人”。記者獲悉,2020年截至目前,劉甲琦網店兒童藤車的銷售額已經突破300萬元。
“隨著電商從業者數量不斷攀升,2018年后,網絡電商的競爭較以前明顯激烈了,如今,只有推銷有技巧、商品有特色、物流有(價格)優勢的電商才能在網銷競爭中活得好。”劉甲琦說,近幾年,隨著生意發展,他對電商的學習和研究在不斷加深。與此同時,他也通過收購村民們編制的兒童藤車,帶動了村里一、二十位老年婦女實現創收。
“隨著銷路、銷量的擴大和提升,我的手編兒童藤車造型改進得更好,最近,我還成功為童車申請了‘暖森’品牌,準備入駐‘天貓’開家新網店。盡管入駐費比較高,但其客流量更大,更有優勢!”劉甲琦自信地說,今后,他打算在發展中招兵買馬,開展有策劃的規模性網銷,打造一個理念更先進、運營更規范、更有效率的電商團隊。
率先種植金銀花走向致富路的60后
今年59歲的韓高莊村村民韓洪民是一名在從事電商中獲益的致富先進,他率先在村子里種植了藥材類經濟作物金銀花,又在2016年,村里舉辦電商培訓基地之初,參加了電商培訓班課程。如今,他是村里最大的金銀花種植戶,種植金銀花12畝,每畝地每年凈收入在1.6萬元左右。韓洪民說,2021年,他打算再投資擴種5畝地,專門進行金銀花種植。
“2016年以前,俺家田地里主要種麥子、谷子,也種金銀花,只有4畝多地。可那時不懂網銷,賣給采購商的價格比網上直接銷售的價格低很多。入駐淘寶了,我們才迎來了掙錢的機會。”韓洪民對記者講,以前,他賣金銀花要專門去山東臨沂的藥材批發市場找采購商洽談,不僅洽談的價格比從網上直銷低得多,還要搭上時間、精力和路費。2016年,村里開辦了電商培訓班,韓洪民第一批參加了電商培訓,就是這次培訓,為他的致富創業之路打開了一扇窗戶。
通過上培訓班,韓洪民掌握了淘寶注冊、銷售的全部技術,經過網絡初次試水,他的信心和希望同時從心中涌現。2017年初,看出致富商機的他果斷地從親戚家又租種了4畝地,并把自家的農作物大部分改種了金銀花,與此同時,他在淘寶的銷售途徑也成功建立起來。經此這番努力,韓洪民的金銀花種植面積一躍達到12畝,當年,他便實現了每畝地凈賺1.5萬余元的高收入,成為村民眼中的致富榜樣。
為讓自家的金銀花產品品質好、售價高,2016年,韓洪民又花1.5萬元在河南鄭州購進了專門的烘干機,對自家和鄰里產出的金銀花進行烘干后銷售。這一舉動,令韓高莊的金銀花產品在線上及線下頗受歡迎,贏得了更多關系穩定的忠實客戶。
“現在韓高莊村的金銀花種
植產業已初具規模了,村子里如今和我一樣在從事金銀花種植并同步進行網絡銷售的有20余戶,全村的金銀花種植面積已達60多畝。”韓洪民說。此外,他和記者講,在金銀花收獲的農忙時節,由于采摘時節短且緊迫,他需要雇傭二、三十名勞動力幫他下田搶收金銀花。這個活兒上點年紀的農村婦女也能干,她們每天可以掙到70元,從而還間接帶動了村里村民增收。
隨著金銀花種植面積的進一步擴大和銷路的拓展,韓洪民對自己的網絡銷售也做出了更長遠的設想,“今后,金銀花的產量肯定只增不會減,同時,嚴把質量關,進一步提升生產、加工環節的技術水平,保證自己銷售的產品物美價廉,具備市場競爭力。將來,打算申請創立自己的品牌,讓俺們村的金銀花在市場銷售中叫得更響,從而帶動更多的人增收致富。”韓洪民對記者說。
從電商培訓基地邁上致富路的韓高莊
就在幾年前,韓高莊村還是館陶縣一個規模不大的貧困村,正是近兩年,韓高莊村及時地搭乘上電商興起的商業浪潮,才邁向了致富路。故事要從2016年館陶縣商務局駐村工作組到韓高莊村對口幫扶說起,村支書韓廣恩告訴記者,2016年3月,在縣商務局工作組成員的幫助協調下,韓高莊村在全縣率先建成了“電商培訓基地”,旨在打造淘寶村,帶領村民從網絡上淘金、致富。培訓基地成立后,曾連續義務舉辦了18期電商培訓班,每周六、日兩天上課,一期培訓班為期一個月,有學習意愿的村民均可到基地報名聽課。最初的老師也是商務局工作人員從縣城請來的資深電商老師,講的都是電商實踐的“干貨”。
經過連續一年半的義務培訓,韓高莊村累計有百余人陸續開始了淘寶電商的網銷試水,截至目前,有24戶家庭在電商產業中堅持下來,成功地打開了韓高莊村大部分農副產品的銷路,如小米、黃豆、黑豆、金銀花等等。“尤其是金銀花種植,原來村里開展電商培訓前,只有不到30畝,目前已經擴種到60多畝,增加了一半多,另外,通過線上銷售后,金銀花每畝每年能凈收入1.5至1.6萬元,還帶動了一、二百名村民進行相關的種植、加工,給原來的一些貧困村民也帶來創收的機會。”韓廣恩介紹道。
近兩年,該村領導班子又兩赴南方考察,從浙江沿海一帶引進了兒童玩具、手套、襪子等純手工加工的生活品生產項目,投資小、收益快,旨在帶動村里年齡偏大的剩余勞動力投入力所能及的生產,從而為各自的家庭創收發揮一份能量。目前,部分引入的小商品項目投入生產,并同步從淘寶等網絡平臺找到了銷路。
2020年,在館陶縣商務局的配合協助下,韓高莊村又成功協調資金100萬元,在村里建成了扶貧微工廠,主要生產芝麻、香油、芝麻醬等農副食品,微工廠于今年7月投產,一舉解決了村里60%剩余貧困戶的創收生計問題。同時,該廠50%的產品均實現通過網絡平臺銷售,電商平臺的大幅度應用猶如為該村加快致富的步伐裝上了引擎。
如今,由電商及相關配套產業所拉動的就業人數已占了全村近1/3,韓廣恩表示,下一步,村里計劃帶領村民在加強現有電商發展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適合村民的經濟項目,在線上、線下實施同步突圍突破,一方面帶領全村村民向更富裕的幸福小康生活奔跑,一方面緊緊拉住剛實現脫貧的部分落后家庭,多舉措、謀發展,嚴堵個別家庭再度返貧的可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