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溢泉湖濕地公園
全域旅游圖卷徐徐展開
中國唯一北朝考古博物館
古色古香磁州水墨園
太行山紅葉醉游人
開河馬頭流光溢彩
棲息越冬的大雁如約而至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董建華 齊雄 沃倩倩)揮別了春綠夏熾秋柔的季節,專屬磁縣初冬的風韻如約而至,行走在磁縣的每一個角落都能遇見驚喜。
初冬天回暖,猶似春時境。初冬的磁縣美景從一片片簡單的落葉開始,如意湖生態濕地公園里的黃金槐、銀杏樹已披上了金燦燦的“黃金甲”,每每風過樹葉簌簌飄落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濕地公園內晨練的市民邁著輕松的步伐,徜徉在初冬的暖陽下。“之前冬天都不出門,沒有地方可以去,你看現在,公園的景色多好,春有春的美麗,冬有冬的韻味。”在這里晨練的趙女士笑著說。
漫步滏陽河邊,靜聽一曲非遺懷調。當“噠噠噠”的敲擊聲響起,大幕張開,渾厚的唱腔連綿不絕,時而蒼勁豪放,悲壯激昂,時而明快又透出婉轉和嫵媚,曲終仍讓人意猶未盡。走在橫跨兩岸的彩虹橋,看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擺個優雅的姿勢在橋頭拍張照片,愜意無限!如果說白天的游歷是精讀滏陽水韻的生態詩篇,那么,晚上的體驗就是一窺磁縣夜經濟的高光。夜晚華燈上,五光十色,暢游開河馬頭,嘗一碗地道的磁州涼皮,看霓虹燈下的嫵媚燦爛,會發出由衷地感嘆:不愧是邯鄲地區的網紅打卡地——開河馬頭!
孩童在廊道上嬉戲,白鷺在潛水灘翻飛,風景如畫的溢泉湖環湖生態綠廊,為群眾“微旅行”提供了絕佳場所。現在的溢泉湖環湖生態綠廊,美得讓人窒息,紅的、粉的、紫的……讓人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眼前有美景,耳畔有微風,鼻尖有香氣。雁語閣是觀賞大雁的最佳地點,成群的大雁或在濕地里覓食,或在湖面嬉戲,或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十萬大雁不南飛”的景象令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驅車沿著慈興大道一路向西,來到天保寨的腳下,當山霧漸漸散去,山巒慢慢露出輪廓,沿著新修的登山步道,一路向上,腳下草尖上的露珠晶瑩剔透,樹梢上的麻雀卿卿我我,山頂流下的溪水潺潺,身旁的雛菊盡情綻放,暖陽、紅葉、青石……極目遠眺,天保寨植被層林盡染、五彩繽紛,或紅、或黃、或綠,猶如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美到了極致。天保寨入口的窯洞餐廳里,香噴噴的大鍋菜已經烹飪完成,熙熙攘攘的游客在小板凳上就坐,來一碗熱氣騰騰的大鍋菜加上幾個磁縣特色扣碗,大快朵頤,讓人暢快淋漓。
又到黃櫨葉紅時,走在初冬的爐峰山上,一簇簇、一叢叢,紅葉、綠葉相融其間,漫山遍野色彩艷麗,一派迷人的山景秋色,登上峰頂早可賞朝霞,晚可觀日落,這就是令人叫絕的古磁州八大景之一“爐峰朝靄”。游客從爐峰山上下來,常常頓生此感:“早知爐峰能觀日,何必奔波去泰山。”
磁縣北賈璧鄉的山坡上,一顆顆熟透的柿子,在初冬暖陽下嬌艷欲滴,如同一只只暖紅的小燈籠,搖搖欲墜。柔軟、清香,聞之沁人心脾,食之口舌生津。為了增加當地所產柿子的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北賈璧鄉積極發展加工產業。經過采收選料、削皮、日曬壓捏、脫澀、捏曬整形、定型捂霜等工序,柿子變成柿餅,成為助力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
磁縣裝滿詩情與畫意,初冬美得別致。今年,磁縣做為第五屆邯鄲市旅游發展大會承辦地之一,著力新建續建了一批精品項目,一個個景點景區精彩亮相:融江南園林風韻與北方古建大氣雄渾于一體的磁州水墨園,十二年磨一劍,匠心獨造;全國唯一、布展高端、館藏精美的北朝考古博物館;傳承漕運文化、再現大宋勝景,因夜景優美成為邯鄲目前人氣頗高的打卡景點開河馬頭;集古村落、紅色文化、自然風景于一體的天保寨景區;體量大、景致美、生態好的溢泉湖環湖生態綠廊、如意湖生態濕地公園;以“成語文化”為核心的高科技主題樂園邯鄲方特國色春秋;被譽為“磁縣天路”的慈興大道連接東西,與沿線山水風光、鄉村風情、紅色文化等有機融合,一路走來一路美景。“溢泉天保、如‘磁’多嬌”的磁縣旅游品牌,已吸引著來自周邊省市地區的游客紛至沓來。
萬物有時,草木枯榮,匆匆間,已立冬,水墨磁州溫婉恬靜,邀您來“磁”看景。